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760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可折断采集装置容纳在过滤装置内,过滤装置卡接在收集装置内,可撕裂塑料膜包覆在收集装置的外壁。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能够降低对样品和实验器械的污染,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学和医学等临床和实验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期研究表明,动物或人静脉血拭子、鼻腔拭子、唾液拭子、咽拭子、肛门拭子、粪便、皮肤和所处环境等多种拭子样本可作为多种病原的载体。目前,动物临床和人医临床应用这些实验样本评估动物和人类机体的病原种类、载量等,为病原体早期感染机体提供预警,为养殖场/医院/公共场所等内、外部环境的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提供材料。目前,针对拭子样品的采样方法多以采样棉绳、湿润的纱布和棉棒等为主,该类方法的优势在于操作简便,但存在以下几个弊端:一是无法保证采集与收集的样品的洁净度,样品中混有可能混有大量的杂质,对样品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二是需要大量的人工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处理,耗时过长,无形之中增加了检测的时效性;三是样品处理的工序繁琐,增加了人员接触样品的概率,增加了样品自身甚至样品之间被污染的可能性或实验室内污染的概率,甚至增加了样品处理人员被样品中未知病原的感染概率。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便、能显著降低对样品和实验器械污染,且提升工作效率的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能够降低对样品和实验器械的污染,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包括:可折断采集装置、过滤装置、收集装置和可撕裂塑料膜;
[0007]其中,所述可折断采集装置容纳在所述过滤装置内,所述过滤装置卡接在所述收集装置内,所述可撕裂塑料膜包覆在所述收集装置的外壁。
[0008]优选的,所述可折断采集装置包括:
[0009]手持管,所述手持管内具有溶液通道,且所述手持管的两端均为接通所述溶液通道的开口端,同时所述手持管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折断槽。
[0010]橡胶塞,所述橡胶塞封堵在所述手持管的一个开口端;
[0011]植绒棒,所述植绒棒连接在所述手持管的另一个开口端。
[0012]优选的,所述折断槽靠近所述植绒棒。
[0013]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0014]过滤管,所述过滤管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过滤管的两端均为与所述容纳腔接通的开口端,所述植绒棒以及所述手持管位于所述植绒棒和所述折断槽之间的一段通过所述过滤管的一个开口插入至所述过滤管内;
[0015]过滤网,所述过滤网连接在所述过滤管的另一个开口端;
[0016]拉手,所述拉手固定在所述过滤管的外壁上,并靠近所述过滤管远离所述过滤网的一端。
[0017]优选的,所述容纳腔为漏斗状。
[0018]优选的,所述收集装置包括:
[0019]收集管,所述收集管内具有收集腔,且所述收集管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封闭端,所述可撕裂塑料膜包覆在所述收集管的封闭端,所述过滤管通过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位于所述收集管内;
[0020]卡槽体,所述卡槽体固定在所述收集管的内壁,并靠近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且所述卡槽体上具有内凹槽,以卡接所述拉手,同时所述收集管对应所述内凹槽处贯通有通孔,所述拉手远离所述过滤管的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内凹槽和所述通孔位于所述收集管外;
[0021]管盖,所述管盖封堵在所述收集管的开口端。
[0022]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如下技术效果:
[0023]第一,组装简单,操作简便,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但试验成功率高;
[0024]第二,采样装置选用的植绒棒的材质为尼龙植绒,具有很强的吸水性,能集存大量的待测样本(如唾液样本、血液样本、关节液样本等);
[0025]第三,过滤装置设有0.5mm的过滤孔,能有效过滤掉颗粒性污染物,保证唾液样品的洁净;
[0026]第四,收集装置中收集管外包裹一层可撕裂塑料膜,有效的降低实验室环境、设施设备(尤其是离心机)的污染风险;
[0027]第五,减少人工操作,降低样品被污染的风险,降低操作人员的感染风险。
[0028]第六,本专利技术所述装置的材质均为环保可回收的材料,具有节约能源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其中,1

可折断采集装置;2

过滤装置;3

收集装置;4

可撕裂塑料膜;11

手持管;110

折断槽;12

橡胶塞;13

植绒棒;21

过滤管;22

过滤网;23

拉手;31

收集管;32

卡槽体;33

管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包括:可折断采集装置1、过滤装置2、收集装置3和可撕裂塑料膜4;
[0034]其中,可折断采集装置1容纳在过滤装置2内,过滤装置2卡接在收集装置3内,可撕裂塑料膜4包覆在收集装置3的外壁。
[0035]本专利技术可折断采集装置1、过滤装置2、收集装置3和可撕裂塑料膜4相互独立,则降低操作过程中对本专利技术的污染,并且通过可折断采集装置1采样完毕后,折断可折断采集装置1,可以快速将采集的样品容纳在过滤装置2中,同时将过滤装置2放置在收集装置3后移送至实验室,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必再单独设置样品保存装置,避免样品之间的感染,并且样品转移迅速同时被过滤装置2过滤,从而降低样品被污染的概率,保持样品的洁净度,并且等本专利技术被实验人员接受时,将可撕裂塑料膜4撕掉后再将收集装置3放入至离心机中,从而减少人工操作,不仅会提升工作效率,而且可以同时降低对实验室器械以及实验室的污染。
[0036]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可折断采集装置1包括:
[0037]手持管11,手持管11内具有溶液通道,且手持管11的两端均为接通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折断采集装置(1)、过滤装置(2)、收集装置(3)和可撕裂塑料膜(4);其中,所述可折断采集装置(1)容纳在所述过滤装置(2)内,所述过滤装置(2)卡接在所述收集装置(3)内,所述可撕裂塑料膜(4)包覆在所述收集装置(3)的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断采集装置(1)包括:手持管(11),所述手持管(11)内具有溶液通道,且所述手持管(11)的两端均为接通所述溶液通道的开口端,同时所述手持管(11)的外壁沿其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折断槽(110)。橡胶塞(12),所述橡胶塞(12)封堵在所述手持管(11)的一个开口端;植绒棒(13),所述植绒棒(13)连接在所述手持管(11)的另一个开口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断槽(110)靠近所述植绒棒(1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拭子样品采集与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2)包括:过滤管(21),所述过滤管(21)内具有容纳腔,且所述过滤管(21)的两端均为与所述容纳腔接通的开口端,所述植绒棒(13)以及所述手持管(11)位于所述植绒棒(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志民邵家日张莉李秀丽鄢明华任卫科仝雅娜田向学王利丽李富强池晶晶路超江珊李程朱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