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972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及方法。包括轮辋、轮辐、电路板、远红外加热管和滑环;所述轮辋的侧面呈圆弧形,中间凹陷,包括带孔道的轮辋、凹型轮辋;所述带孔道的轮辋与凹型轮辋一体成型;所述轮辐固定在凹型轮辋上;所述滑环固定在轮毂上;所述电路板和远红外加热管固定在轮辋上,并且均与车载控制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凹型轮辋上安装远红外发热管对轮胎加热,并且车载控制器根据传感器信息进行判断对远红外加热管进行间歇性调控,热效率高且浪费能源少。费能源少。费能源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车辆在冰雪路面起步或者行驶时,容易发生打滑,尤其在具有一定坡度的路上更加危险。现有技术用于汽车起步的是通过外接管路对轮胎进行预热和对冰雪消融以提高附着力,但不能随车或者改装较为复杂;还有技术是轮辋内置发热片和风扇以及传感器,通过空气传递热量但是容易造成热量损失,风扇促进热空气流动效率低。其他技术针对的是车辆行驶过程中对轮胎进行加热以提高安全性,或者在轮胎内置加热线圈或者涂敷纳米层通过电磁感应进行加热,这些技术成本较高且复杂,不利于更换轮胎;在汽车启动时进行预热处理,但就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且造成了能量的浪费,不适用于大规模的使用和普及。缺乏相应的较完善的控制策略,改发热装置都为耗能原件,容易造成能量的浪费。
[0003]另外,还有通过安装防滑链提高与地面摩擦力提高形式安全性,材料大致分为橡胶和铁,橡胶材料寿命较短,而铁链对轮胎磨损很大,且安装过程复杂。
[0004]因此,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轮辋、轮辐、电路板、远红外加热管(3)和滑环(7);所述轮辋的侧面呈圆弧形,中间凹陷,包括带孔道的轮辋(4)和凹型轮辋(8);所述带孔道的轮辋(4)与凹型轮辋(8)一体成型;所述轮辐(5)固定在凹型轮辋(8)上;所述滑环(7)固定在轮毂上;所述电路板和远红外加热管(3)固定在轮辋上,并且均与车载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加热管(3)通过镀锌铁皮夹头(2)环绕一周固定在轮辋上;所述轮辋的表面中间焊接有17个镀锌铁皮夹头(2),其中绕车轴每两个镀锌铁皮夹头(2)角度间距为20度,预留的20度为方形凹陷(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凹陷(1)的长度为20mm;所述方形凹陷(1)的内部铸有螺栓孔和孔道入口;所述螺栓孔用于固定电路板;所述孔道入口用于引入导线;所述电路板包括红外温度传感器和连接远红外发热管(3)的导线接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转速传感器、被动轮轮速传感器、驱动轮轮速传感器、霍尔电流传感器的电信号和芯片将汇总的电信号的导线通过导线接口与车载控制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温度传感器固定在轮辋半径正对轮胎内表面,测温方向竖直向上;所述转速传感器固定在发动机曲轴位置上;所述被动轮轮速传感器固定在被动轮上;所述驱动轮轮速传感器固定在驱动轮上;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固定在高压线路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远红外发热的智能轮胎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通过螺栓固定在轮辋表面的凹陷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志敏王达靳立强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