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精细化测量实验本体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核反应堆热工水力学
,具体为一种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精细化测量实验本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反应堆先进燃料正常运行时的过冷沸腾及事故工况下两相流的热工水力特性决定了燃料的性能和安全性。开展包括相界面浓度、空泡份额、气泡尺寸、流场速度、湍流强度等在内的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参数精细化测量及其输运特性研究是两相流流动换热机制及相间阻力研究的重要基础,亦是先进燃料组件设计的关键内容,对提高反应堆的安全性和降低事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研究方法由于实验本体设计及测量方法的缺陷,仍无法实现气液两相流参数的全通道、同步精细化测量。如电导探针法仅能实现某一直线子通道内气相参数的测量,即使仅针对气相参数,也无法实际应用于全通道精细化测量。电极丝测量法通过多层电极丝正交位点测量某一横截面两相流气泡参数信息,但由于棒束通道间隙狭小、可视化本体脆性较大,在进行变高度横截面处气相参数测量时,需在实验本体四周相邻位置开设多个阵列孔,降低实验本体坚固可靠性的同时,加工安装也十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棒束通道气液两相流精细化测量实验本体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可视化筒体(14)和进气入口,所述可视化筒体(14)顶端表面为横向可视化拍摄面(2),侧面表面为纵向可视化拍摄面(5),横向可视化拍摄面(2)上设置有可二维移动的导轨(21),可二维移动的导轨(21)上设置有正方形布置的四探头电导探针(20);所述可视化筒体(14)包括排气孔(1)、可视化上封头(3)、窄矩形探针测量端口(6)、可视化下封头(7)、带搅混翼定位格架(12)和模拟棒束燃料元件(13),带搅混翼定位格架(12)设置在可视化筒体(14)内部,模拟棒束燃料元件(13)经带搅混翼定位格架(12)通过固定孔板(19)固定,模拟棒束燃料元件(13)上下两端分别于可视化上封头(3)和可视化下封头(7)连接,窄矩形探针测量端口(6)设置在纵向可视化拍摄面(5)上;所述进气入口包括主进水管(8)、辅助进水通道(9)、进气通道(10)、陶瓷微孔膜管(11)和气液混合室(15),主进水管(8)与可视化筒体(14)下端连接,主进水管(8)的侧端和进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守旭,钟文义,谭思超,郝思佳,张彪,祁沛垚,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