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964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S2:请求主体向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并且删除其存储的所有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S3:请求主体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S4:响应实体在接收到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S5:响应实体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本申请通过设置上述方法步骤,避免了响应实体在无需进行媒体信息传输时,内部的媒体流依然在传输链路中流动,占用传输链路较多的宽带,以及请求主体与响应实体内部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占用较多的处理资源。源。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音视频会议
,尤其涉及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基于webrtc框架研发的实时音视频会议的应用产品上,大多数都会有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就是当使用浏览器进行实时音视频通信的时候,媒体流数据并非按需加载的,而是在用户加入会议室的时候,媒体流的数据就会推送出去。
[0003]比如,有一个3方的实时音视频会议,该会议使用的是SFU模式进行,那么在这样的会议下,3方会议的时候就会有9个音视频流在网络推送。虽然主持人可以通过指令控制参会成员的视频与音频发送与接收的操作,但实际上,数据的传输并不是按照人们所设想的那样传输。
[0004]按照正常情况下我们将视频会议的情况分成主持人视角与参会成员视角。
[0005]在主持人视角下,主持人通过指令单独禁止成员的摄像头与麦克风,实现成员都关注主持人面面。
[0006]在参会成员视角下,参会成员的画面和麦克风被主持人禁止掉了,无法在会议室中展示自己的画面和发言。
[0007]这样看似正常的操作,实际上是浪费了带宽的传输和使用占用了客户端的资源,因为按照一般的流程而言,所有参与同一个会议的人在加入会议室的一刻起所有的流都被绑定在同一个传输链路里面的,所以即使主持人禁止了参会成员的摄像头与麦克风,那也仅仅是将其“不显示”和“不发言”,但实际的数据传输仍在发生,所以这样就会导致带宽资源的浪费和占用了客户端的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一)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以及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音视频会议中,在响应实体无需发言以及无需拍视频的情况下,音频媒体流以及视频媒体流依然在传输链路中传输,占用较多带宽,以及客户端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数据,占用客户端较多处理资源的技术问题。
[0009](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并且相互存储对方的媒体流ID;S2:请求主体向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删除其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并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
S3:响应实体在接收到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本申请通过设置上述方法步骤,在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后,请求主体向向响应实体发送关闭媒体设备的指令,删除内部储存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然后将请求主体以及响应实体的通信模式进行切换,避免了响应实体在无需进行媒体信息传输的情况下,由于请求主体内部依然存在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响应实体侧的媒体流依然会沿着传输链路向请求主体方向流动,占用传输链路较多的宽带,以及请求主体与响应实体内部需要不断处理媒体流,占用较多的处理资源。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响应实体为多个,在建立视频通信会议时,每个响应实体除存储请求主体的媒体流ID外,还存储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其中,响应实体在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之后,还包括:删除存储的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删除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可以避免响应实体之间在无需进行媒体信息传输时,内部的媒体流依然在传输链路中流动,占用传输链路较多的宽带。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响应实体需要进行媒体流发送,重新打开自身的媒体设备,使请求主体和/或响应实体重新加载该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媒体设备包括:音频设备和/或视频设备,媒体流ID包括:音频媒体流ID和/或视频媒体流ID。可以自动关闭对应媒体流。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删除其预先存储的所有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包括:删除音频媒体流ID和/或视频媒体流ID。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请求主体删除其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之前,还包括:单位时间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响应实体发送媒体流信息;若检测到所有的响应实体均没有发送媒体流信息,删除所有响应实体对应的媒体流ID;若检测到至少一个响应实体发送媒体流信息,删除没有发送媒体流信息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保留发送媒体流信息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延长一个单位时间并且再次检测该响应实体是否继续发送媒体流信息;若检测到响应实体没有继续发送媒体流信息,删除该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通过设置定时检测是否有有效音频信息和/或有效视频信息进行发送,避免删除了媒体流ID后,响应实体无法进行前期发言或进行视频发送。
[0015]本申请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系统,包括:请求主体以及能够与请求主体建立视频通信会议的至少一个响应实体;其中,请求主体内设置有用于删除建立视频通信会议时请求主体内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的第一删除子模块以及用于将请求主体将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的第一模式切换模块;响应实体内设置有关闭自身媒体设备的媒体设备关闭模块以及将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的第二模式切换模块。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响应实体内还包括:用于删除与其他响应实体建立视频通信会议时存储的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的第二删除子模块。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请求主体以及响应实体内均设置有媒体流ID重新加载子模块,
用于在响应实体重新打开自身的媒体设备后,重新加载该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请求主体还包括:用于计算单位时间的计时子模块,与计时子模块以及与第一删除子模块通信连接的媒体流信息检测子模块,媒体流信息检测子模块用于在单位时间内检测响应实体是否有发送媒体流信息,在检测到响应实体没有发送媒体流信息时通知第一删除子模块删除没有发送媒体流信息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请求主体与两个响应实体之间的通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专利技术的概念。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并且相互存储对方的媒体流ID;S2:请求主体向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并且删除其存储的所有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请求主体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S3:响应实体在接收到媒体设备关闭指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
[0022]具体的,请求主体为主持人视角,响应实体为参会成员视角,在会议前期,请求主体需要发言以及画面展示,响应实体无需发言以及画面展示,后期,响应实体参与讨论,需要进行发言以及画面展示具体的,本申请的媒体设备可以是音频设备或视频设备或同时设置音频设备以及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请求主体与至少一个响应实体之间建立视频通信会议并且相互存储对方的媒体流ID;S2:请求主体向所述响应实体发送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删除其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并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发送模式;S3:响应实体在接收到所述媒体设备关闭命令后,关闭自身媒体设备,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响应实体为多个,在建立视频通信会议时,每个所述响应实体除存储所述请求主体的媒体流ID外,还存储其他所述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其中,所述响应实体在将自身的收发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之后,还包括:删除存储的其他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响应实体需要进行媒体流发送,重新打开自身的所述媒体设备,使所述请求主体和/或响应实体重新加载该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媒体设备包括:音频设备和/或视频设备,所述媒体流ID包括:音频媒体流ID和/或视频媒体流ID。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其预先存储的所有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包括:删除所述音频媒体流ID和/或所述视频媒体流ID。6.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按需加载媒体流的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主体删除其存储的响应实体的媒体流ID之前,还包括:单位时间内检测是否接收到至少一个所述响应实体发送媒体流信息;若检测到所有的响应实体均没有发送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保周文锋闵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睿江云计算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