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及其快速通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及其快速通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杭州湾大桥、北盘江大桥、港珠澳大桥等众多大跨度桥隧工程的相继建成,我国已经完全掌握了水深50m级、单跨2000km级大跨度桥梁、近岸海底隧道建造技术,交通基础设施建造技术领先世界,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然而,目前我国沿海还有众多海峡、大湾区没有实现有效联通,成为交通连线成网的主要瓶颈,琼州海峡、渤海海峡、台湾海峡、东部沿海陆
‑
岛与岛
‑
岛等跨海通道建设需求紧迫。这些区域水深、跨度大、风浪强、地质条件恶劣,建设条件超出了现有技术的适用范围,需要突破现有桥隧工程结构形式的局限,研究新型跨海通道及交通通行方式。
[0003]水下悬浮隧道是建设悬浮于水中的一种大型跨海交通构筑物,是继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后又一种人类未来实现深海峡湾跨越的重大交通运输工程。与传统的超深水大型跨海通道相比,悬浮隧道理论上可建设在任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包括陆上交通段(1)与水下悬浮隧道段(2),两个陆上交通段(1)分别设置在水下悬浮隧道段(2)的入口和出口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陆上交通段(1)至少为双层结构,上层为汽车路面层(103),下层为轨道层,在轨道层上铺设有轨道(3),在轨道(3)的末端设置有载车平台供应站(102)与和检修站,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为管状结构,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包括有隧道主体(201)与斜坡段(202),斜坡段(202)分别连接在隧道主体(201)的两端,隧道主体(201)通过两个斜坡段(202)与对应的两个陆上交通段(1)相互联通,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的轨道与对应的陆上交通段(1)的环形轨道(3)首尾相接,形成闭环,在轨道(3)上设置有载车平台(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4)包括有载车板(401)、驱动装置(402)、车轮(403)与轮胎固定装置(405),车轮(403)与驱动装置(402)均连接在载车板(401)的下端,车轮(403)与驱动装置(402)之间相互连接,驱动装置(402)用于控制载车平台(4)的四个车轮(403)运动,轮胎固定装置(405)安装在载车平台(4)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胎固定装置(405)用于将相对静止的汽车轮胎进行锁定,轮胎固定装置(405)包括有固定平台(4051)与车轮阻挡器(4053),固定平台(4051)设置在所述车轮(403)的下端,在固定平台(4051)的上端设置有多个压力传感器(4052),车轮阻挡器(4053)通过连接轴与固定平台(4051)的两侧相互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车平台(4)的底部安装有伸缩轴(404),伸缩轴(404)用于调整载车平台(4)的长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采用单管或双管的任意一种,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悬浮于水中,外部通过锚索(204)或水下桩基(205)连接至海床(207),或利用浮筒(206)支撑于水面(203)。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下悬浮隧道段(2)的隧道主体(201)长度大于2km,所述隧道主体(201)铺设在水面(203)以下30m~40m深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悬浮隧道汽车有轨载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志文,崔永刚,张华庆,袁春光,潘文博,王程浩,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