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651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包括底板及液压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给煤机本体,所述给煤机本体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给煤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板闸门结构。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装置位于给煤机尾部,将驱动机构改至给煤机侧方,留出尾部空间,同时将传动的斜板改为插板闸门结构,能够在液压结构的作用下,能实现堵煤时快速打开疏通煤仓,在液压驱动装置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液压驱动与手动切换,保证给煤机正常运行,有效减少影响生产,通过给料机反转,将煤反方向导出,疏通煤仓,维修强度低,所需时间短,同时安全系数更高。同时安全系数更高。同时安全系数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


[0001]本技术属于给煤机设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

技术介绍

[0002]煤是一种可燃的黑色或棕黑色沉积岩,这样的沉积岩通常是发生在被称为煤床或煤层的岩石地层中或矿脉中。因为后来暴露于升高的温度和压力下,较硬的形式的煤可以被认为是变质岩,在煤矿生产中经常需要用到甲带式给煤机。
[0003]传统的给煤机斜板为固定安装,给煤机在出现故障不能正常运转时,为保证检修过程中作业安全需要将煤库全部放空,在放空过程中必须将给煤机甲带、皮带、刮煤器以及部分支撑托辊拆除后方可进行放煤,工作面出煤存在大石头时必须配合风镐破碎方可完成放煤工作,且放煤过程中人员必须拿撬棍对其进行不停疏导,效率极低。一旦给煤机故障工作面无法正常生产,放煤过程中人员劳动强度大,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一旦溃仓危机人员生命安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改进后的驱动装置位于给煤机尾部,将驱动机构改至给煤机侧方,留出尾部空间,同时将传动的斜板改为插板闸门结构,能够在液压结构的作用下,能实现堵煤时快速打开疏通煤仓,在液压驱动装置不能工作的情况下,能够快速实现液压驱动与手动切换,保证给煤机正常运行,有效减少影响生产,通过给料机反转,将煤反方向导出,疏通煤仓,维修强度低,所需时间短,同时安全系数更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包括底板及液压结构,所述底板的顶端设置有给煤机本体,所述给煤机本体和所述底板之间设置有驱动结构,所述给煤机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插板闸门结构,所述插板闸门结构的内部设置有手动轮结构,所述手动轮结构的一端贯穿出所述插板闸门结构;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给煤机本体需要维护时,利用液压结构为插板闸门结构提供动力,使其处于打开状态,利用驱动结构反转,将煤排出给煤机本体外,完成煤的放空作业,降低维修的时间,降低维修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维修的安全系数。
[0008]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转动辊,两个所述转动辊的传动连接有输送皮带,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辊筒,所述辊筒的上表面和所述输送皮带的内壁相接触;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正转时,利用两个转动辊带动输送皮带运行,从而完成煤
的正常输送,同时在输送皮带的作用下,多个辊筒同时从动转动,对输送皮带起到支撑的作用,对输送皮带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改变传统电机的安装位置,使其配合插板闸门结构时,维护更加方便,维护时,将电机反转,带动输送皮带反转,即可完成输送皮带的排空作业,降低维修的难度。
[0010]进一步地,所述插板闸门结构包括框架,所述框架设置于所述给煤机本体的一侧,所述框架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斜导料板,所述斜导料板的一端贯穿所述框架并延伸至所述给煤机本体的内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导料板和框架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斜导料板的方位进行调节,改变传统固定安装模式,在维护时更加方便,无需进行传统维修中从给煤机本体底部进行疏导的作用,从而达到快速检修的目的,保障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斜导料板改变了落煤的方向,使得落煤方向和输送皮带方向一致,有效减少落煤和输送皮带接触时的摩擦力,提高煤的输送效率。
[0012]进一步地,所述框架的内壁两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斜导料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另一端滑移于所述滑槽的内壁;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斜导料板移动时,会带动滑块同步在滑槽中移动,从而达到对斜导料板进行限位的目的,避免其发生偏移。
[0014]进一步地,所述液压结构包括液压站及数量为两个的油缸,两个所述油缸分别设置于所述给煤机本体的正面和背面,两个所述油缸相互连通,所述液压站的表面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和其中一个所述油缸相连通;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启动液压站,液压站利用连通管带动两个油缸进行工作,从而框架发生移动,斜导料板会跟随框架同步移动,斜导料板和给煤机本体会产生间隙,方便维护时煤的放空作业。
[0016]进一步地,所述手动轮结构包括齿条,所述齿条固定安装于斜导料板的底端,所述齿条的底端啮合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贯穿出所述框架;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液压结构不方便安装或无法运行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杆,转动杆旋转带动齿轮旋转,在齿条的作用下,带动斜导料板发生移动,确保插板闸门结构的正常开闭。
[0018]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手动轮,所述手动轮的表面设置有增阻套;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手动轮旋转转动杆更加方便、省力,且增阻套能够增加操作者手掌和手动轮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避免打滑的情况。
[0020]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1]1、通过设置插板闸门结构,斜导料板和框架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斜导料板的方位进行调节,改变传统固定安装模式,在维护时更加方便,无需进行传统维修中从给煤机本体底部进行疏导的作用,从而达到快速检修的目的,保障设备的工作效率,同时斜导料板改变了落煤的方向,使得落煤方向和输送皮带方向一致,有效减少落煤和输送皮带接触时的摩擦力,提高煤的输送效率。
[0022]2、通过设置液压结构,启动液压站,液压站利用连通管带动两个油缸进行工作,从
而框架发生移动,斜导料板会跟随框架同步移动,斜导料板和给煤机本体会产生间隙,方便维护时煤的放空作业;通过设置手动轮结构,当液压结构不方便安装或无法运行时,可以通过旋转转动杆,转动杆旋转带动齿轮旋转,在齿条的作用下,带动斜导料板发生移动,确保插板闸门结构的正常开闭。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本实施例给煤机本体的剖视图;
[0025]图3是本实施例插板闸门结构和手动轮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6]图4是本实施例斜导料板和框架的连接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底板;2、给煤机本体;3、驱动结构;301、转动辊;302、输送皮带;303、电机;304、安装架;305、辊筒;4、插板闸门结构;401、框架;402、斜导料板;403、滑块;404、滑槽;5、手动轮结构;501、齿条;502、齿轮;503、转动杆;504、手动轮;505、增阻套;6、液压结构;601、液压站;602、连通管;603、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包括底板(1)及液压结构(6),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端设置有给煤机本体(2),所述给煤机本体(2)和所述底板(1)之间设置有驱动结构(3),所述给煤机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插板闸门结构(4),所述插板闸门结构(4)的内部设置有手动轮结构(5),所述手动轮结构(5)的一端贯穿出所述插板闸门结构(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3)包括数量为两个的转动辊(301),两个所述转动辊(301)的传动连接有输送皮带(302),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机(303),所述电机(303)的输出轴和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辊(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架(304),所述安装架(3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均匀分布的辊筒(305),所述辊筒(305)的上表面和所述输送皮带(302)的内壁相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甲带式给煤机用插板闸门结构式缓冲斜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闸门结构(4)包括框架(401),所述框架(401)设置于所述给煤机本体(2)的一侧,所述框架(40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斜导料板(402),所述斜导料板(402)的一端贯穿所述框架(401)并延伸至所述给煤机本体(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晋国高保柱张旭卿林斌张强吴燕东尹涛董玉廷陈元元万杰车艳辉张艳云
申请(专利权)人:华晋焦煤有限责任公司沙曲一号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