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壳体A,所述壳体A内设置有壳体B,所述壳体B内设置有理疗仪主体,所述壳体A与壳体B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由PU泡棉层、海绵层、聚氨酯软泡层和聚乙烯发泡橡胶层组成,所述壳体A内周粘接有PU泡棉层,且PU泡棉层有多组,所述PU泡棉层内周粘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周粘接有聚氨酯软泡层,所述聚氨酯软泡层内周粘接有聚乙烯发泡橡胶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橡胶层远离聚氨酯软泡层的一面与壳体B外周相粘接,通过减震机构来降低壳体A所受到的磕碰力度,从而能有效的对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进行防护,有效的延长理疗装置的使用寿命。效的延长理疗装置的使用寿命。效的延长理疗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特别涉及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心内科,即心血管内科,是各级医院大内科为了诊疗心血管血管疾病而设置的一个临床科室,治疗的疾病包括心绞痛、高血压、猝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早搏、心律不齐、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脉冲通常是指电子技术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象脉搏似的短暂起伏的电冲击(电压或电流),主要特性有波形、幅度、宽度和重复频率,脉冲是相对于连续信号在整个信号周期内短时间发生的信号,大部分信号周期内没有信号,就像人的脉搏一样,现在一般指数字信号,它已经是一个周期内有一半时间有信号,计算机内的信号就是脉冲信号,又叫数字信号,此外,脉冲也用来表示思想感情上的冲动和要求,心内科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恢复时,由于内脏器官还处于不稳定状态,通过对患者内脏部位进行理疗刺激,来保证内脏机体稳定环境。
[0003]专利号CN202110254513.5公布了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可以通过设置把手机构,改变传统的把手结构,使得把手在不使用时,可以收纳起来,避免占用空间。
[0004]该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存在以下弊端:1、心内科理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磕碰的状况,磕碰会对心内科理疗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2、心内科理疗装置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过大会对心内科理疗装置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7]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壳体A,所述壳体A内设置有壳体B,所述壳体B内设置有理疗仪主体,所述壳体A与壳体B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所述减震机构由PU泡棉层、海绵层、聚氨酯软泡层和聚乙烯发泡橡胶层组成,所述壳体A内周粘接有PU泡棉层,且PU泡棉层有多组,所述PU泡棉层内周粘接有海绵层,所述海绵层内周粘接有聚氨酯软泡层,所述聚氨酯软泡层内周粘接有聚乙烯发泡橡胶层,所述聚乙烯发泡橡胶层远离聚氨酯软泡层的一面与壳体B外周相粘接。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散热机构,所述壳体A外侧壁表面开设有通风口,所述通风口与壳体A内部相连通,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散热机构,所述散热机构由支撑块、功能箱和风机组成,所述通风口内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靠近壳体A的一面设置有功能箱,所述支撑块侧壁远离功能箱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有多组,所述功能箱内设置有风机;通过散热机构来降低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减小热量过高对理疗装置的运作产生影响,通过促使通风口内功能箱中的风机通电运作,风机运作从而吸取壳
体B内理疗仪主体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热量随着风机的风力作用下进入通风口内,然后从通风口排出,以此来对理疗装置进行散热降温。
[0009]进一步地,所述功能箱外周涂覆有隔热涂层;通过在功能箱外周涂覆隔热涂层,有效的降低热量对风机动力端产生的影响,有效的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
[0010]进一步地,所述通风口内设置有拦截网,所述通风口与壳体B连通处设置有防护网;通过在通风口内设置的拦截网,能有效的防止虫类等杂物进行通风口内,通过在通风口与壳体B连通处设置的防护网,能有效的防止壳体B内的杂物进入通风口内,从而对风机的运作产生影响。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减震机构来降低壳体A所受到的磕碰力度,从而能有效的对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进行防护,有效的延长理疗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在壳体A与壳体B来对理疗仪主体进行防护,通过在壳体A与壳体B之间设置的PU泡棉层、海绵层、聚氨酯软泡层和聚乙烯发泡橡胶层相配合,以此来降低壳体A受到磕碰时,所传输给壳体B的力度,从而减小对理疗仪主体所产生的危害,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心内科理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磕碰的状况,磕碰会对心内科理疗装置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通过散热机构来降低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有效的减小热量过高对理疗装置的运作产生影响,通过促使通风口内功能箱中的风机通电运作,风机运作从而吸取壳体B内理疗仪主体运作时所产生的热量,热量随着风机的风力作用下进入通风口内,然后从通风口排出,以此来对理疗装置进行散热降温,通过在功能箱外周涂覆隔热涂层,有效的降低热量对风机动力端产生的影响,有效的延长风机的使用寿命,通过在通风口内设置的拦截网,能有效的防止虫类等杂物进行通风口内,通过在通风口与壳体B连通处设置的防护网,能有效的防止壳体B内的杂物进入通风口内,从而对风机的运作产生影响,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
技术介绍
中心内科理疗装置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热量过大会对心内科理疗装置产生一定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的内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的散热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底座;2、壳体A;3、壳体B;4、减震机构;401、PU泡棉层;402、海绵层;403、聚氨酯软泡层;404、聚乙烯发泡橡胶层;5、理疗仪主体;6、通风口;7、散热机构;701、支撑块;702、功能箱;703、风机;8、防护网;9、拦截网;10、隔热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7]如图1
‑
3所示,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壳体A2,所述壳体A2内设置有壳体B3,所述壳体B3内设置有理疗仪主体5,所述壳体A2与壳体B3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由PU泡棉层401、海绵层402、聚氨酯软泡层403和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组成,所述壳体A2内周粘接有PU泡棉层401,且PU泡棉层401有多组,所
述PU泡棉层401内周粘接有海绵层402,所述海绵层402内周粘接有聚氨酯软泡层403,所述聚氨酯软泡层403内周粘接有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所述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远离聚氨酯软泡层403的一面与壳体B3外周相粘接。
[0018]其中,还包括散热机构7,所述壳体A2外侧壁表面开设有通风口6,所述通风口6与壳体A2内部相连通,所述通风口6内设置有散热机构7,所述散热机构7由支撑块701、功能箱702和风机703组成,所述通风口6内安装有支撑块701,所述支撑块701靠近壳体A2的一面设置有功能箱702,所述支撑块701侧壁远离功能箱702的两端均开设有通孔,且通孔有多组,所述功能箱702内设置有风机703;通过散热机构7来降低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设置有壳体A(2),所述壳体A(2)内设置有壳体B(3),所述壳体B(3)内设置有理疗仪主体(5),所述壳体A(2)与壳体B(3)之间设置有减震机构(4),所述减震机构(4)由PU泡棉层(401)、海绵层(402)、聚氨酯软泡层(403)和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组成,所述壳体A(2)内周粘接有PU泡棉层(401),且PU泡棉层(401)有多组,所述PU泡棉层(401)内周粘接有海绵层(402),所述海绵层(402)内周粘接有聚氨酯软泡层(403),所述聚氨酯软泡层(403)内周粘接有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所述聚乙烯发泡橡胶层(404)远离聚氨酯软泡层(403)的一面与壳体B(3)外周相粘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心内科低压脉冲理疗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菲,
申请(专利权)人:徐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