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18973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一种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该凝胶敷料由抗菌活性季铵盐功能化的刚性天然聚糖与柔性聚丙烯酰胺网络组成双网络、二维纳米材料苯硼酸功能化石墨烯作为纳米填料,在预聚合的多巴胺中聚合制备而成。本发明专利技术得到的抗菌敷料解决了目前伤口敷料力学性能差、黏附性能缺失、抗生素类药物滥用的问题,并且此发明专利技术不受加工条件精密程度的限制、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条件温和、安全可靠、生物相容性和经济性更好。物相容性和经济性更好。物相容性和经济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生物材料制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拉伸、可黏附、可促进耐药菌感染伤口愈合、生物相容性优异的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屏障,在抵御外力、机体免疫、感受调节、物理或化学刺激缓冲、防止营养和电解质流失等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皮肤是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包括烧伤、擦伤、撕裂、挫伤、临床外科手术或其他表面损伤。此外,伤口处理不当引起的细菌感染也是人类健康的一大威胁。纱布,绑带等传统的临床伤口处理方式,不仅存在创面覆盖不全、组织粘合效果差、吸水和保水能力不足、易引起继发感染等问题,而且在频繁换药时容易造成不必要的出血,撕破新组织而延缓愈合过程。此外,上述敷料不具备与皮肤相匹配的力学性能导致正常的肢体活动受阻。因此,设计一种可伸缩、黏附、抗菌、生物相容性的伤口敷料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0003]水凝胶已成为组织修复领域最有竞争力的候选者。3D结构和促进细胞水合作用可以促进气体和营养物质的交换,并为表皮细胞迁移提供一个潮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抗菌性极佳的二羟基和恶二唑基修饰的季铵盐(QAS),通过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偶联水溶性较好的天然抗菌活性聚糖羧甲基壳聚糖(CMCS),构建新型的季铵化羧甲基壳聚糖(QCS);B将二维光热材料(GO)进行3

氨基苯硼酸(PBA)功能化,并进行还原反应制备功能化还原氧化石墨烯(rGB);C先对多巴胺(DA)进行预聚合,后在引发剂过硫酸铵(APS)中进行二次聚合;D将一定比例季铵盐抗菌活性聚糖(QCS)、丙烯酰胺(AM)溶解到预聚合的多巴胺(DA)溶剂中并按一定比例加入3

氨基苯硼酸功能化的还原氧化石墨烯(rGB),混合均匀后通过原位引发聚合制备水凝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抗菌水凝胶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步骤AA1将IPDI、QAS加入到DMF中,氮气气氛、20~40℃、搅拌下反应1~5h,反应完毕,加入无水乙醚产生沉淀,将沉淀真空干燥,得固体物质A1产物;其中,IPDI:QAS的摩尔比为1:1,每10mL DMF加入1~2mmol的IPDI;所述的溶剂为DMF;A2将A1产物与CMCS加入到DMF中,氮气气氛保护下20~40℃连续搅拌12~24h;其中,A1产物与CMCS的摩尔比为0.1~0.8;每20mL DMF中加0.3~0.9g CMCS;A3反应完毕,将A2所得混合溶液置于截留分子量为4000~8000Da的透析袋中用去离子水透析3~7天,后进行冷冻干燥,得到物质A;步骤BB1向氧化石墨烯(GO)溶液中加入3

氨基苯基硼酸(PBA),在50~70℃下剧烈搅拌反应2~3h,制备得3

氨基苯硼酸功能化的氧化石墨烯(GB);其中,氧化石墨烯的浓度为0.5~1.5mg/mL;氧化石墨烯与3

氨基苯基硼酸(PBA)的质量比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计敏赵鹏邓梅桂陈小爱张宇瞿雄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