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对中的手提式钢轨探伤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钢轨探伤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可自动对中的手提式钢轨探伤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保证铁路系统的正常运输,需要对钢轨进行顶起检查,以确保钢轨良好的使用状态。目前国内多通过轨道探伤车进行周期性检测,从而对不合格的钢轨进行更换或者维修。
[0003]现有的轨道探伤车能够对长距离的轨道进行统一探伤,但探伤完毕后需要根据探测信息将相应地段的铁轨进行维修或者更换,而目前没有一种手持式钢轨探伤设备,导致工作人员在对铁轨维修和更换时只能根据信息确定钢轨的编号,并不能实地测量该钢轨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容易造成错修错换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工作人员只能根据探测车的数据进行维修更换工作,不能实时、实地测量的问题,技术提出一种实用性高,可实时对钢轨进行检测的可自动对中的手提式钢轨探伤设备,有效避免错修错换。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可自动对中的手提式钢轨探伤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部一体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对中的手提式钢轨探伤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壳体(1)上部一体设置有把手,壳体(1)底部固定有朝向下方的超声波探测器,壳体(1)内固定有使所述超声波探测器正对钢轨中心的对中机构;所述对中机构包括蓄电池(2)、驱动电机(3)、开关(4)、上对中块(5)、下对中块(7)、同步齿轮(8)和两对中夹持杆(9);蓄电池(2)固定在壳体(1)左端面上,驱动电机(3)固定在壳体(1)右端面上,开关(4)设置在所述把手顶部,蓄电池(2)、驱动电机(3)和开关(4)电性连接;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调节杆(6),调节杆(6)外部设置有周向的螺纹;上对中块(5)呈L形,上对中块(5)长段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内顶部位置,上对中块(5)短段位于其长段左侧且竖直朝下,上对中块(5)长段内侧设置有第一齿条(503),上对中块(5)长段右端面开设有与调节杆(6)外螺纹相适配的螺孔(504),调节杆(6)伸入壳体(1)内并与螺孔(504)螺纹配合;下对中块(7)为长直形,可左右滑动地设置在壳体(1)内底部位置,下对中块(7)顶部设置有第二齿条(702),同步齿轮(8)与第一齿条(503)和第二齿条(702)相适配,同步齿轮(8)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且分别与第一齿条(503)和第二齿条(702)相啮合;对中夹持杆(9)为与钢轨形状相适配的“几”字形结构,所述两对中夹持杆(9)分别通过一端端部与上对中块(5)短段底部位置和下对中块(7)右端底部位置固定连接,且所述两对中夹持杆(9)凸部均朝向外侧,所述超声波探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磊鑫,胡羽薇,任帅,翟晴晴,林智行,袁梦,李响,朱泳霖,王雪纯,王鑫,杨长健,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