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华玉专利>正文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吸收式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7554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动力、制冷与热泵


技术介绍

[0002]冷需求、热需求和动力需求,为人类生活与生产当中所常见;现实中,人们经常需要利用高温热能来实现制冷、供热或转化为动力,也需要利用动力来进行制冷或利用动力并结合低温热能进行供热。在实现上述目的之过程中,将面临多方面的考虑或条件限制;必须综合考虑能源的类型、品位和数量,用户需求的类型、品位和数量,环境温度,工作介质的类型,设备的流程、结构和制造成本等多种因素——这也意味着需要众多相关新技术。
[0003]在由压缩机、膨胀机和高温热交换器为核心部件组成来实现冷剂蒸汽升压升温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比如,冷剂蒸汽流经膨胀机出口时的温度必须要大于压缩机出口的温度——才能够采用回热手段,以降低该热升压系统中的压缩比和最高压力值;因此,创建更加灵活的回热手段来降低压缩比(同时也能够降低最高压力值)将具有积极意义。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采用新型回热气体热升压系统对发生器出口冷剂蒸汽进行升压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其回热技术手段的采用不受制于冷剂蒸汽膨胀过程末端温度必须超过压缩过程末端温度这样的条件限制;该系统能够灵活并有效降低冷剂蒸汽升压过程中的最高压力值和压缩比,应对不同工况和实现能源利用的合理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目的是要提供内含新型回热气体热升压系统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具体
技术实现思路
分项阐述如下:
[0006]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压缩机、膨胀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和高温热交换器所组成;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压缩机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回热器与自身连通,压缩机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与膨胀机连通,膨胀机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回热器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与蒸发器连通,蒸发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连通,发生器和高温热交换器还分别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和冷凝器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连接压缩机和溶液泵并传输动力。
[0007]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发生器
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08]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09]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10]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1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将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第二发生器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与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连通,第二发生器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11]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5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吸收器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三发生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与冷凝器或蒸发器连通,第三发生器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
[0012]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第5项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
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发生器连通,将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与第二发生器连通调整为发生器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主要由吸收器、发生器、压缩机、膨胀机、冷凝器、蒸发器、节流阀、溶液泵、溶液热交换器、回热器和高温热交换器所组成;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2)连通,发生器(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压缩机(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自身连通,压缩机(3)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高温热交换器(11)与膨胀机(4)连通,膨胀机(4)还有冷剂蒸汽通道经回热器(10)与冷凝器(5)连通,冷凝器(5)还有冷剂液管路经节流阀(7)与蒸发器(6)连通,蒸发器(6)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吸收器(1)连通,发生器(2)和高温热交换器(11)还分别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吸收器(1)和冷凝器(5)还分别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蒸发器(6)还有低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膨胀机(4)连接压缩机(3)并传输动力,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其中,或膨胀机(4)连接压缩机(3)和溶液泵(8)并传输动力。2.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吸收器(1)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吸收器(1)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冷凝器(5)或蒸发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3.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溶液热交换器(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2)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冷凝器(5)或蒸发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4.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二溶液泵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将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2)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之后第二发生器(12)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冷凝器(5)或蒸发器(6)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5.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
热泵中,增加第二发生器、第二溶液泵、第二溶液热交换器和第二吸收器,将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吸收器(1)有稀溶液管路经溶液泵(8)和溶液热交换器(9)与第二吸收器(16)连通,第二吸收器(16)还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第二发生器(12)再有浓溶液管路经溶液热交换器(9)与吸收器(1)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二吸收器(16)连通,第二发生器(12)还有高温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第二吸收器(16)还有被加热介质通道与外部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6.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第二吸收器(16)增设稀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冷凝器(5)或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7.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16)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16)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节流阀(13)与冷凝器(5)或蒸发器(6)连通,第三发生器(17)还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形成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8.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是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第一类热驱动压缩

吸收式热泵中,增加第三发生器、第二节流阀、第三溶液泵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将第二吸收器(16)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发生器(2)连通调整为第二吸收器(16)有稀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泵(14)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第三发生器(17)再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泵(18)和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与发生器(2)连通,将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浓溶液管路经第三溶液热交换器(19)和第二溶液热交换器(15)与第二发生器(12)连通,将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压缩机(3)连通调整为发生器(2)有冷剂蒸汽通道与第三发生器(17)连通之后第三发生器(17)再有冷剂液管路经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鸿瑞李华玉
申请(专利权)人:李华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