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54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柿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失眠,尤其是入睡困难型失眠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柿叶提取物各剂量组可以剂量依赖性地增加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引起入睡的小鼠数量,还可以剂量依赖性地缩短阈上剂量戊巴比妥纳所致的入睡潜伏期并延长阈上剂量戊巴比妥纳所致的睡眠持续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柿叶提取物治疗原发性失眠,起效剂量低,患者依从性和安全性好。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是申请号:CN201711334516.X,申请日:2017

12

12,专利技术名称是“一种柿叶提取物在治疗失眠中的应用”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柿叶提取物的新的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0003]失眠是睡眠障碍的表现形式之一,通常是指睡眠的发生和(或)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缺失,表现为入睡困难、易醒、早醒和再次入睡困难,睡眠的质和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导致白日嗜睡、萎靡和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0004]现代医学将失眠症按病程分类分为:短暂性失眠(小于1周)、短期性失眠(1周至1个月)和慢性失眠(大于1个月)。按病因则分为原发性失眠和继发性失眠:

原发性失眠: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

4)原发性失眠症诊断标准,原发性失眠症是指“主诉难以入睡和维持睡眠困难,起病至少1月;睡眠紊乱引起苦恼或社会、职业等方面的障碍;且排除由发作性疾病、与呼吸相关的睡眠障碍、生物节律睡眠障碍等障碍所致;排除由重性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等障碍所致;排除由各种躯体疾病、酒精或药物的心理作用所致的一类身心疾病”;

继发性失眠:是由疼痛、焦虑或抑郁引起的失眠,因此也有观点提出用“共病性失眠”代替“继发性失眠”。
[0005]目前临床对需就医的失眠患者的治疗仍以药物为主。这些药物主要包括γ

氨基丁酸A(GABA
A
)复合体激动药、褪黑素受体激动药、抗抑郁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抗组胺药。但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失眠适应证批准的为数不多,仅包括GABA
A
复合体激动药(苯二氮类5种、非苯二氮类4种)、拉迈酮(褪黑素受体激动药)和小剂量多塞平(抗抑郁药)。国内治疗失眠以GABA
A
复合体激动药为主。
[0006]对不同形式的失眠,要选择不同的药物。如入睡困难型失眠,选用诱导入睡作用快速的药物,其中绝大多数为短半衰期的镇静催眠药,如三唑仑、咪达唑仑、奥沙西泮、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对夜间易醒型失眠,选择能够延长NREM睡眠第三、四期和缩短REM睡眠时间的催眠药,如艾司唑仑、替马西泮、硝西泮、氟西泮等。早醒型失眠多见于抑郁症病人,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可选用中效或长效的镇静催眠药,如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等。有报道称,抗抑郁药,如米氮平对于浅睡和早醒患者有效,但是对于入睡困难的患者无效。
[0007]理想的镇静催眠药物应能快速诱导睡眠,对睡眠结构无影响,无次日残留作用,不影响记忆功能,无呼吸抑制作用,长期使用无依赖或戒断症状。但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治疗入睡困难型失眠的药物,如上述的三唑仑、咪达唑仑、奥沙西泮、扎来普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都有或多或少的副作用。其中,三唑仑、咪达唑仑、奥沙西泮属于苯二氮类,由于作用靶点选择性差,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耐受性、依赖性与戒断症状;目前国外已不作为治疗失眠的首选药物,特别是老年人和伴有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因此,入睡困难型失眠患者的
用药选择是比较局限的。
[0008]在社会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的今天,失眠的发生率逐年上升,据WHO的资料显示,全球有近1/4的人受到失眠困扰,发展中国家的失眠患者约占普通人群的30%~35%。失眠对个体及社会均有很大影响,表现在因为失眠所致交通事故的费用及治疗支出逐年增加。可见失眠既是医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高度重视。因此,研究和开发新的更安全高效的治疗失眠的药物,将是一个持续的研发热点。
[0009]临床资料显示,中药治疗失眠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为新的失眠治疗药物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0010]柿叶(Persimmon leaf)为柿科柿属植物柿的新鲜或干燥叶,其入药始载于明代《滇南本草》“经霜叶敷臃疮”,而《本草再新》则记载用于“治咳嗽吐血,止渴生津”。现载于《中国药典》的柿叶提取物以活血化瘀、通络为主,主治气滞血瘀,可用于冠心病、脑动脉粥样硬化症等心脑血管疾病。以柿叶醋酸乙酯提取物制成的处方药脑心清片在临床应用上得到大力的推广。脑心清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中发现对眩晕、头痛、失眠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脑心清片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周静,等;新中医,2014,46(5):38

39)。但如前所述,脑心清片在治疗高血压的同时观察到改善失眠症状应该属于有疼痛、焦虑或抑郁引起的继发性失眠。该研究未公开失眠症状的具体评定标准、失眠改善结果指标或是失眠的具体类型,对临床精准用药缺乏指导。
[0011]由于失眠原因复杂,治疗失眠机理也不明确,安全有效地改善睡眠一直是个难题,加上提取物的活性物质构成复杂,对于采用现代分离技术工艺制备的柿叶提取物,柿叶中的活性物质或提取物能否对失眠有效或者是对哪种失眠具有效果,以及其安全性,目前并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001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柿叶提取物及其制剂(例如脑心清片、脑心清胶囊等)在治疗失眠中的新的医药用途。
[0013]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14]一种柿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患者原发性失眠,并减少睡眠后遗效应,或睡眠后遗效应弱或不产生睡眠后遗效应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5]所述柿叶提取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
[0016]取干燥柿叶,加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2~1.15,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0~90%;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物用60~70%乙醇洗涤,合并洗涤液,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与备用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适量水,混匀,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及以上,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并浓缩成稠膏,低温干燥,即得。
[0017]所述原发性失眠为入睡困难型原发性失眠。
[0018]后遗效应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发现,仅仅使用上述制备方法生产的柿叶提取物(NXQ)对入睡困难型原发性失眠具有很好的疗效,特别是,其不产生睡眠后遗效应,或睡眠后遗效应弱或不产生睡眠后遗效应,即其能缩短入睡时间,但不会延长正常范围内的睡眠持续时间。特别是,其达到上
述效果,使用剂量低,具有很好的安全性。
[0019]所述柿叶提取物作为所述药物的唯一活性成分时,其剂量为每天1.0~10mg/kg,还可以优选为1.0~5mg/kg。
[0020]优选的,所述治疗原发性失眠的药物为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制剂,包括或不包括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辅料。
[0021]优选的,所述临床上可以接受的制剂为口服制剂或非口服制剂;更优选为口服制剂。
[0022]所述口服制剂选自散剂、普通口服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丸剂、滴丸剂、微丸剂、颗粒剂、口腔崩解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柿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患者原发性失眠,减少睡眠后遗效应、或睡眠后遗效应弱或不产生睡眠后遗效应的药物中的应用;所述柿叶提取物通过如下方法制备:取干燥柿叶,加水煎煮2次,每次1~2小时,合并水煎液,滤过,浓缩至60℃时的相对密度为1.12~1.15,加乙醇至含醇量达80~90%;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备用;沉淀物用60~70%乙醇洗涤,合并洗涤液,静置过夜,滤取上清液,与备用上清液合并,回收乙醇,加入适量水,混匀,滤过,滤液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及以上,合并醋酸乙酯液,回收醋酸乙酯并浓缩成稠膏,低温干燥,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睡眠后遗效应为患者睡眠持续时间延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发性失眠为入睡困难型原发性失眠。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柿叶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彪李淑如李楚源王德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