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结构以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516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10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结构,包括:电路板,具有多个正极连接端子和与所述正极连接端子电隔离的多个负极连接端子;各个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分别和电池正极电连接,形成所述正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的多个第一线路;在充电时,多个所述第一线路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线路进行充电电流的分流;各个所述负极连接端子分别与电池负极电连接,形成所述负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的多个第二线路。通过将充电线的数量进行扩充,降低每个线路的电流,从而各个线路的发热量,降低了电路板中线路的发热量。发热量。发热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充电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0001]本公开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池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大多数用电的电子产品中都有电池,电池可以为这些电子产品提供正常工作需要的电能。目前大多数的电池都是可充电的电池,例如锂离子电池等,可以应用在例如手机和电脑等终端中。
[0003]在对电池进行充电时需要通过充电结构对电池进行充电,在电池放电时也需要经过充电结构进行放电。在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电流通过充电结构流入电池或者从流出到用电部件。在电池充电和放电过程中,通过充电结构可以更好的保护电池,但是,充电结构与电池的连接方式和充电结构中线路的排布方式会影响电流通过充电结构时充电结构产生的热量的大小,从而影响电子设备的发热。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结构,包括:电路板,具有多个正极连接端子和与所述正极连接端子电隔离的多个负极连接端子;各个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分别和电池正极电连接,形成所述正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的多个第一线路;在充电时,多个所述第一线路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线路进行充电电流的分流;各个所述负极连接端子分别与电池负极电连接,形成所述负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的多个第二线路。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线路通过预设电阻连接。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第一线路并联在所述电池正极;多个所述第二线路并联在所述电池负极。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和所述负极连接端子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预设位置以第一预设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预设位置以第二预设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电路板上。
[0009]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第一线路上均具有第一保护模组;所述第一保护模组,用于对所在的所述第一线路进行过流保护;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第一保护控制器,与各个所述第一保护模组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模组的状态切换,以切断各个所述第一线路。
[001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采样模组,位于所述电池负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线路之间,用于在所述电池充电和放电时采集流经电池的电流;所述第一保护控制器与所述采样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采样模组采集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模组切断或导通各个所述第一线路。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保护模组包括:第一开关管,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采样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两个受控端与所述第一线路连接。
[00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第二保护模组,位于各个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电池正极之间;第二保护控制器,分别与所述第二保护模组、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出现异常,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模组失效时,控制所述第二保护模组的状态切换,以切断各个所述第一线路与所述电池正极之间的连接。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保护模块包括:熔断器,位于所述电池正极和各个所述第一线路之间;第二开关管,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二保护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与所述熔断器电连接;所述第二保护控制器,用于在检测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出现异常,并且所述第一保护模组失效时,控制所述第二开关管导通所述第二开关管的受控端以导通所述熔断器。
[0014]在一个实施例中,各个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分别与不同的第一连接器连接,各个所述负极连接器分别与不同的第二连接器连接。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至少包括:串联的多个电池和/或并联的多个电池。
[0016]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充电结构;电池,与所述充电结构连接。
[0017]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充电结构包括电路板,电路板上具有多个正极连接端子和与正极连接端子电隔离的多个负极连接端子。各个正极连接端子分别和电池正极电连接,形成正极连接端子与电池正极连接的多个第一线路。通过各个正极连接端子分别和电池正极连接,每个正极连接端子和电池正极之间形成一个第一线路,因此在电池正极这一端可以形成多个第一线路。在充电时,通过多个第一线路中的至少两个第一线路进行充电电流的分流,每个第一线路上流经的电流的大小小于只有一个第一线路时电流的大小,在电流减小后,即可减少每个第一线路的发热量,多个第一线路的总发热量也小于只有一个第一线路时的线路发热量,从而从整体上降低了电路板中线路的发热量。
[0019]各个负极连接端子分别与电池负极电连接,形成负极连接端子与电池负极连接的多个第二线路,在充电或者放电时与第一线路形成回路。由于充电或者放电时形成回路,电流同样经过第二线路,多个第二线路同样可以将电流进行分流,相比于只有一个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线路中的电流,减少各个第二线路中的电流,从而减少各个第二线路的发热量。多个第二线路的发热量小于只有一个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线路的发热量,降低了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线路的发热量,进而降低电路板的发热量。
[0020]在降低了电路板的发热量后,电路板所在的电子设备终端的发热量随之降低,从而减小因充电或者放电导致的线路发热对电子设备终端正常运行的影响,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21]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22]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23]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电结构的示意图;
[0025]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电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与图2对应的充电结构的电压差的示意图;
[0027]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0029]通常情况下,例如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终端在对内部电池进行充电时,或者电池进行放电时,与电池连接电路板中只有一个与电池正极和电池负极连接的线路,即与电池正极连接的线路只有一个,与电池负极连接的线路也只一个。在这种情况下,充电电流或者放电电流只通过与电池正极相连的线路和与电池负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路板,具有多个正极连接端子和与所述正极连接端子电隔离的多个负极连接端子;各个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分别和电池正极电连接,形成所述正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的多个第一线路;在充电时,多个所述第一线路中的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线路进行充电电流的分流;各个所述负极连接端子分别与电池负极电连接,形成所述负极连接端子与所述电池负极连接的多个第二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线路通过预设电阻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线路并联在所述电池正极;多个所述第二线路并联在所述电池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连接端子和所述负极连接端子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预设位置以第一预设对称轴对称分布在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线路和所述第二线路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预设位置以第二预设对称轴对称分布所述电路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线路上均具有第一保护模组;所述第一保护模组,用于对所在的所述第一线路进行过流保护;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第一保护控制器,与各个所述第一保护模组连接,用于在检测到电池充电或者放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控制所述第一保护模组的状态切换,以切断各个所述第一线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充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结构还包括:采样模组,位于所述电池负极和各个所述第二线路之间,用于在所述电池充电和放电时采集流经电池的电流;所述第一保护控制器与所述采样模组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