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预制泵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6211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水管,所述壳体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一侧开设有进入口,所述壳体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升降机构,以达到施工人员进入泵站内部时,不需要通过攀爬楼梯即可轻松进入泵站内部,保证了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即使施工人员携带较多的施工设备也可以轻松的进入内部,进而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的固定电机和卡块,以达到对支撑板的固定,避免了支撑板在中途停顿时会向下滑动,对支撑板起到很好的固定效果,避免了支撑板下滑对施工的影响,同时避免了支撑板下滑砸到底部施工人员的风险。免了支撑板下滑砸到底部施工人员的风险。免了支撑板下滑砸到底部施工人员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预制泵站


[0001]本技术涉及泵站的
,尤其涉及一体化预制泵站。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泵站按照结构可以分为两种结构,分别是一体化预制泵站和传统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泵站,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的结构特点是配筋率较高,同时具有较高的抗渗透性和整体性,以及断面较为薄,其缺点为结构复杂同时工程量大通风以及采光的条件较差,占地面积广泛,施工难度大周期长,反观一体化预制泵站,不仅施工周期较短,节省时间,同时其占地面积较小节省面积以及高度的集成化,全部零部件在出厂前均安装完毕,便于施工节省了效率,但是,在一体化预制泵站建成完毕后需要对其进行较为频发的检修,以保证一体化预制泵站可以更为稳定的工作,避免因发生故障而导致重大损失,检修人员通常携带较多的检修设备对其进行检修,但是泵站的入口较小需要攀爬扶梯,同时检修人员携带设备较多,导致检修人员不易进入泵站,进而使得工作效率较低,攀爬扶梯时极度危险,有可能造成检修人员跌落,危害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0003]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预制泵站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化预制泵站,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一侧固定连接有入水管(2),所述壳体(1)的另一侧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壳体(1)顶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电机(3),所述升降电机(3)一侧开设有进入口(4),所述壳体(1)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9),所述挡板(9)顶端开设有顶腔(7),所述挡板(9)表面开设有通过孔(8),所述挡板(9)底端开设有蓄水腔(10),所述蓄水腔(10)底端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一侧固定连接有水管(12),所述水管(12)一端固定连接有汇聚管(13),所述汇聚管(13)一侧开设有出水口(5),所述通过孔(8)两侧设置有卡板(20),所述卡板(20)表面开设有卡孔(23),所述升降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外壳固定连接在升降机构(6)顶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预制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螺杆(14)、固定电机(16)、支杆(17)、转轮(18)、连接板(19)、支撑板(21)、卡块(22)、螺纹套(24)、转轴(25)、扶手(26)、转向轮(27)、限位板(28)、传动轮(29)和限位块(30),所述升降电机(3)的输出端与螺杆(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14)中部螺纹连接有螺纹套(24),所述螺纹套(24)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9),所述连接板(19)顶端固定连接有扶手(26),所述连接板(19)底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固定电机(16),所述固定电机(16)底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1),所述固定电机(16)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板(21)与转轮(18)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士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盐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