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8666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涉及采矿技术领域。该输送装置包括推车本体和卸料组件,推车本体中车斗长度方向的尾端为开口设置或安装有车门;卸料组件包括齿条和容置箱,容置箱的背箱板朝向车斗的尾端,且背箱板与车斗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齿条设于车斗宽度方向的侧围板内壁,且沿车斗的长度方向延伸;容置箱内安装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安装有齿轮,驱动机构用于驱动齿轮转动,齿轮的部分轮体沿径向向外伸出容置箱,且与齿条相啮合;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该输送装置卸料时耗费劳动力较少且卸料效率较高。较高。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采矿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采矿是自地壳内和地表开采矿产资源的技术和科学,广义的采矿还包括煤和石油的开采。其中,用于煤矿的采集时,需要用到输送装置来运送煤矿,现有的煤矿输送装置主要采用推车形式,然而现有的推车在卸货时只能依靠自己抬起推车车斗的一端将煤料从车斗的另一端倒出,或用铲子等工具将煤料铲出,耗费劳动力较大且卸料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包括提供一种输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推车卸料耗费劳动力较大且卸料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输送装置,包括推车本体和卸料组件,所述推车本体中车斗长度方向的尾端为开口设置或安装有车门;所述卸料组件包括齿条和容置箱,所述容置箱的背箱板朝向所述车斗的尾端,且所述背箱板与所述车斗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所述齿条设于所述车斗宽度方向的侧围板内壁,且沿所述车斗的长度方向延伸;
[0005]所述容置箱内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安装有齿轮,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齿轮的部分轮体沿径向向外伸出所述容置箱,且与所述齿条相啮合;
[0006]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0007]可选地,所述齿条位于所述侧围板的上部区域。
[0008]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液压缸,所述容置箱朝向所述车斗首端的前箱板设有穿透孔,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位于所述容置箱内且与所述容置箱的下部区域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杆的驱动端经所述穿透孔伸出,并与所述车斗首端的首围板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齿条为两条,两条所述齿条与所述车斗的两个侧围板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齿轮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与两条所述齿条一一对应啮合。
[0010]可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两根枢接轴,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容置箱内,两根所述枢接轴均枢接于所述容置箱的顶箱板与底箱板之间,两个所述齿轮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根所述枢接轴,且所述枢接轴异于所述齿轮的轴段安装有第一涡轮;
[0011]所述电机为双驱动电机,所述双驱动电机的两个驱动端各连接一根第一蜗杆,两根所述第一蜗杆与两个所述第一涡轮一一对应啮合;
[0012]或,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均与两个所述第一涡轮相啮合;所述第一蜗杆安装有第二涡轮,所述电机为单驱动电机,所述单驱动电机的驱动端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与所述第二涡轮相啮合。
[0013]可选地,所述容置箱内固设有枢接座,所述第一蜗杆枢接于所述枢接座;
[0014]和/或,所述容置箱内固设有支撑座,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撑座。
[0015]可选地,所述容置箱的背箱板可拆卸式固接有推板,且所述推板的底部设有铲件,所述铲件沿所述推板的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铲件的顶面自所述推板向下倾斜形成倾斜铲面。
[0016]可选地,所述推板安装有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的驱动端与所述铲件固接。
[0017]可选地,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两组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伸缩驱动件和连接于所述伸缩驱动件的驱动端的刷头,沿所述车斗的宽度方向,所述推板的两侧均设有容纳槽,两组所述清洁组件一一对应安装于两个所述容纳槽内,所述伸缩驱动件用于驱动相应的所述刷头向外伸出所述容纳槽或向内缩回所述容纳槽。
[0018]可选地,沿所述车斗的宽度方向,所述容置箱的两侧至少一侧敞口设置;
[0019]或,沿所述车斗的宽度方向,所述容置箱的两侧均设有侧挡板,所述侧挡板与所述齿轮相应的位置设有窗口,所述齿轮经所述窗口伸出;两块所述侧挡板中,至少一者与所述容置箱的箱体为可拆卸式固接。
[0020]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中,一方面,卸料组件的设置,能够完成对车斗内物料的自动卸料,无需人工操作,从而减少输送装置卸料时耗费的劳动力;另一方面,容置箱的背箱板用于向外推动物料,背箱板的形状及尺寸与车斗盛装物料深度区域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则背箱板朝向车斗尾端运动单程即可完成对物料的卸料,卸料效率高、节省了大量的卸料时间,能够有效提高输送装置对物料的输送效率;再一方面,卸料组件整体位于车斗内,在完成对车斗内物料卸料的基础上,卸料组件无需与输送装置的其他部件连接,从而提高车斗与卸料组件形成整体的整体性,且车斗能够对卸料组件起到保护隔离作用,容置箱能够对其内的驱动机构起到保护隔离作用,从而有效提高驱动机构及卸料组件的使用精确度及其使用寿命;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卸料组件与车斗以外部件连接,如驱动机构需要安装在输送装置的把手、车头等部件上,对把手、车头等结构及位置等造成限制。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23]图2为图1中输送装置的局部剖视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为主视视角时的局部剖视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输送装置中驱动机构安装于容置箱内的剖视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0

车斗;110

首围板;120

侧围板;130

底板;140

车门;150

把手;160

限位块;200

车轮;300

卸料组件;310

齿条;320

容置箱;321

背箱板;322

前箱板;323

顶箱板;324

底箱板;325

侧挡板;330

驱动机构;331

电机;332

枢接轴;333

第一涡轮;334

第一蜗杆;335

第二涡轮;336

第二蜗杆;337

轴承;338

枢接座;339

支撑座;340

齿轮;400

推板;410

铲件;411

倾斜铲面;420

容纳槽;500

清洁组件;510

伸缩驱动件;520

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本体和卸料组件(300),所述推车本体中车斗(100)长度方向的尾端为开口设置或安装有车门(140);所述卸料组件(300)包括齿条(310)和容置箱(320),所述容置箱(320)的背箱板(321)朝向所述车斗(100)的尾端,且所述背箱板(321)与所述车斗(100)的形状及尺寸相对应;所述齿条(310)设于所述车斗(100)宽度方向的侧围板(120)内壁,且沿所述车斗(100)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容置箱(320)内安装有驱动机构(330),所述驱动机构(330)的驱动端安装有齿轮(340),所述驱动机构(330)用于驱动所述齿轮(340)转动,所述齿轮(340)的部分轮体沿径向向外伸出所述容置箱(320),且与所述齿条(310)相啮合;所述输送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驱动机构(330)与所述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0)位于所述侧围板(120)的上部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0)还包括液压缸,所述容置箱(320)朝向所述车斗(100)首端的前箱板(322)设有穿透孔,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位于所述容置箱(320)内且与所述容置箱(320)的下部区域连接,所述液压缸驱动杆的驱动端经所述穿透孔伸出,并与所述车斗(100)首端的首围板(110)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条(310)为两条,两条所述齿条(310)与所述车斗(100)的两个侧围板(12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齿轮(340)为两个,两个所述齿轮(340)与两条所述齿条(310)一一对应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30)包括电机(331)和两根枢接轴(332),所述电机(331)安装于所述容置箱(320)内,两根所述枢接轴(332)均枢接于所述容置箱(320)的顶箱板(323)与底箱板(324)之间,两个所述齿轮(340)分别对应安装于其中一根所述枢接轴(332),且所述枢接轴(332)异于所述齿轮(340)的轴段安装有第一涡轮(333);所述电机(331)为双驱动电机,所述双驱动电机的两个驱动端各连接一根第一蜗杆(334),两根所述第一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明孙晓虎沙兴锋郭孝琛乔力帆郝强刘杰王耀辉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煤炭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