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8302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包括下壳体(8)和上壳体(1),所述下壳体(8)内设置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电路板(6)上具有插座(61),所述下壳体(8)一侧设置有插座(83),其中,所述控制器(7)与所述插座(83)和外接电源接口(86)电连接,所述上壳体(1)用于盖设于所述下壳体(8)上方,其中,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开关(4)和显示器(3),所述显示器(3)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

技术介绍

[0002]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又叫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起病隐袭,病程呈慢性进行性,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渐进性记忆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人格改变及语言障碍等神经精神症状,严重影响社交、职业与生活功能。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特征性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的细胞外老年斑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细胞内神经原纤维缠结,以及神经元丢失伴胶质细胞增生等。
[0003]现有的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仪器,其不方便拆卸和组装,因此在加工时,降低了工作效率,所以急需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通过在下壳体一侧设置有插座,可以方便充电和与一些数据线连接,将上壳体用于盖设于下壳体上方,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使用时,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出触摸按键,方便用于使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0006]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包括下壳体和上壳体,所述下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电路板上具有插座,所述下壳体一侧设置有插座,其中,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插座和外接电源接口电连接,所述上壳体用于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方,其中,所述上壳体上设置有开关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0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上侧面板,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方时,所述上侧面板插设于所述下壳体内,且所述上侧面板的外侧壁接近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
[000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下侧面板,所述下侧面板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且所述下侧面板贴附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上,以实现所述上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
[000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插块,所述插块与所述下侧面板的一端连接。
[00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插槽,所述插槽设置于所述上侧面板上,以实现所述上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时,所述插块插入至所述插槽内。
[0011]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扬声器和支撑板,所述扬声器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其中,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扬声器。
[0012]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一端与所述上侧面板的内壁连接,以实现螺杆穿过所述下壳体与所述固定柱连接。
[0013]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限位边缘,所述限位边缘一侧与所述上壳体连接,所述上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时,所述限位边缘的一端与所述下壳体上端相抵。
[001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还包括限位槽和限位块,所述限位槽设置于所述限位边缘上,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下壳体内,以实现所述限位槽与所述限位块卡接。
[001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所述限位槽和限位块均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所述限位槽均对应一个所述限位块。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通过在下壳体一侧设置有插座,可以方便充电和与一些数据线连接,将上壳体用于盖设于下壳体上方,可以方便拆卸和组装,显示器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当使用时,可以在显示器上显示出触摸按键,方便用于使用。
[0018]当所述上壳体盖设于所述下壳体上方时,所述上侧面板插设于所述下壳体内,且所述上侧面板的外侧壁接近于所述下壳体的内壁,将下侧面板设置于下壳体内,且下侧面板贴附于下壳体的内壁上,以实现上侧面板的一端与所述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采用插接的形式,可以方便将上壳体和下壳体插拔连接,并且上侧面板的外侧壁接近于下壳体的内壁,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密,减小两者之间的连接缝隙,使其更加精密。
[0019]将插块与下侧面板的一端连接,插槽设置于上侧面板上,以实现上侧面板的一端与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时,插块插入至插槽内,可以使其连接更加紧固,避免下侧面板与上侧面板之间产生错缝。
[0020]将限位边缘一侧与上壳体连接,上侧面板的一端与下侧面板的一端相抵时,限位边缘的一端与下壳体上端相抵,可以减小下壳体与上壳体之间的缝隙。
[0021]将限位槽设置于限位边缘上,限位块设置于下壳体内,以实现限位槽与限位块卡接,限位槽和限位块均设置有多个,并且每个限位槽均对应一个限位块,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避免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产生移动。
附图说明
[0022]附图用于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3]图1是按照本技术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立体图。
[0024]图2是按照本技术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图1的爆炸图。
[0025]图3是按照本技术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图2中的上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按照本技术经颅微电流刺激仪的下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标号说明:
[0028]1、上壳体;11、限位槽;12、限位边缘;13、上侧面板;2、固定柱;3、显示器;31、保护
膜;4、开关;5、插槽;6、电路板;61、插座;7、控制器;8、下壳体;81、散热孔;82、螺杆;83、插座;84、限位块;85、下侧面板;851、插块;86、外接电源接口;9、扬声器;91、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此外,术语“第一”、“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包括下壳体(8)和上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8)内设置有电路板(6),所述电路板(6)上设置有控制器(7),所述电路板(6)上具有插座(61),所述下壳体(8)一侧设置有插座(83),其中,所述控制器(7)与所述插座(83)和外接电源接口(86)电连接,所述上壳体(1)用于盖设于所述下壳体(8)上方,其中,所述上壳体(1)上设置有开关(4)和显示器(3),所述显示器(3)与所述控制器(7)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侧面板(13),当所述上壳体(1)盖设于所述下壳体(8)上方时,所述上侧面板(13)插设于所述下壳体(8)内,且所述上侧面板(13)的外侧壁接近于所述下壳体(8)的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侧面板(85),所述下侧面板(85)设置于所述下壳体(8)内,且所述下侧面板(85)贴附于所述下壳体(8)的内壁上,以实现所述上侧面板(13)的一端与所述下侧面板(85)的一端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块(851),所述插块(851)与所述下侧面板(85)的一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经颅微电流刺激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插槽(5),所述插槽(5)设置于所述上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
申请(专利权)人:众星恒泰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