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卫清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916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包括,电梯轿门本体和检验组件;所述检验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检验组件包括固定壳、滑动盘、推动杆、复位弹簧、警示灯、传动板、安装槽、触发开关;其中,所述固定壳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通过电梯轿门关闭时带动两个传动板相互靠近,两个传动板相互靠近会带动两个传动板上的触发开关相互靠近,若两个触发开关接触,会使得警示灯不会亮起,若两个触发开关不接触,会由触发开关控制警示灯亮起,从而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避免引发安全隐患。避免引发安全隐患。避免引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轿门
,尤其涉及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梯结构之一,即在电梯里电梯关上里面看到的门,与厅门(或称层门),即在外面呼梯时所看到的门相对,电梯即垂直升降机,装有箱状吊舱,称为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
[0003]电梯轿门是在乘客乘坐电梯时,对轿厢进行密封。
[0004]现有的有些电梯出现故障时,电梯轿门在关闭时,会在两个轿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而缝隙较大时,电梯轿门不会发出警报,使得小朋友或者缺乏安全意识的人将手或者用异物伸出轿厢的外部,从而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000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解决了轿门之间缝隙较大时不会发出警报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包括:电梯轿门本体和检验组件;所述检验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检验组件包括固定壳、滑动盘、推动杆、复位弹簧、警示灯、传动板、安装槽、触发开关;其中,所述固定壳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滑动盘上,所述警示灯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上,所述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推动杆的一端,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推动杆的内部,所述触发开关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
[0008]优选的,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壳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并且推动杆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壳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位于所述滑动盘的一侧。
[0010]优选的,所述固定壳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壳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梯轿门本体的两侧,并且两个固定壳上的结构相同。
[0011]优选的,所述传动板与轿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壳与轿门不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壳上固定连接有测量组件,所述测量组件包括指针、滑动槽、测量尺。
[0013]优选的,所述指针固定于所述滑动盘上,所述滑动槽开设于所述固定壳上,所述测量尺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上。
[0014]优选的,所述指针位于所述滑动槽的内部,并且指针与所述滑动槽的内表面滑动连接。
[001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通过电梯轿门关闭时带动两个传动板相互靠近,两个传动板相互靠近会带动两个传动板上的触发开关相互靠近,若两个触发开关接触,会使得警示灯不会亮起,若两个触发开关不接触,会由触发开关控制警示灯亮起,从而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避免引发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壳的正视图;
[0019]图3为图2所示的推动杆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电梯轿门本体,2、检验组件,21、固定壳,22、滑动盘,23、推动杆,24、复位弹簧,25、警示灯,26、传动板,27、安装槽,28、触发开关,3、测量组件,31、指针,32、滑动槽,33、测量尺。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第一实施例
[0024]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固定壳的正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推动杆的立体图。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包括:电梯轿门本体1和检验组件2;所述检验组件2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1上,所述检验组件2包括固定壳21、滑动盘22、推动杆23、复位弹簧24、警示灯25、传动板26、安装槽27、触发开关28;其中,所述固定壳21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1上,所述滑动盘22与所述固定壳21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23与所述滑动盘22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24固定于所述滑动盘22上,所述警示灯25固定于所述固定壳21上,所述传动板26固定于所述推动杆23的一端,所述安装槽27开设于所述推动杆23的内部,所述触发开关28固定于所述安装槽27的内部。
[0025]轿门开启时,复位弹簧24会拉动两个传动板26相互原理,此时两个传动板26上的两个触发开关28不接触,但警示灯25不亮,只有在安全关闭时,触发开关28不接触警示灯25才会亮起。
[0026]所述推动杆23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壳21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壳21的内部,并且推动杆23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壳21滑动连接。
[0027]推动杆23可以在固定壳21的内部左右滑动。
[0028]所述复位弹簧24与所述固定壳2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并且复位弹簧24位于所述滑动盘22的一侧。
[0029]复位弹簧24是对推动杆23进行拉动。
[0030]所述固定壳21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壳21对称分布在所述电梯轿门本体1
的两侧,并且两个固定壳21上的结构相同。
[0031]两个固定壳21上结构是对两个轿门进行检验。
[0032]所述传动板26与轿门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固定壳21与轿门不接触。
[0033]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0034]当电梯的轿门关闭时,会使轿门带动传动板26向右移动,传动板26向右移动会带动推动杆23向右移动,推动杆23向右移动会带动滑动盘22向右移动,滑动盘22向右移动会使复位弹簧24拉伸,并且传动板26向右移动会使两个传动板26相互靠近,两个传动板26相互靠近会带动两个触发开关28相互靠近,当两个触发开关28接触时,警示灯25不会亮起,当轿门关闭时,两个触发开关28未接触,会使触发开关28控制警示灯25亮起。
[0035]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通过电梯轿门关闭时带动两个传动板26相互靠近,两个传动板26相互靠近会带动两个传动板26上的触发开关28相互靠近,若两个触发开关28接触,会使得警示灯25不会亮起,若两个触发开关28不接触,会由触发开关28控制警示灯25亮起,从而提醒乘客注意安全,同时可以警示工作人员及时对电梯进行维修,避免引发安全隐患。
[0037]第二实施例
[0038]请参阅图4,基于本申请的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本申请的第二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第二实施例仅仅是第一实施例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梯轿门本体和检验组件;所述检验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检验组件包括固定壳、滑动盘、推动杆、复位弹簧、警示灯、传动板、安装槽、触发开关;其中,所述固定壳固定于所述电梯轿门本体上,所述滑动盘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推动杆与所述滑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复位弹簧固定于所述滑动盘上,所述警示灯固定于所述固定壳上,所述传动板固定于所述推动杆的一端,所述安装槽开设于所述推动杆的内部,所述触发开关固定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固定壳的左侧且延伸至所述固定壳的内部,并且推动杆的表面与所述固定壳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门安全检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固定壳的内表面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卫清高松杨强楠
申请(专利权)人:李卫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