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9738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重均分子量为36~42kDa,包括以下单糖组分: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摩尔比为41.33~47.01:17.64~20.44:6.71~10.72:3.79~7.26:3.13~6.10:1.00。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均一性酸性多糖的工艺步骤清晰而准确,从山茱萸药材中提取得到的是均一的、单糖组成明确、活性(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最高的均一性酸性多糖,其在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效果十分显著。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因其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在全球医药领域备受关注。动脉粥样硬化(AS)正是引起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疾病和外周动脉疾病等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动脉粥样硬化过程复杂,其具体表现为动脉粥样斑块的脂肪沉积物出现在动脉内层,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发病机制主要包括脂质代谢失衡和免疫反应两部分。高血脂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发病因素,血液中过高含量的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以及血管壁上过多的脂类易被自由基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质,这种物质长期在血管壁上沉积后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等各种疾病。此外,有研究表明血脂含量高低与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正相关,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脂肪肝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慢性肝病,肝外组织的胆固醇(TC)通过高密度脂蛋白(HDL)受体途径到肝内代谢,甘油三脂(TG)组成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进入血液,血脂含量过高使肝细胞内脂肪累积,变性,导致肝合成的HDL,VLDL减少,进而阻碍脂质以脂蛋白的形态运送出肝,脂质在肝细胞内堆积会引起肝脂肪变性、肿大形成脂肪肝。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脂和动脉粥样硬化的药物主要为西药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时,他汀类药物可作为调脂药物进行治疗脂肪肝,这类药物虽然疗效好,起效快,但容易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伤,并引起肌肉疼痛等其他症状。而中药/天然药物一般具有副作用小、疗效持久、减缓并发症、增强体质等优点,可作为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的药物进行进一步研发。
[0003]研究发现,中药/天然药物的多糖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降血脂、治疗酒精性或非酒精性脂肪肝均有较理想的效果。在多糖降血脂、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方面,Yu等以烟酸肌醇酯为阳性对照,发现孔石莼多糖可以降低血脂,具有预防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潜力[Yu,P,Zhang,Q,Li,N,et.al.Polysaccharides from ulva pertusa(chlorophyta)and preliminary studies on their antihyperlipidemia activity.Journal of Applied Phycology.2003.15(1):21

27.]。黄荣等将实验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给药组,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海带多糖给药组,结果发现海带多糖能降低血脂,并且海带多糖给药组的小鼠体内主动脉内皮脂质沉积显著减少,说明海带多糖同时具有降血脂与预防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效能[黄荣,王玉琴.2008.海带多糖对实验性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预防作用。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8(5):351

353]中,报道在多糖降血脂、治疗脂肪肝方面,黑木耳多糖具有降血脂及防治脂肪肝的功效。于美汇等人经过研究证明黑木耳多糖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降血脂作用[于美汇,赵鑫,尹红力等.黑木耳酸性多糖对高血脂症小鼠的降血脂作用.食品科学,2016,37(15):232

236.]。古赛等人研究发现枸杞多糖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用乙醇灌胃的方法构建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以戒酒组作为阳性对照,设置枸杞多糖给药组,进行各项血液生化指标的监测,发现枸杞多糖能够明显改善和预防酒精所
致大鼠肝脏脂肪病变[古赛,姜蓉.枸杞多糖防治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及机制研究[J].中国药房,2007(21):1606

1610.]。这说明天然多糖在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的防治中有着较大的应用前景,由以上各类研究可知,多糖对于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和脂肪肝的治疗具有一定作用,但是不同结构的多糖成分之间性质差异十分明显、活性差异很大。
[0004]山茱萸作为一种临床常用中药,具有多种活性,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内热消渴等,目前,研究表明山茱萸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肿瘤、降血糖、保护心肌、保护肝脏等作用。多糖是山茱萸的成分之一,山茱萸多糖近年来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但是传统的粗提方法并不能得到高活性的多糖成分,同时,山茱萸多糖类成分的结构也尚不明确,在山茱萸活性均一性多糖分离与结构方面研究报道较少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研究成果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山茱萸多糖活性差、且成分不明确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重均分子量为36~42kDa,包括以下单糖组分: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摩尔比为41.33~47.01:17.64~20.44:6.71~10.72:3.79~7.26:3.13~6.10:1.00。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均一性酸性多糖具有均一性、明确的单糖组成,将其用于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及其相关疾病的效果十分显著。
[000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9]进一步,均一性酸性多糖的糖残基类型为:1,4

吡喃型半乳糖醛酸、端基

呋喃型阿拉伯糖、1,3

呋喃型阿拉伯糖、2,3

呋喃型阿拉伯糖、端基

吡喃型半乳糖、1,3

吡喃型半乳糖、1,6

吡喃型半乳糖、1,2

吡喃型鼠李糖、1,6

吡喃型葡萄糖和吡喃型甘露糖。
[0010]进一步,1,4

吡喃型半乳糖醛酸:端基

呋喃型阿拉伯糖:1,3

呋喃型阿拉伯糖:2,3

呋喃型阿拉伯糖:端基

吡喃型半乳糖:1,3

吡喃型半乳糖:1,6

吡喃型半乳糖:1,2

吡喃型鼠李糖:1,6

吡喃型葡萄糖:吡喃型甘露糖的摩尔比为:
[0011]40.23~47.05:5.17~8.02:9.83~11.58:1.43~2.68:1.87~5.61:1.25~5.32:1.79~2.68:3.69~7.16:2.95~6.03:1.00。
[0012]进一步,均一性酸性多糖的总糖醛酸含量为56~64%。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均一性酸性多糖具有特殊的结构,独有的单糖组成,这种结构的多糖具有特有的活性,且此种均一性酸性多糖相较于山茱萸总多糖、山茱萸中性糖和其他植物多糖在治疗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脂肪肝等相关疾病时效果更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一性酸性多糖,其特征在于,重均分子量为36~42kDa,包括以下单糖组分: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其中,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鼠李糖、葡萄糖和甘露糖的摩尔比为41.33~47.01:17.64~20.44:6.71~10.72:3.79~7.26:3.13~6.10: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一性酸性多糖,其特征在于,均一性酸性多糖的糖残基类型为:1,4

吡喃型半乳糖醛酸、端基

呋喃型阿拉伯糖、1,3

呋喃型阿拉伯糖、2,3

呋喃型阿拉伯糖、端基

吡喃型半乳糖、1,3

吡喃型半乳糖、1,6

吡喃型半乳糖、1,2

吡喃型鼠李糖、1,6

吡喃型葡萄糖和吡喃型甘露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一性酸性多糖,其特征在于,均一性酸性多糖的总糖醛酸含量为56~64%。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均一性酸性多糖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脱脂:将山茱萸药材粉碎,加入有机溶剂进行脱脂处理,于60~90℃回流提取2~3h,提取2~3次后,然后干燥,得山茱萸药渣;其中,山茱萸药材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3~8g/mL;(2)碱提取:向山茱萸药渣中加入碱性溶液,于90~100℃回流提取2~3h,过滤,提取2

3次后,合并滤液,将其减压浓缩为原体积的1/25~1/4,冷却至室温,得提取浓缩液;其中,山茱萸药渣和碱性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0g/mL,碱性溶液浓度为0.1~0.2mol/L;(3)沉淀析出:在提取浓缩液中加入沉淀溶剂,于0~30℃静置6~48h,析出沉淀后离心,得沉淀;其中,提取浓缩液和沉淀溶剂的体积比为1:2~5;(4)除蛋白:将沉淀用水溶解,将所得水溶液用反复冻融法和Seva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蔚农秋娜白红鑫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