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7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包括静压箱、阀门组件以及高效过滤器;静压箱内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静压箱分割为调风腔和净化腔,阀门组件设置在调风腔内且用于控制调风腔内送风大小,无隔板高效过滤器放置在净化腔内,静压箱顶端盖合有层流面罩;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操作便捷,过滤净化效率高,阀门组件调节方便,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快速可靠的调节阀门从而有效的调节室内风量和压差平衡,提高净化效果。提高净化效果。提高净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送风
,具体涉及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

技术介绍

[0002]在洁净室内需要在顶棚等处安置净化送风口结构,而实际工程中送风口的调节阀安装在吊顶夹层内,因为工程管路错综复杂,使得实际现场存在阀门无法便捷调节,并且每次更换过滤器时都需要重新捡漏,大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在实际调节室内风量和压差平衡时,需要在吊顶夹层内繁琐调节,而且因工程管路错综复杂,使得实际现场存在阀门无法调节到的现状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包括静压箱、阀门组件以及高效过滤器;
[0005]静压箱内设置有隔板,通过隔板将静压箱分割为调风腔和净化腔,调风腔与净化腔相连通,阀门组件设置在调风腔内且用于控制调风腔内送风大小,高效过滤器放置在净化腔内,静压箱顶端盖合有层流面罩。
[0006]进一步地,阀门组件包括密封板、垫板、手柄、连杆、挡板以及锁紧件,密封板设置在调风腔内,通过密封板将调风腔分割为呈上下结构的送风腔和操作腔,挡板位于送风腔内,垫板、手柄及锁紧件位于操作腔内;
[0007]垫板设置在密封板上,垫板上开设有弧形槽,挡板设置在连杆上,连杆的顶端分别贯穿密封板和垫板的弧形槽并与锁紧件配合连接,手柄的端部与连杆连接。
[0008]进一步地,垫板包括板体以及分别设置在板体两端的支撑板,支撑板设置在密封板上,垫板与密封板之间形成有间隙,手柄的端部位于间隙内。
[0009]进一步地,连杆与锁紧件通过螺纹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手柄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垫板的板体上。
[0011]进一步地,净化腔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高效过滤器的支撑环,净化腔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高效过滤器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位于支撑环的上方。
[0012]进一步地,固定组件包括限位块以及转动设置在限位块上的定位柱,定位柱具有凸起部,凸起部抵接在高效过滤器的上端面边缘位置处。
[0013]进一步地,层流面罩包括罩体以及分别开设在罩体上的散风孔和散风槽,散风槽位于散风孔的外围。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操作便捷,过滤净化效率高,阀门组件调节方便,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快速可靠的调节阀门从而有效的调节室内风量和压差平衡,提高净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内部侧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内部俯视图;
[0019]图5为本技术中垫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中固定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1]图7为本技术中层流面罩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如图1所示,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包括静压箱1、阀门组件2以及高效过滤器3。静压箱1为箱体结构,整体安装在吊顶的夹层内。阀门组件2用于调节风量大小,高效过滤器3用于将静压箱1内的风进行过滤净化。
[0024]静压箱1内设置有隔板4,通过隔板4将静压箱1分割为调风腔5和净化腔6,调风腔5与净化腔6相连通,阀门组件2设置在调风腔5内且用于控制调风腔5内送风大小,高效过滤器3放置在净化腔6内,静压箱1顶端盖合有层流面罩7。静压箱1的调风腔5外接有进气管道,进气管道将风输送至调风腔5内,通过调风腔5内的阀门组件2对风量大小进行调节,随后调风腔5内的风进入至净化腔6内,通过净化腔6内的高效过滤器3进行过滤净化,随后通过层流面罩7排出到室内,其结构可靠,使用性能好,操作便捷,只需要打开层流面罩7即可对阀门组件2进行操作,进而对风量进行调节,保证室内风量和压差平衡。
[0025]如图2至图4所示,阀门组件2包括密封板20、垫板21、手柄22、连杆23、挡板24以及锁紧件25,密封板20设置在调风腔5内,通过密封板20将调风腔5分割为呈上下结构的送风腔26和操作腔27,挡板24位于送风腔26内,垫板21、手柄22及锁紧件25位于操作腔27内。垫板21设置在密封板20上,垫板21上开设有弧形槽28,挡板24设置在连杆23上,连杆23的顶端分别贯穿密封板20和垫板21的弧形槽28并与锁紧件25配合连接,手柄22的端部与连杆23连接。连杆23与锁紧件25通过螺纹连接,锁紧件采用碟形螺母。在使用时,需要调整风量大小时,打开层流面罩7,将锁紧件25旋松,使得连杆23处于可旋转状态,随后驱动手柄22沿垫板21的弧形槽28运动,进而通过连杆23带动挡板24运动,调整挡板24在送风腔26内的角度,调整完成后再将锁紧件25旋紧,使得连杆23固定,从而实现对风量大小的调节,操作可靠。
[0026]如图5所示,垫板21包括板体210以及分别设置在板体210两端的支撑板211,支撑板211设置在密封板20上,垫板21与密封板20之间形成有间隙,手柄22的端部位于间隙内。
[0027]为了便于手柄22操作的便捷可靠性,本技术中,手柄22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垫板21的板体210上。使用时,以转轴为支点带动连杆23沿弧形槽28转动至相应的位置,只需稍微用力即可转动,提高手柄22操作的可靠性能。
[0028]为了提高高效过滤器3安装的可靠性能,本技术中,净化腔6内设置有用于放置高效过滤器3的支撑环8,净化腔6的侧壁设置有用于固定高效过滤器3的固定组件9,固定组件9位于支撑环8的上方。支撑环8用于对高效过滤器3起到支撑放置的作用,固定组件9用
于对高效过滤器3起到固定限位作用,避免高效过滤器3的安装后的掉落。如图6所示,固定组件9包括限位块90以及转动设置在限位块90上的定位柱91,定位柱91具有凸起部92,凸起部92抵接在高效过滤器3的上端面边缘位置处。使用时,高效过滤器3放置到净化腔6的支撑环8上,将高校过滤器的四周抵接在限位块90上,通过限位块90对高效过滤器3的四周进行限位,再将定位柱91转动使得凸起部92压接在高效过滤器3的顶部,从而完成对高效过滤器3的固定。
[0029]如图7所示,层流面罩7包括罩体70以及分别开设在罩体70上的散风孔71和散风槽72,散风槽72位于散风孔71的外围。通过散风孔71可将净化后的风向中部排放,通过散风槽72的设置,可以将净化后的风向四周排放,提高净化后风体排出的均匀性。
[0030]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压箱(1)、阀门组件(2)以及高效过滤器(3);所述静压箱(1)内设置有隔板(4),通过所述隔板(4)将所述静压箱(1)分割为调风腔(5)和净化腔(6),所述调风腔(5)与所述净化腔(6)相连通,所述阀门组件(2)设置在所述调风腔(5)内且用于控制调风腔(5)内送风大小,所述高效过滤器(3)放置在所述净化腔(6)内,所述静压箱(1)顶端盖合有层流面罩(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组件(2)包括密封板(20)、垫板(21)、手柄(22)、连杆(23)、挡板(24)以及锁紧件(25),所述密封板(20)设置在所述调风腔(5)内,通过所述密封板(20)将所述调风腔(5)分割为呈上下结构的送风腔(26)和操作腔(27),所述挡板(24)位于所述送风腔(26)内,所述垫板(21)、手柄(22)及锁紧件(25)位于所述操作腔(27)内;所述垫板(21)设置在所述密封板(20)上,所述垫板(21)上开设有弧形槽(28),所述挡板(24)设置在所述连杆(23)上,所述连杆(23)的顶端分别贯穿所述密封板(20)和垫板(21)的弧形槽(28)并与锁紧件(25)配合连接,所述手柄(22)的端部与连杆(23)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调试高效净化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涂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联帮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