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956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其包括桌支架,所述桌支架上侧布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侧布置有发热板组件,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有氛围灯组件;还包括接电模块,所述发热板组件及氛围灯组件电性连接至所述接电模块中;基于发热板组件、隔热板及桌支架三者的结构应用设置,使本方案中的发热桌结构具有安装结构简单明确,维护方便的有益效果;而通过氛围灯的设置,能满足用户对发热桌应用的不同应用特性需要。应用的不同应用特性需要。应用的不同应用特性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家具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桌子是每家每户都必需的一件家具,无论是用餐、吃饭还是娱乐休闲都会使用到桌子,桌子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家具。冬天由于气温较低,饭菜端上桌子很快就凉了,凉的饭菜吃了容易生病,这样就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体验。冬天气温较低,人们在桌子上进行打牌、下棋等娱乐活动时,也会冻手冻脚。当桌子能够感应桌子旁边有人靠近、桌面有物品放上去并自动发热,人们对桌子的需求会加大,人们的生活体验会更加舒适。
[0003]目前,市面上的发热桌应用具有结构复杂、发热指示不明确等应用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
[0005]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其包括桌支架,所述桌支架上侧布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侧布置有发热板组件,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有氛围灯组件;还包括接电模块,所述发热板组件及氛围灯组件电性连接至所述接电模块中。所述接电模块可设置有内置蓄电的电源形式或通过外延伸设置的电源连接件以作电源外接应用,满足该发热板组件及氛围灯组件的供电应用需求。
[0006]所述发热板组件可选择设置为一体形式的设置,以便于桌子结构的装配应用需求;而相应地,该一体形式的发热板组件可选择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石墨烯发热应用的发热板。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安装带体,所述安装带体上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各所述灯珠组件沿所述安装带体的布置而围绕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氛围灯组件经所述温控器而电性连接至所述接电模块中;所述发热板组件连接有感温单元,所述感温单元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感温单元以获取有所述发热板组件的发热温度信息,并以所述发热温度信息对所述氛围灯组件作反馈控制。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黄色灯珠、绿色灯珠及红色灯珠,所述黄色灯珠、绿色灯珠及红色灯珠三者独立地电性连接至所述温控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桌支架包括桌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桌面框架下侧的桌脚组件,所述隔热板及发热板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桌面框架上侧;于所述桌面框架一端位置,所述隔热板外周缘相对于所述发热板组件外周缘及所述桌面框架外周缘而朝向内侧缩入设置,所述发热板组件下侧、隔热板外周侧、桌面框架上侧之间设置有呈匚状的安装槽,所述氛围灯组件装配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上。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氛围灯组件外侧面与所述桌面框架外侧端面平齐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发热板组件的外周形状、隔热板的外周形状与桌面框架的外周形状三者之间形状配合;所述隔热板整体的外周缘相对于所述发热板组件整体的外周缘及所述桌面框架整体的外周缘而偏移地朝向内侧缩入设置,所述安装槽沿水平方向围绕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桌面框架呈环状设置,所述隔热板包括隔热基体及于所述隔热基体下侧设置的定位基块,所述定位基块与所述桌面框架的内环侧位置形成安装配合。
[0014]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基块下侧面与所述桌面框架下侧端面平齐设置。
[0015]进一步地,所述桌面框架上侧凹设布置凹槽,所述凹槽形成所述桌面框架上侧端面与所述隔热板下侧端面之间的间距空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基于发热板组件、隔热板及桌支架三者的结构应用设置,使本方案中的发热桌结构具有安装结构简单明确,维护方便的有益效果。
[0018]而通过氛围灯与发热板组件的组合应用设置,可使该发热桌结构具备以氛围灯提醒明确发热板组件功能状态的特点,满足用户对发热桌的发热应用的明确指示需要。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发热桌结构的组合应用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发热桌结构的结构设置示意图;
[0021]图3为图2的局部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
[0023]桌支架1、桌面框架11、桌脚组件12、安装槽13、凹槽14、间距空间15。
[0024]隔热板2、隔热基体21、定位基块22。
[0025]发热板组件3。
[0026]氛围灯组件4、安装带体41、灯珠组件42。
[0027]接电模块5、温控器51。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目的及其优点更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0029]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其包括桌支架1、隔热板2及发热板组件3。
[0030]所述桌支架1包括呈环状设置桌面框架11及设置于所述桌面框架11下侧的桌脚组件12,所述桌面框架11上侧凹设布置凹槽14;所述隔热板2包括隔热基体21及于所述隔热基体21下侧设置的定位基块22;则所述定位基块22与所述桌面框架11的内环侧位置配合并装接,以使所述隔热板2装配至所述桌支架1上侧,所述定位基块22下侧面与所述桌面框架11下侧端面平齐设置;而所述凹槽14将形成所述桌面框架11上侧端面与所述隔热板2下侧端面之间的间距空间15。
[0031]通过间距空间15的设置,能使所述桌面框架11上端形成有以凹槽14形成的起伏分段形成,为所述隔热板2的装配提供有一定程度的摩擦力应用,防止隔热板2直接地对桌面
框架11外侧滑出。
[0032]与此同时,凹槽14的设置能进一步辅助隔热板2进行散热,避免因发热板组件3过长时间的发热工作而导致隔热板2及桌面框架11的过热传递,导致用户的不良体验。
[0033]所述隔热板2上侧与所述发热板组件3底侧通过粘结剂粘结装接,以使所述发热板组件3装配至所述隔热板2上侧。
[0034]则所述发热板组件3可通过外接电源或整合内置电源,并配合有独立设置的发热板控制开关,以实现发热板组件3的独立工作应用功能。
[0035]基于发热板组件3、隔热板2及桌支架1的组合形式,即可提供有一种安装结构简单明确的发热桌进行应用,上述任意部分损坏或需更新换代,则可进行拆卸以直接更换,满足特定用户的发热桌应用需求。
[0036]而另一方面,则使所述发热桌结构还包括氛围灯组件4。
[0037]使所述桌面框架11、隔热板2及发热板组件3三者的外周形状均呈矩形状设置而形成形状配合,则使所述隔热板2整体的外周缘相对于所述发热板组件3整体的外周缘及所述桌面框架11整体的外周缘而偏移地朝向内侧缩入设置,以令所述发热板组件3下侧、隔热板2外周侧、桌面框架11上侧之间设置有呈匚状的安装槽13,所述安装槽13沿水平方向围绕所述隔热板2外周侧应用。
[0038]所述氛围灯组件4可选择应用有独立的灯珠组件42,以布置于所述安装槽13中而围绕至所述隔热板2外周侧。而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则所述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氛围灯的发热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桌支架,所述桌支架上侧布置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上侧布置有发热板组件,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有氛围灯组件;还包括接电模块,所述发热板组件及氛围灯组件电性连接至所述接电模块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呈带状设置的安装带体,所述安装带体上设置有多个灯珠组件,各所述灯珠组件沿所述安装带体的布置而围绕所述隔热板外周侧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热桌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氛围灯组件经所述温控器而电性连接至所述接电模块中;所述发热板组件连接有感温单元,所述感温单元与所述温控器连接;所述温控器通过所述感温单元以获取有所述发热板组件的发热温度信息,并以所述发热温度信息对所述氛围灯组件作反馈控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热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氛围灯组件包括黄色灯珠、绿色灯珠及红色灯珠,所述黄色灯珠、绿色灯珠及红色灯珠三者独立地电性连接至所述温控器。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发热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桌支架包括桌面框架及设置于所述桌面框架下侧的桌脚组件,所述隔热板及发热板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桌面框架上侧;于所述桌面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豪瑞智控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