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及工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火箭气动设计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及工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卫星发射频率逐年增加,为降低发射成本,可回收运载火箭应运而生,美国太空探索公司迄今为止以进行了100多次的发射任务,其中单枚火箭可重复使用次数多达10次。可回收运载火箭主要难点在于,为保证一定的运载能力,返回段不能保证过多的燃料剩余,很难仅仅依靠发动机减速制动来实现着陆要求。
[0003]常规火箭外形在返回时气动阻力较小,往往需要反推发动机消耗大量的燃料进行制动减速,由于预留燃料的增加,导致火箭运载能力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及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增加运载火箭返回段气动阻力,无需消耗过多发动机燃料,可减少燃料预留量,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
[0005]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包括箭体,还包括:
[0006]多个栅格舵,可折叠的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箭体的外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包括箭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栅格舵,可折叠的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箭体的外壁上;多个增阻板,可折叠的沿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箭体的外壁上,多个所述增阻板与多个所述栅格舵交错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舵和增阻板位于所述箭体的不同的轴向长度的外周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栅格舵的数量为四个,所述增阻板的数量为四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板的曲率半径与所述箭体的外表面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板与所述箭体的外壁之间的展开角度为0
‑
30
°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板的圆心角小于50
°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所述增阻板朝向所述箭体的着陆支腿的一侧与所述箭体外壁通过铰链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回收运载火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所述增阻板折叠或展开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浩,李钧,岳小飞,姜航,杨跃,冯刚,尹仕卿,胡智珲,曹晋,陈辰,王迎春,周末,
申请(专利权)人: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