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61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和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船体左右两侧的垃圾收集仓;垃圾收集仓整体是箱型或筒型框架结构、且垃圾收集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铺设有滤网,垃圾收集仓的前外侧端设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导流板、且导流板与船体的尖状结构船头形成W形结构,垃圾收集仓的前端设有可启闭的仓门,仓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船体控制装置还包括仓门启闭控制回路,仓门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仓门的启闭机构分别与船体控制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垃圾收集仓的顶面设有可开启的仓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入漂浮垃圾易聚集的沿岸小区域作业实现自动清理漂浮垃圾。浮垃圾。浮垃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面垃圾清理船,具体是一种适用于小范围作业的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属于水面垃圾清理


技术介绍

[0002]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生活垃圾和工业垃圾大量产生,部分质轻的塑料袋、塑料瓶、树枝、落叶等可漂浮垃圾会被风刮入江河湖泊产生漂浮垃圾,严重影响环境,这些漂浮垃圾不仅会污染水质,而且还可能会致使生物大量死亡,同时易滋养蚊虫、传播疾病、造成环境的破坏,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成为当今世界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因此需对水面垃圾进行定期打捞清理。
[0003]目前,主要的打捞方式有两种:一是人工手持网兜站在打捞船甲板上将漂浮垃圾人工打捞至打捞船甲板上,这种打捞方式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恶劣、清理漂浮垃圾效率低,只适用于小范围作业;二是通过具有垃圾打捞、垃圾输送和垃圾压缩打包功能的垃圾打捞船进行自动打捞,垃圾打捞船通常体积大、容量大、吃水量大,适用于大范围作业,但无法进入漂浮垃圾易聚集的沿岸小区域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入漂浮垃圾易聚集的沿岸小区域作业实现自动清理漂浮垃圾。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和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船体左右两侧的垃圾收集仓。
[0006]船头呈尖状结构的船体上设有船体驱动装置和船体控制装置,船体驱动装置包括螺旋桨和尾舵,船体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控制回路,控制器分别与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装置电连接。
[0007]垃圾收集仓整体是箱型或筒型框架结构、且垃圾收集仓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铺设有滤网,垃圾收集仓的前外侧端设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导流板、且导流板与船体的尖状结构船头形成W形结构,垃圾收集仓的前端设有可启闭的仓门,仓门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船体控制装置还包括仓门启闭控制回路,仓门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仓门的启闭机构分别与船体控制装置的控制器电连接,垃圾收集仓的顶面设有可开启的仓盖。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垃圾收集仓是包括内仓和外仓的双层结构,外仓可拆除套接安装在内仓上、且内仓的前端向前伸出至外仓的前端面前方,仓门设置在内仓的前端,仓盖包括设置在外仓上的外仓仓盖和设置在内仓上的内仓仓盖,且内仓滤网的目数小于外仓滤网的目数。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船体与垃圾收集仓的安装位置设有沿前后方向设置的限位滑移机构。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船体上还设有与船体控制装置电连接的摄像
头,船体控制装置还包括无线发射接收模块和无线遥控控制回路。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导流板的倾斜方向可调设置。
[0012]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船体的船头以及导流板的前端分别设有防撞缓冲结构。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仓门铰接安装在垃圾收集仓前端、且仓门可沿前后方向摆动,仓门的启闭机构包括摆动控制伸缩缸,摆动控制伸缩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仓门和垃圾收集仓上。
[0014]作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仓门通过沿上下竖直方向设置的滑移机构安装在垃圾收集仓前端底部,仓门的启闭机构包括升降控制伸缩缸,升降控制伸缩缸的两端分别铰接安装在仓门和垃圾收集仓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对水面垃圾进行清理时,船体可载着垃圾收集仓根据位置定位模块的反馈沿巡航路径定向移动,船体前移过程中垃圾收集仓呈上半部分位于水面上、下半部分位于水面下的状态,漂浮垃圾可在导流板的导流作用下汇集在仓门附近,当仓门上的压力传感器反馈压力值大于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仓门的启闭机构动作使仓门打开,漂浮垃圾即可在船体前移的同时进入垃圾收集仓、实现漂浮垃圾的收集,漂浮垃圾收集过程中垃圾收集仓内部的液面与外部液面持平,进入垃圾收集仓的漂浮垃圾仍漂浮在垃圾收集仓内部的液面上,从而不会增加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整体的重量和吃水量,不仅可以提高漂浮垃圾清理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而且安全性高;船体停止前移时仓门上的压力传感器即反馈压力值小于设定值,控制器即控制仓门的启闭机构动作使仓门关闭、可防止进入垃圾收集仓内部的漂浮垃圾回流逃逸;待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完成巡航路径的行驶后、或待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的电量低于设定值时可返航至起点位置,操作人员即可先将垃圾收集仓自船体上拆除、再打开仓盖清理垃圾收集仓内部的垃圾即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进入漂浮垃圾易聚集的沿岸小区域作业实现自动清理漂浮垃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垃圾收集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垃圾收集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垃圾收集仓的仓门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垃圾收集仓的仓门打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船体,11、船体驱动装置,12、船体控制装置,2、垃圾收集仓,21、导流板,22、仓门,23、仓盖,24、限位滑移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以下以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的船头所在的方向为前方进行描述,以在左右方向上垃圾收集仓2靠近船体1的方向为内侧、以在左右方向上垃圾收集仓2远离船体1的方向为外侧进行描述)。
[0023]如图1所示,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1和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船体1左右
两侧的垃圾收集仓2。
[0024]船头呈尖状结构的船体1上设有船体驱动装置11和船体控制装置12,船体驱动装置11包括螺旋桨和尾舵,船体控制装置12包括控制器、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控制回路,控制器分别与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装置11电连接,控制器可以根据输入的巡航路径以及位置定位模块的反馈控制船体1沿设定路径定向移动。
[0025]如图2、图3所示,垃圾收集仓2整体是箱型或筒型框架结构、且垃圾收集仓2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铺设有滤网,垃圾收集仓2的前外侧端设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导流板21、且导流板21与船体1的尖状结构船头形成W形结构,垃圾收集仓2的前端设有可启闭的仓门22,仓门2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船体控制装置12还包括仓门启闭控制回路,仓门22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仓门22的启闭机构分别与船体控制装置12的控制器电连接,垃圾收集仓2的顶面设有可开启的仓盖23。
[0026]使用本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对水面垃圾进行清理时,操作人员可以向船体控制装置12的控制器输入巡航路径信息后启动船体驱动装置11,船体1即可载着垃圾收集仓2根据位置定位模块的反馈沿巡航路径定向移动,船体1前移过程中垃圾收集仓2呈上半部分位于水面上、下半部分位于水面下的状态,漂浮垃圾可在导流板21的导流作用下汇集在仓门22附近,同时水的阻力压迫仓门22,当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包括船体(1)和左右对称架设安装在船体(1)左右两侧的垃圾收集仓(2)。其特征在于:船头呈尖状结构的船体(1)上设有船体驱动装置(11)和船体控制装置(12),船体驱动装置(11)包括螺旋桨和尾舵,船体控制装置(12)包括控制器、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控制回路,控制器分别与位置定位模块和船体驱动装置(11)电连接;垃圾收集仓(2)整体是箱型或筒型框架结构、且垃圾收集仓(2)的外表面或内表面上铺设有滤网,垃圾收集仓(2)的前外侧端设有向斜前方伸出的导流板(21)、且导流板(21)与船体(1)的尖状结构船头形成W形结构,垃圾收集仓(2)的前端设有可启闭的仓门(22),仓门(22)上设有压力传感器,船体控制装置(12)还包括仓门启闭控制回路,仓门(22)上的压力传感器和仓门(22)的启闭机构分别与船体控制装置(12)的控制器电连接,垃圾收集仓(2)的顶面设有可开启的仓盖(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水面垃圾清理船,其特征在于,垃圾收集仓(2)是包括内仓和外仓的双层结构,外仓可拆除套接安装在内仓上、且内仓的前端向前伸出至外仓的前端面前方,仓门(22)设置在内仓的前端,仓盖(23)包括设置在外仓上的外仓仓盖和设置在内仓上的内仓仓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昊刘加强池永远敖绍军徐吉祥张佳乐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