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消声器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680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及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分隔结构、排气管和进气管。其中,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分隔结构将壳体内分隔为多个扩张腔,且分隔结构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扩张腔的连通部;第一排气管连通于其一扩张腔中,进气管连接于第二排气管上,且第二排气管具有位于进气管两侧的进气管段和排气管段;进气管段连通于其一扩张腔中,排气管段上串接有高频消声管,且进气管和排气管段之间连接有旁通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可使第一排气管排出安静噪声,并可有效降低排气管段排出的高频噪声,同时也可提高排气管段排气声音的明亮度,从而可提升排气管段发出的动感排气音的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气消声器及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排气消声器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排气噪声是车内噪声的主要源头之一,为了能够为驾驶舱内提供安静的舒适环境,需要排气系统降低阶次声压级以满足NVH性能。而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部分客户要求车辆排气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安静模式,同时也可在需求时发出具有动感的声浪,以消除令人烦躁的成分,突显由加速过程中声音传递带来的兴奋感,从而从听觉上感受驾驶乐趣。
[0003]但是,因为结构设计不合理,现有的能够实现安静和动感两种模式的排气系统,动感模式下发出的声音较闷,明亮度较差,导致运动感声品质较低,从而降低了驾乘人员的驾乘乐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排气消声器,其可有效提高排气管段排出的动感排气音的品质。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排气消声器,包括壳体、分隔结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
[0007]所述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
[0008]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壳体内分隔为多个扩张腔,且所述分隔结构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所述扩张腔的连通部;
[0009]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于其一所述扩张腔中;
[0010]所述进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气管上,且所述第二排气管具有位于所述进气管两侧的进气管段和排气管段;
[0011]所述进气管段连通于其一所述扩张腔中;
[0012]所述排气管段上串接有高频消声管,且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段之间连接有旁通管。
[0013]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段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段的开闭;以及,所述控制阀位于所述旁通管与所述排气管段之间连接点的下游。
[0014]进一步的,所述旁通管与所述排气管段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高频消声管的下游。
[0015]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气管。
[0016]进一步的,所述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和所述排气管段垂直相连;和/或,所述进气管与所述第二排气管垂直相连。
[00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与所述进气管段连通于同一所述扩张腔内。
[0018]进一步的,所述分隔结构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隔板;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壳体内分隔为依次排布的第一扩张腔、第二扩张腔、第三扩张腔和第四扩张腔;所述进气管位于所述第三扩张腔内;所述第一排气管和所述进气管段连通于所述第一扩张腔内。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排气管具有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内部管段;所述内部管段呈迂回状而贯穿各所述隔板设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连通部包括于各所述隔板上分别设置的多个通孔。
[0021]进一步的,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分别由所述壳体的两端伸出。
[0022]进一步的,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于车辆中的安装。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4]本技术所述的排气消声器,通过扩张腔对排气阶次噪声的扩张消除,可使第一排气管排出安静噪声,另外,通过在排气管段上串接有高频消声管,并在进气管和排气管段之间连通有旁通管,从而可有效降低第二排气管排出的高频噪声,同时也可提高排气管段排气音的明亮度,从而可提升动感排气音的品质。
[0025]另外,在排气管段上设置控制阀,由此可通过控制控制阀的开闭,而使排气消声器仅释放出安静噪声,或同时释放出安静噪声和动感声音。通过将旁通管与排气管段的连接点位于高频消声管的下游,有利于提高排气管段排出的六、八阶声压级声音,从而能够提高动感排气音的明亮度。而将第二排气管的内径设为大于第一排气管,能够进一步提升排气管段排气音的声品质。
[0026]此外,通过将旁通管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排气管段垂直相连,可便于设计实施。将内部管段设为迂回状,并贯穿各隔板设置,能够有效增加内部管段的长度,从而可提高对低频噪音的消除效果,进而可进一步降低第一排气管排出的噪声。将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分别由壳体的两端伸出,有利于本排气消声器在车辆上的布置。
[0027]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的排气系统中设有如上所述的排气消声器。
[0028]本技术所述的车辆与上述排气消声器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3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排气消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壳体透视状态下);
[003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壳体内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4为图1的左视图。
[0034]附图标记说明:
[0035]1、壳体;2、第一排气管;3、隔板;4、控制阀;5、第二排气管;6、高频消声管;7、旁通管;8、进气管;
[0036]101、第一扩张腔;102、第二扩张腔;103、第三扩张腔;104、第四扩张腔;
[0037]201、内部管段;202、外部管段;
[0038]501、进气管段;502、排气管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另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1]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42]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3]本实施例涉及一种排气消声器,其可应用于车辆上,而使车辆既能排出安静噪声,又能发出动感排气音效。该排气消声器在整体构成上,包括壳体1、分隔结构、排气管和进气管8。
[0044]其中,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5,分隔结构将壳体1内分隔为多个扩张腔,且分隔结构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分隔结构、进气管(8)和排气管,其中:所述排气管具有第一排气管(2)和第二排气管(5);所述分隔结构将所述壳体(1)内分隔为多个扩张腔,且所述分隔结构上设有用于连通相邻所述扩张腔的连通部;所述第一排气管(2)连通于其一所述扩张腔中;所述进气管(8)连接于所述第二排气管(5)上,且所述第二排气管(5)具有位于所述进气管(8)两侧的进气管段(501)和排气管段(502);所述进气管段(501)连通于其一所述扩张腔中;所述排气管段(502)上串接有高频消声管(6),且所述进气管(8)和所述排气管段(502)之间连接有旁通管(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段(502)上设有控制阀(4);所述控制阀(4)用于控制所述排气管段(502)的开闭;以及,所述控制阀(4)位于所述旁通管(7)与所述排气管段(502)之间连接点的下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7)与所述排气管段(502)之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高频消声管(6)的下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气管(5)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一排气管(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气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管(7)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气管(8)和所述排气管段(502)垂直相连;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恩志罗萌萌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