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181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属于高压燃烧的热力发电系统技术领域,包括储气罐、高压掺水燃烧装置、涡轮机、换热凝汽装置、回热加热装置、发电机和低压燃烧加热器;换热凝汽装置将储气罐输出的氢气和氧气与涡轮机排汽进行换热后输入至高压掺水燃烧装置内燃烧;高压掺水燃烧装置将氢气、氧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输送至涡轮机做功并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经涡轮机的水蒸气经换热凝汽装置冷却后,部分冷凝水进入回热加热装置并与从涡轮机中间级抽出的蒸汽进行换热;升温后的液态水经低压燃烧加热器加热后流入环绕于高压掺水燃烧装置的燃烧器侧壁内侧的冷却水流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高效、稳定、清洁的热力发电循环。力发电循环。力发电循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高压燃烧的热力发电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前,由于人类各项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大量温室气体及其它排放,已经严重影响到全球环境以及气候,科学界已经公认应该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在热力发电领域,低碳能源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氢气由于高热值零污染收到社会的高度期望。但是氢气在氧气中当量燃烧时温度高达三千摄氏度,远远超出了当前材料的承受范围,所以一般难以直接利用。同时氢气价格较常用燃烧要高,经济上缺点明显,所以直接通过燃烧的方式来应用的比较少见。随着未来低碳能源技术、低碳社会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核能制氢、光伏制氢、太阳能热制氢技术的成熟,高压储氢技术的成熟,利用氢气作为电网储能调峰介质的可能性也在不断增加,氢气的生产成本将会有显著下降,给氢气的大规模利用提供了可能。
[0003]传统基于燃料燃烧的大规模、高效率发电方式一般采用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的方式,这种方式下的循环效率大约在60%左右(普通非联合循环方式效率在40%左右)。效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燃气轮机热端温度高达1300℃以上,而冷端温度和凝汽式汽轮机一致。但是,由于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约为500~600℃,需要采用余热锅炉等再次生成高压水蒸气才能被汽轮机用于做功,由于燃气和蒸汽介质不同以及传热温差问题,导致总体循环效率难以进一步提高,与卡诺循环理论效率有较大差距,并且存在系统复杂的缺点。显然,上述燃气r/>‑
蒸汽联合循环的缺陷在于,将同属于涡轮机(燃气轮机涡轮部分和蒸汽涡轮机)做功的过程不得不用两种工质进行,两种工质之间用换热器交换热量。同时由于目前现有燃气轮机采用气体冷却热端部件温度,一方面气体的冷却能力有限,限制了其进一步提高热端温度;另一方面,消耗的气体也对整体效率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其目的在于通过氢气和氧气直接高压燃烧的方式生成高温高压水蒸气进入涡轮机做功,简化了流程;同时利用涡轮机做功后冷凝的液态水喷入燃烧区域并且对热端部件进行水冷却,降低氢氧燃烧气体温度并同时保护热端部件,由此解决传统燃气

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复杂、效率提升空间有限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该系统包括储气罐、高压掺水燃烧装置、涡轮机、换热凝汽装置、回热加热装置、发电机、燃烧器侧壁和低压燃烧加热器;
[0006]所述储气罐连接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所述换热凝汽装置用于将储气罐输出的氢气和氧气与涡轮机排汽进行换热后输入至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内燃烧;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连接于所述涡轮机,用于将氢气、氧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输送至所述涡轮机做功并
带动所述发电机发电;
[0007]所述涡轮机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分别连接于所述回热加热装置,经涡轮机的水蒸气经所述换热凝汽装置冷却后,部分冷凝水进入所述回热加热装置并与从涡轮机中间级抽出的蒸汽进行换热;所述回热加热装置连接于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升温后的液态水经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加热后流入环绕于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的燃烧器侧壁内侧的冷却水流道。
[0008]优选地,所述换热凝汽装置连接于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用于将经涡轮机的水蒸气中未完全燃烧的氢气与氧气传输至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中进行燃烧。
[0009]优选地,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的燃烧头设有三条流道,分别为流入氢气的第一流道、流入氧气的第二流道和流入液态水的第三流道,所述第三流道的液态水以雾化的喷入方式喷入氢气与氧气燃烧形成的火焰区以降低燃烧中心温度。
[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水道用于对所述燃烧器侧壁进行冷却降温;所述冷却水道的出口分别与所述第三流道、涡轮机静叶内部的冷却流道、涡轮机动叶内部冷却流道及转子高温区内部冷却流道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储气罐采用氢气、氧气分区隔热保温储存,所述储气罐内的压力为25~30MPa。
[0012]优选地,所述回热加热装置设有多个,多个回热加热装置依次连通并分别连接于所述涡轮机。
[0013]优选地,所述储气罐、换热凝汽装置、高压掺水燃烧装置、涡轮机、回热加热装置、低压燃烧加热器和冷却水流道之间通过管路连接。
[0014]优选地,还包括加压水泵,所述加压水泵分别设置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与所述回热加热装置之间的管路、所述回热加热装置与所述冷却水流道之间的管路。
[0015]总体而言,通过本专利技术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取得下列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通过在氢气和氧气进行燃烧的同时向燃烧室喷入水分,降低了燃烧的中心温度,有利于燃烧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0017]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对冷凝水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冷凝水经过回热后流经燃烧器侧壁吸收辐射热,保护了燃烧室。从水冷壁流出的水分为三路,分别进入燃烧器喷头、涡轮静叶喷嘴内部和转子高温部件内部,分别对燃烧气体、静叶喷嘴和动叶、转子进行冷却,实现了在工质高温做功同时,材料保持耐受温度范围;由于采用液态水冷却,使得部件可以耐受更高的工作温度,对提高系统循环效率具有积极效果。
[0018]3、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对高压氢氧起源的冷量也进行了利用,当前氢氧的储存方式是高压储气罐,氢氧从高压储气罐进入燃烧室之前,会因膨胀降温,本专利技术令高压氢氧流经冷凝器,吸收利用了能量。
[0019]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由于高压掺水燃烧器中氢氧比例依据化学反应比例,因此未完全燃烧的气体成分也将符合该比例,换热凝汽装置中将予以抽取进入低压燃烧加热器继续反应,在必要的情况下,可掺入一定过量空
气,确保整个系统的燃烧效率处于较高水平。
[002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相比传统朗肯循环,采用高压掺水燃烧装置替换锅炉,水蒸气替换烟气,而省掉了水冷壁、过热器、再热器之类的换热器,燃烧产物直接进入涡轮机做功,直接消除了锅炉的排烟损失,系统效率得到提高;相比布雷顿循环,由于使用高温高压水蒸气作为工质,可以采用凝汽方式使冷端温度得到最大程度降低,大大降低了常见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及由此带来的热损失,同时由于使用液态水作为冷却剂,使得热端部件耐受温度也大大提高,进而循环效率得到明显提升。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2]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1

储气罐;2

高压掺水燃烧装置;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储气罐(1)、高压掺水燃烧装置(2)、涡轮机(3)、换热凝汽装置(5)、回热加热装置(6)、发电机(4)、燃烧器侧壁(7)和低压燃烧加热器(8);所述储气罐(1)连接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5),所述换热凝汽装置(5)用于将储气罐(1)输出的氢气和氧气与涡轮机排汽进行换热后输入至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2)内燃烧;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2)连接于所述涡轮机(3),用于将氢气、氧气燃烧生成的水蒸气输送至所述涡轮机(3)做功并带动所述发电机(4)发电;所述涡轮机(3)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5)分别连接于所述回热加热装置(6),经涡轮机(3)的水蒸气经所述换热凝汽装置(5)冷却后,部分冷凝水进入所述回热加热装置(6)并与从涡轮机中间级抽出的蒸汽进行换热;所述回热加热装置(6)连接于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8),升温后的液态水经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8)加热后流入环绕于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2)的燃烧器侧壁(7)内侧的冷却水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凝汽装置(5)连接于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8),用于将经涡轮机的水蒸气中未完全燃烧的氢气与氧气传输至所述低压燃烧加热器(8)中进行燃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氢氧高压掺水燃烧的不完全循环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掺水燃烧装置(2)的燃烧头设有三条流道,分别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坤刘永葆王强贺星余又红韩浩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