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20458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9 17: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电源,移动电源本体前侧设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下端通过限位铰链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端安有第一卡块,第一安装槽上端设有与第一卡块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移动电源本体前侧设有第二安装槽,第二安装槽内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连接有连接块,连接块上连接有立杆,立杆上同轴套设有套管,套管通过同轴套接在其外壁上的拉簧与连接块连接,套管顶部连接有压杆,移动电源本体后侧设有支撑结构。放置手机时,打开放置板,将手机放在放置板上,然后将压杆转出,将压杆压在手机上,通过拉簧拉力可将手机固定,通过支撑结构将该移动电源撑起,从而该移动电源实现手机支架功能,提高了该移动电源实用性。提高了该移动电源实用性。提高了该移动电源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电源


[0001]本技术涉及移动电源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移动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用户使用移动设备的时间大幅度增长,移动设备的电池续航问题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因此移动电源的出现解决了人们长时间使用移动设备而无法及时补充电量的问题。但是,现有的移动电源局限性较强,需要将移动电源平放才能进行有效的充电,不能将手机进行固定,并且充电时,不方便用户进行看剧等操作,不具备手机支架功能,功能单一,导致实用性较低。
[0003]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电源,旨在解决现有的移动电源不能将手机进行固定,不具备手机支架功能,功能单一,实用性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其中,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下端端部通过限位铰链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槽上端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前侧左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与其两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在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同轴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可沿所述立杆上下滑动,所述套管通过同轴套接在其外壁上的拉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套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后侧设有支撑结构。
[000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后侧的第三安装槽,所述第三安装槽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第三安装槽下端端部通过第二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近所述限位槽一侧通过第三转轴转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第三转轴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配合的第二卡块。
[0008]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支撑架顶部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侧边抵接,且所述支撑架顶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移动电源本体侧边与所述第二卡槽对应处设有与其卡扣配合的凸块。
[0009]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压杆底部设有若干个橡胶球。
[0010]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拉簧外壁上包覆有橡胶套。
[001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放置板为弧形板,且所述放置板的弧形面一侧设置有防滑橡胶。
[001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包括:
[0013]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可充电电池及电路板;
[0014]自所述外壳内引出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的充电线,以及与所述充电线电连接的充电头。
[001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充电头包括相背设置在同一直线上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以及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垂直设置在同一平面内的第三端口,且所述第一端口、所述第二端口与所述第三端口中包括一个Type

C充电接口、Micro

USB充电接口、lighting充电接口。
[0016]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外壳上设有线槽与凹槽,分别用于收纳所述充电线与所述充电头,且所述充电头的外轮廓与所述凹槽的内轮廓相适配。
[0017]所述的移动电源,其中,所述外壳一端面上设置有金属触点组,所述金属触点组设置有三个金属触点,其功能依次设置为正极、信号、负极;所述外壳表面还设置有指示灯;所述充电线为弹性充电线。
[0018]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其中,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下端端部通过限位铰链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端安装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一安装槽上端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前侧左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内设有与其两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在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连接有立杆,所述立杆上同轴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可沿所述立杆上下滑动,所述套管通过同轴套接在其外壁上的拉簧与所述连接块连接,所述套管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所述移动电源本体后侧设有支撑结构。本技术中放置手机时,通过所述第一卡块可以打开所述放置板,随后将手机放置在所述放置板上,然后将所述压杆转出,将所述压杆压在手机上,通过所述拉簧的拉力可以将手机固定,通过所述支撑结构还可将该移动电源撑起,从而可使该移动电源实现手机支架的功能,便于用户观看电视、电影等,提高了该移动电源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电源中所述支撑结构撑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3]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
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组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相连”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电信号连接(指两者之间既有电连接,也有信号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组件内部的连通。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的具体含义。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个具体实施例”、“一些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移动电源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前侧下端开设有第一安装槽(2),所述第一安装槽(2)下端端部通过限位铰链(21)转动连接有与其相适配的放置板(3),所述放置板(3)上端安装有第一卡块(31),所述第一安装槽(2)上端端部设有与所述第一卡块(31)卡接配合的第一卡槽(22),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前侧左端开设有第二安装槽(4),所述第二安装槽(4)内设有与其两侧壁转动连接的第一转轴(41),所述第一转轴(41)上固定连接在有连接块(42),所述连接块(42)上固定连接有立杆(43),所述立杆(43)上同轴套设有套管(44),所述套管(44)可沿所述立杆(43)上下滑动,所述套管(44)通过同轴套接在其外壁上的拉簧(45)与所述连接块(42)连接,所述套管(44)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杆(46),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后侧设有支撑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开设在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后侧的第三安装槽(5),所述第三安装槽(5)底部由下至上依次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51),所述第三安装槽(5)下端端部通过第二转轴(52)转动连接有支撑架(53),所述支撑架(53)近所述限位槽(51)一侧通过第三转轴(54)转动连接有支撑板(55),所述支撑板(55)远离所述第三转轴(54)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槽(51)相配合的第二卡块(5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53)顶部与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侧边抵接,且所述支撑架(53)顶部设有第二卡槽(531),所述移动电源本体(1)侧边与所述第二卡槽(5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邢庆凯
申请(专利权)人:搜电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