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921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清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耙总成包括主耙架;前置胶条和后置胶条分别构成主耙架的两条长边,并与构成主耙架的两条短边的侧部支架,主耙架的围合空间构成吸耙腔体;吸耙腔体内布置负压吸污口,并通过内腔导向胶条将污液导入负压吸污口处,且该内腔导向胶条将吸耙腔体分隔形成位于前方的负压腔和位于后方的后清扫空间;后清扫空间处布置后置排冲杆;内部导向胶条与地面间存有可供后清扫空间处污水进入负压腔的后置间隙,且前置胶条与路面间存有可供前方污水进入所述负压腔的前置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显著提升对路面污水的负压吸取效率,并具备构造紧凑合理且使用灵活方便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清扫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

技术介绍

[0002]扫地车具有能很大程度的节省人力、对道路的垃圾清理又快又好、安全性能高、经济回报率高等优点,因此逐渐成为我们现在生活中常见的设备之一,并随着新能源的改良而逐步趋向于纯电化。对于某些扫吸一体式的扫地车而言,其设计上使用清水箱与污水箱,用水泵将清水箱的水抽出用高压冲洗的方式将地面粉尘冲净,并用风机工作时的负压将污水回收存放在污水箱内,往往存在以下问题:其一,由于是开放式的负压吸引结构,吸取效率完全依赖风机的功率来决定;即使如此,也容易因吸空等问题而造成功率浪费现象。其二,负压抽吸完毕后的路面,仍然可能存在抽吸不完全的的问题。此外,为保证车辆的正常行驶,洒水机构上喷嘴部的位置都是固定在车头或车尾处;受车辆行驶角度的影响,喷嘴部往往无法以合适的角度对路面甚至马路道牙等进行直喷冲洗,只能定高度定角度进行洒水,显然冲洗效果较差。若是要确保喷嘴部对路面有足够的清洁效果,目前基本上是通过加大水量和水压的方式,但是这样一来又会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包括车架(10)以及用于驱动车架(10)前行的行走组件(60),车架(10)处设置用于吸取路面污水的吸耙总成(30),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耙总成(30)包括安装在车架(10)下方的主耙架(38);前置胶条(33)和后置胶条(35)分别构成主耙架(38)的两条长边,并与构成主耙架(38)的两条短边的侧部支架共同围合形成主耙架(38)的长方框架状构造,主耙架(38)的围合空间构成吸耙腔体;吸耙腔体内布置负压吸污口(31),并通过内腔导向胶条(32)将污液导入负压吸污口(31)处,且该内腔导向胶条(32)将吸耙腔体分隔形成位于前方的负压腔和位于后方的后清扫空间;后清扫空间处布置后置排冲杆(36),所述后置排冲杆(36)上布置后喷头,各后喷头依序沿后置排冲杆(36)长度方向布置且喷射方向均指向内腔导向胶条(32)所在方向;内部导向胶条(32)与地面间存有可供后清扫空间处污水进入负压腔的后置间隙,且前置胶条(33)与路面间存有可供前方污水进入所述负压腔的前置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其特征在于:负压吸污口(31)位于吸耙腔体中部,内腔导向胶条(32)为两根且呈“八”字状排布,“八”字状排布的内腔导向胶条(32)的阔口端指向前置胶条(33)所在方向;负压吸污口(31)处设置弧形胶条(34)从而衔接两根内腔导向胶条(32)的相邻端,负压吸污口(31)的进污口位于弧形胶条(34)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耙总成(30)还包括侧喷组件(37),侧喷组件(37)为两组且分置于前置胶条(33)的两端处;侧喷组件(37)包括带有侧喷头的侧喷杆(37a),且侧喷杆(37a)通过收放组件实现收拢状态和工作状态的切换操作;收放组件包括通过第一铅垂铰接座(37b)铰接在主耙架(38)上的侧喷支架(37c),侧喷支架(37c)上再布置第二铅垂铰接座(37e),侧喷杆(37a)上设置防撞架(37f)从而铰接在第二铅垂铰接座(37e)上;收放组件还包括防撞拉簧(37g),所述防撞拉簧(37g)一端固定在侧喷支架(37c)上,另一端沿侧喷杆(37a)的收拢方向延伸并与防撞架(37f)固定,从而在侧喷杆(37a)受到碰撞时起到吸能缓冲功能;侧喷支架(37c)通过侧部活塞缸(37d)驱动从而产生收放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其特征在于:主耙架(38)处布置具备高度调节功能的行走轮以及用于整体升降主耙架(38)的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固定在车架(10)上且长度方向平行车架(10)宽度方向的耙体固定架(39a);耙体连接杆(39c)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耙体固定架(39a)和主耙架(38),耙体升降活塞缸(39b)的两端分别水平铰接车架(10)和主耙架(38),从而使得耙体连接杆(39c)、主耙架(38)、耙体升降活塞缸(39b)和车架(10)彼此铰接形成四连杆构造。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其特征在于:该扫洗一体车还包括布置于车架(10)前部侧面处的边刷总成(20),所述边刷总成(20)包括边刷(21)以及用于升降边刷的升降系统,所述升降系统包括可沿铅垂向产生铰接摆动动作的四连杆组件(22),四连杆组件(22)的其中一个短杆端形成尾端安装座(22a)并通过铅垂轴(25a)铰接在车架(10)上,四连杆组件(22)的另一个短杆端形成首端安装座(22b)从而用于安装所述边刷;四连杆组件(22)的其中一个长杆上设置轴线铅垂的回转座(23),动力缸(24)的一端铰接在车架(10)上,另一端向四连杆组件(22)处延伸并铰接在回转座(23)上;所述车架(10)上安装有固定座(25),固定座(25)上布置所述铅垂轴(25a);固定座(25)上轴
线水平的螺纹配合有调节螺钉(26);调节螺钉(26)的螺帽段或螺钉端向尾端安装座(22a)处延伸并形成限位端,从而用于限制四连杆组件(22)外摆和下沉幅度;该边刷总成(20)还包括在边刷回缩时受拉蓄力的复位拉簧(27),所述复位拉簧(27)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25)上,另一端沿四连杆组件(22)的摆动方向延伸并固定在尾端安装座(22a)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动四轮转向扫洗吸一体车,其特征在于:四连杆组件(22)的相对位于上方的长杆为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艾和金宫超杨金树王家梅杜广伟余前明徐鹏周明龙杜孝力万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爱瑞特新能源专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