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549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属于自动测量技术领域。该设备包括单片机I、逆变主电路I、驱动电路I、单片机II、滤波电路I、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Boost电路、直流信号采样电路、逆变主电路II、驱动电路II、单片机III、滤波电路II和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I等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备可以模拟微电网的运行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两路不同直流输入,交流均流输出,还可以任意电流比例输出;同时当仅用第一路工作的时候还可以实现逆变升压输出;还可以实现不同直流供电的两路逆变器并联运行,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自动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能源的紧缺,对电源的容量、效率及各方面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受电力电子器件的限制,单电源供电不但可靠性不高,而且无法实现超大容量供电,采用多个电源并联运行来提供大功率输出是电源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均流技术是实现大功率电源和冗余电源的关键技术。直流的均流技术已得到成熟应用,交流均流技术还需进一步研究。
[0003]目前电力系统新能源光伏、太阳能的迅速发展,逆变技术已经得到成熟应用。
[0004]逆变器输出的A相电压有效值为:
[0005][0006]式中,U
d
为逆变器输入端直流电压。
[0007]故可知,逆变器输出电压有效值可由输入端的直流电压决定。
[0008]同时当两个不同直流电压供电时,不更改逆变器控制方法时,并联逆变器输出的电压不可能相等,有待进一步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片机I(1)、逆变主电路I(2)、驱动电路I(3)、单片机II(4)、滤波电路I(5)、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6)、Boost电路(7)、直流信号采样电路(8)、逆变主电路II(9)、驱动电路II(10)、单片机III(11)、滤波电路II(12)和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I(13);Boost电路(7)的输入、逆变主电路II(9)的输入分别与直流输入相连;逆变主电路I(2)的输入与Boost电路(7)的输出相连;逆变主电路I(2)的输出与滤波电路I(5)的输入相连;逆变主电路I(2)的受控端与驱动电路I(3)的控制端相连;驱动电路I(3)与单片机II(4)相连;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6)的输入端与滤波电路I(5)的输出端相连;滤波电路I(5)还与母线相连;逆变主电路II(9)的输出与滤波电路II(12)的输入相连;滤波电路II(12)的输出与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I(13)相连;滤波电路II(12)还与母线相连;母线与负载(17)相连;逆变主电路II(9)的受控端与驱动电路II(10)的控制端相连;驱动电路II(10)与单片机III(11)相连;单片机I(1)分别与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6)、直流信号采样电路(8)、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I(13)、Boost电路(7)相连;直流信号采样电路(8)还与Boost电路(7)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准单元(16),基准单元(16)与单片机I(1)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基准单元采用基准电压芯片LM111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14)和液晶显示模块(15);按键(14)和液晶显示模块(15)均与单片机I(1)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驱动电路I(3)和驱动电路II(10)结构相同;逆变主电路I(2)和逆变主电路II(9)结构相同;滤波电路I(5)和滤波电路II(12)结构相同;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6)和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I(13)结构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交流信号采样电路I(6)包括三相电压采样模块(18)、三相电流采样模块(19)和三相电能计量芯片(20);三相电压采样模块(18)、三相电流采样模块(19)分别与三相电能计量芯片(20)相连,三相电能计量芯片(20)与单片机I(1)相连。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微电网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逆变主电路I(2)包括mos管V1、mos管V2、mos管V3、mos管V4、mos管V5、mos管V6、稳压二极管Q1、稳压二极管Q2、稳压二极管Q3、稳压二极管Q4、稳压二极管Q5、稳压二极管Q6、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二极管D5、二极管D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电阻R6组成;驱动电路I(3)包括驱动电路1、驱动电路2、驱动电路3、驱动电路4、驱动电路5和驱动电路6;mos管V1的栅极与电阻R1和稳压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沐润志吴水军何廷一吴桂鸿张瑀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