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蒸气保护的内热兰炭炉生产工艺改进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水蒸气保护的内热兰炭炉生产工艺改进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兰炭是通过中低温干馏技术制备的具有高固定碳、高比电阻、高化学活性、低灰、低硫、低磷等特性的固体产物,广泛运用于化工、冶炼、造气等行业,例如用作铁合金和电石生产的还原剂、高炉喷吹的原料及工业和民用的清洁燃料。根据最终加热温度分为低温炭化(500~600℃)、中温炭化(700~800℃),原煤炭化生成兰炭、焦油和煤气,属于对原煤的深加工和煤炭能源的综合化应用,符合国家能源和环保政策的要求。工业化的兰炭生产技术主要采用以烟气为气体热载体的内热式直立炉,水熄焦生产工艺。工艺流程主要为:原料煤由直立方箱炉顶部的储煤箱间歇式加入炭化炉,原煤在干燥段干燥脱水后进入到炭化段;炭化段炭化温度为600~750℃,炭化所用热量由回炉煤气与空气在炉体内的燃烧室内燃烧后供给到炭化段;原煤炭化后生成兰炭进入排炭箱,兰炭由排炭箱下部的推炭机推入到水封槽冷却,再由刮板机刮出时加热烘干掉多余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蒸气保护的内热兰炭炉生产工艺改进方法,其特征在于燃烧室内一直充满水蒸气,燃料气为兰炭尾气,助燃气为纯氧,燃料气与助燃气在燃烧室采用多喷嘴对冲燃烧,燃烧火焰均匀加热兰炭炉,燃烧室中心产生的燃烧烟气与燃烧室水蒸气混合后上升至燃烧层继续与焦煤燃烧将过量的氧气耗尽;碳化室产生的红炭终温800~900℃,红炭通过炉篦掉入兰炭炉下部的水封层降温,水被下部红炭加热汽化为150~250℃的水蒸气上升至燃烧室,水蒸气与燃烧烟气混合,穿过燃烧层并带走干馏层的水分,并一起送至换热器冷却得到液态水和焦油,兰炭尾气一部分作为燃烧室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森林,杨芬,杨皓,赵群,杨鹏,宁平,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