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950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6: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括主控模块、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多组合通讯模块包括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当其中一种通讯传输出现故障时,另一种通讯传输仍旧能够保障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上层监控中心对断路器的实时监测。且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便于维护安装。便于维护安装。便于维护安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断路器
,尤其涉及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断路器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传输方式是单一的,当该种通讯方式出现故障时,上层监控中心即失去了对断路器的监测。失去对断路器的监测就无法知道断路器的运行状态,即失去了对电路的监测。且断路器控制系统中的各模块均是制作在同一块PCB板中,当其中一个模块出现故障时,在维修时需要更换整个PCB板,导致维修过程耗时长。
[0003]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5986330U 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低压断路器”,包括低压断路器,所述低压断路器连接电动操作机构,且所述低压断路器还连接有智能控制模块;所述智能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与所述低压断路器相连;所述单片机上分别连接有数据传输模块、红外测温模块、电力载波数据模块、防盗模块和计量模块;所述数据传输模块与终端机服务器通讯连接。上述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与上层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方式单一且维修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解决原有的断路器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之间的通讯方式单一且不便维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括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当其中一种通讯传输出现故障时,另一种通讯传输仍旧能够保障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上层监控中心对断路器的实时监测。且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便于维护安装。/>[0005]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技术包括主控模块、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所述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其中:
[0006]所述计量模块用于对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
[0007]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计量模块获取的用电数据生成断路器执行模块的控制指令;
[0008]所述断路器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断路器执行模块动作;
[0009]所述多组合通讯模块包括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用电数据和控制指令传输至上层监控中心。
[0010]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括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当其中一种通讯传输出现故障时,另一种通讯传输仍旧能够保障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上层监控中心对断路器的实时监测。且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便于维护安装。
[0011]作为优选,所述的热插拔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控模块外围的金属芯柱和设置在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上的插接套,所述插接套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型结构,所述插接套封闭的一端的中心设有导电接触座,所述接触座与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内部的芯片的引脚相电连接,所述金属芯柱的一端与主控模块内部的主控芯片的引脚相电连接,所述金属芯柱的另一端与导电接触座相抵接。
[0012]在进行各模块的安装中,只需将模块上的插接套与主控模块上的金属芯柱相连接即可完成各模块的安装,安装简便,后续维修只需将故障的模块拆卸下来换上新的模块即可,简单快捷。
[0013]作为优选,所述的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含电力载波通讯模块、GPRS通讯模块、5G通信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中的2种。
[0014]作为优选,所述的插接套内部沿圆周均匀设有若干阻隔件,所述阻隔件与插接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所述阻隔件与金属芯柱相接触的一面为斜面,斜面的底端靠近插接套开口的一端,斜面的顶端考级插接套封闭的一端。
[0015]在插接套内设有若干阻隔件,可以减少灰尘进入到插接套内,保证金属芯柱与插接套内的导电接触座的接触良好性。
[0016]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芯柱上除与导电接触座相抵接的端部外均套设有绝缘外壳。防止出现漏电的问题。
[0017]作为优选,所述的金属芯柱上套设的绝缘外壳的颜色与其相连接的通讯模块、计量模块和断路器执行模块分别相对应。不同类型的模块对应不同的绝缘外壳的颜色,方便安装。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括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当其中一种通讯传输出现故障时,另一种通讯传输仍旧能够保障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上层监控中心对断路器的实时监测;
[0020]2)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便于维护安装。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系统原理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热插拔组件的一种结构原理图
[0023]图中1、主控模块,2、断路器执行模块,3、计量模块,4、电力载波通讯模块,5、GPRS通讯模块,6、5G通信模块,7、WIFI通讯模块,11、金属芯柱,12、插接套,13、导电接触座,14、阻隔件,15、存储腔,16、弹簧,17、绝缘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5]实施例:本实施例的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主控模块1、断路器执行模块2、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3,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其中:
[0026]计量模块用于对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
[0027]主控模块用于根据计量模块获取的用电数据生成断路器执行模块的控制指令;
[0028]断路器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断路器执行模块动作;
[0029]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括电力载波通讯模块4、GPRS通讯模块5、5G通信模块6和WIFI通讯模块7这4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中的2种,各通讯模块用于将用电数据和控制指令传输至上层监控中心。
[0030]多组合通讯模块至少包括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当其中一种通讯传输出现故障时,另一种通讯传输仍旧能够保障控制系统与上层监控中心进行数据的传输,保证了上层监控中心对断路器的实时监测。
[0031]如图2所示,热插拔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控模块外围的金属芯柱11和设置在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上的插接套12,插接套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型结构,插接套封闭的一端的中心设有导电接触座13,接触座与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内部的芯片的引脚相电连接,金属芯柱的一端与主控模块内部的主控芯片的引脚相电连接,金属芯柱的另一端与导电接触座相抵接。
[0032]插接套内部沿圆周均匀设有若干阻隔件14,阻隔件与插接套的内表面活动连接,插接套的侧面开有用于阻隔件移动的通孔,插接套的外侧安装有用于存储阻隔件的存储腔15,存储腔的开口直径与通孔的直径相同,且存储腔的开口与通孔相连接,阻隔件的底面通过弹簧16与存储腔的底面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模块、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所述断路器执行模块、多组合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均通过热插拔组件与主控模块相连接,其中:所述计量模块用于对用电设备的用电数据进行采集;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计量模块获取的用电数据生成断路器执行模块的控制指令;所述断路器执行模块用于根据控制指令控制断路器执行模块动作;所述多组合通讯模块包括至少2种不同类型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用于将用电数据和控制指令传输至上层监控中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通信组合的断路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插拔组件包括设置在主控模块外围的金属芯柱和设置在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上的插接套,所述插接套为一端封闭的空心圆柱型结构,所述插接套封闭的一端的中心设有导电接触座,所述接触座与断路器执行模块、通讯模块和计量模块内部的芯片的引脚相电连接,所述金属芯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政姚诚庄方军毛子春孙雯商丽君马伟阳楼建伟单卡迪周立刘惺惺江锡忠金烨沈嘉平王睿周旻马青徐圆圆畅伟朱赟邓岚潘建乔吴佳陈超吕一凡沈孝贤夏薇薇周蔚沈建强张健沈红峰张炜吴伟健方景辉刘旭张萍满忆刘晶范浩然傅晓平朱程浩郎佳君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