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热板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480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均热板及电子设备,均热板包括两个板体及多个纤维吸液芯,其中:板体具有多个第一沟槽和多个第二沟槽,第一沟槽和第二沟槽交替设置,且均开口于板体的表面,两个板体固定为一体,且两个板体上的第一沟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液道,两个板体上的第二沟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气道;纤维吸液芯固定在液道内,且与液道配合形成孔隙结构,相对的第一沟槽形成液道用于液体回流,相对的第二沟槽形成气道用于热气扩散,以将气液分离,使得气道体积较大,便于进行热量交换,同时纤维吸液芯固定在液道内且配合形成孔隙结构,为液体回流提供了较佳途径,提高散热效果和效率,通过将两个板体设置为相同,以一套模具就能够制备该均热板,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散热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均热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组件逐步向轻薄短小、高密度、高性能等方向发展,导致单位体积的电子组件相对增加,有效散热空间日益狭小,而真空腔均热板以其结构超薄、大功率散热等优点成为了普遍使用的导热组件。
[0003]目前,真空腔均热板的制备工艺具有多种,如冲压、铜网烧结、蚀刻等,但结构基本均是上盖与下盖,上盖上设置有支柱,下盖设置有用于毛细吸液的毛细结构,上盖盖合在下盖上,以蚀刻工艺为例,利用两套不同的蚀刻模具对铜合金材料进行蚀刻处理,得到上盖和下盖,再将上下盖板进行组合焊接、注水、抽真空最后得到真空腔均热板。但是由于上盖和下盖的蚀刻图案不同,需要制作两套蚀刻模具,导致生产成本较高、制备工艺较为繁琐;并且采用支柱与毛细结构相配合的形式,在空间限制及保证不塌陷要求下,相邻支柱之间的空腔体积较小并且热量不易散出,无法满足较大的超薄散热功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均热板生产成本较高并且无法满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板体及多个纤维吸液芯,其中:所述板体具有多个第一沟槽和多个第二沟槽,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交替设置,且均开口于所述板体的表面,两个所述板体固定为一体,且两个所述板体上的所述第一沟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液道,两个所述板体上的所述第二沟槽相对设置以形成气道;所述纤维吸液芯固定在所述液道内,且与所述液道配合形成孔隙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沟槽的底壁上形成有多个凸块,多个所述凸块均匀分布,相邻所述凸块之间形成微沟槽,所述纤维吸液芯与所述凸块固定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吸液芯与所述凸块相接触的表面之间焊接固定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具有相垂直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沟槽和所述第二沟槽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多个所述第一沟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沟槽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宽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冬明何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展耀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