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991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脑电极,电极壳,其内部中空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电极壳的下端设置有与走线通道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极片;吸液层,其包裹于所述电极壳的下部;所述吸液层包括:棉花,设于所述电极片的下方且与电极片接触;U型海绵,覆盖在所述棉花的外部,并通过O形密封圈与所述电极壳连接;导联线,其一端穿过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电极片连接,其另一端为插头;固定支撑架,其与电极壳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固定支撑架导联线一体化结构,在使用时无需安装拆卸导联线,省时省力,便于脑电检测;且由棉花和U型海绵形成的吸液层吸水性和保水性强,在其吸附盐水后,可增加脑电检测时间,方便快捷,刺激性小。刺激性小。刺激性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电极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脑电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几年神经内科的发展,脑电图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目前常用于脑电检测的湿式电极主要为盘状电极,包括金盘电极、银盘电极以及氯化银盘电极等,使用时,需要使用导电膏将电极和皮肤进行连接,等待充分接触并且信号稳定之后进行信号的采集。但是导电膏的涂覆需要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并且长时间的采集会导致被试者的不适,实验后的清洗也非常麻烦,耗时耗力。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常用一种桥式电极来进行脑电检测,该桥式电极多采用铜镀银一体式电极,使用盐水浸泡使用,无需涂抹导电膏,但是该电极成本高,且需与脑电鳄鱼夹电极线或其他电极线配合使用,仍无法彻底解决脑电监测安装电极时耗时耗力的问题。同时铜镀银电极的阻抗高,信号不稳定,极易导致检测的精确度不高,不利于脑电检测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脑电极,该脑电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固定支撑架导联线一体化结构,在使用时无需安装拆卸导联线,省时省力,便于脑电检测。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提供一种脑电极包括:
[0006]电极壳,其内部中空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电极壳的下端设置有与走线通道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极片;
[0007]吸液层,其包裹于所述电极壳的下部;所述吸液层包括:
[0008]棉花,设于所述电极片的下方且与电极片接触;
[0009]U型海绵,覆盖在所述棉花的外部,并通过O形密封圈与所述电极壳连接;
[0010]导联线,其一端穿过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电极片连接,其另一端为插头;
[0011]固定支撑架,其与电极壳连接。
[0012]本技术方案提供的脑电极为固定支撑架导联线一体结构,电极片安装后即可使用,无需安装拆卸导联线,节省操作时间,有效解决现有脑电极使用费时费力的问题;同时,电极片外部包覆的吸液层由棉花和U型海绵组成,U型海绵可更好的适配电极壳的结构,使包覆更加牢固,且海绵吸水性强,保水性强,脑电监测时,U型海绵及棉花吸附盐水,可增加检测时间,方便快捷,刺激性小。
[0013]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横梁和固定盘,横梁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所述电极壳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竖向方向设置;固定盘水平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脑电极使用过程中,固定盘与人体的头部接触,固定盘与横梁转动连接,可使得固定盘随头部的弧度在一定角度内自由偏
转,保证固定盘与头部接触时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0014]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使得固定盘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该设置使得固定盘与横梁的转动连接更加方便。
[0015]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电极壳的外周设置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电极壳螺纹连接在所述安装孔内。该结构使得固定支撑架与电极壳通过螺纹连接,实现固定支撑架在外螺纹范围内移动,方便调整其位置。
[0016]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横梁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用于将脑电极固定在脑电检测帽上。
[0017]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脑电极还包括套接于所述导联线外部的硅胶尾套,所述硅胶尾套包括连接套管和锥形套管,所述连接套管位于所述电极壳内,所述锥形套管位于电极壳外部且与所述电极壳相抵。
[0018]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硅胶尾套和所述电极壳通过紫外线胶与所述导联线连接。
[0019]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插头包括接线端子和注塑壳,所述接线端子与导联线的内芯压接,所述注塑壳套接于所述接线端子以及所述导联线另一端的外部,用于保护接线端子和压接点,延长使用寿命。
[0020]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壳上设有与所述O形密封圈相适配的卡槽,便于通过O形密封圈固定棉花和U型海绵。
[0021]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片为烧结银/氯化银电极片,烧结电极片信号稳定,阻抗低,可提高脑电检测的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脑电极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电极壳、吸液层和固定支撑架的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头的剖视图。
[0025]以上各图中:脑电极100;电极壳1;走线通道11;凹槽12;电极片13;O形密封圈14;卡槽15;外螺纹16;吸液层2;棉花21;U型海绵22;导联线3;内芯31;固定支撑架4;横梁41;安装槽411;第一连接部412;固定盘42;第二连接部421;铰接轴43;硅胶尾套5;连接套管51;锥形套管52;插头6;接线端子61;注塑壳62;锡焊7。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0029]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0]参考图1~图3,在本技术脑电极100的一个示意性实施例中,该脑电极100包括电极壳1、导联线3和固定支撑架4。固定支撑架4与电极壳1连接,电极壳1内部中空形成走线通道11,电极壳1的下端设置有与走线通道11连通的凹槽12,凹槽12内安装有电极片13;导联线3的一端穿过走线通道11与电极片13连接,导联线3的另一端为插头6,与脑电图仪、脑电睡眠监测仪,脑电生理分析仪等相关仪器连接。具体的,电极片13通过锡焊7方式与导联线3的内芯31连接,插头6包括接线端子61和注塑壳62,接线端子61与导联线3的内芯31压接,注塑壳62套接于接线端子61以及导联线3的外部,用于保护接线端子61与压接点,延长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将电极片13放置在凹槽12内,有利于电极片13的保护和固定;电极片13优选为烧结银/氯化银电极片,其极化电位低,信号稳定,噪声小,阻抗低,检测精度高。本实施例中脑电极100采用固定支撑架4与导联线3一体化设计,在电极片13安装后即可使用,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脑电极,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极壳,其内部中空形成走线通道;所述电极壳的下端设置有与走线通道连通的凹槽,所述凹槽内安装有电极片;吸液层,其包裹于所述电极壳的下部;所述吸液层包括:棉花,设于所述电极片的下方且与电极片接触;U型海绵,覆盖在所述棉花的外部,并通过O形密封圈与所述电极壳连接;导联线,其一端穿过所述走线通道与所述电极片连接,其另一端为插头;固定支撑架,其与电极壳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撑架包括:横梁,其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供所述电极壳穿过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沿竖向方向设置;固定盘,其水平设置在所述横梁的下方,且所述固定盘与所述横梁的另一端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的另一端的下表面设置第一连接部,所述固定盘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通过铰接轴铰接,使得固定盘与所述横梁转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脑电极,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发展王素芳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柏恩鸿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