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63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将反应物分布到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或者电极上的燃料电池板(1),其中所述燃料电池板具有板主体(5),其中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通道(7)的流场(6)被加入到所述板主体中。所述板主体(5)具有吸湿特性和导电特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涉及双极板(3)和燃料电池设备(1)。备(1)。备(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燃料电池板、双极板和燃料电池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将反应物分布到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或者电极上的燃料电池板,其中所述燃料电池板具有板主体,其中将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通道的流场加入到所述板主体中。本专利技术此外涉及包括至少一个这样的燃料电池板的双极板以及具有这样的双极板的燃料电池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有效的燃料电池反应而必须使膜电极装置的膜保持得足够湿,以便有助于质子运输。而另一方面,在该燃料反应中还会产生必须从燃料电池中被排出的水。在燃料电池的低功率情况下,由于反应气体的较低流速而并非总是被挤压的在细小的流动通道中的水可能因此而积聚在燃料电池板的流场中。在燃料电池关断时,在低环境温度情况下可能发生水的结冻。凝结的或结冻的水不仅仅对于向燃料电池平均地供给过程气体而言是个问题,此外还促使燃料电池板腐蚀或者也使包括该燃料电池板的双极板腐蚀。为了应对这种问题,已知方案规定:将亲水的覆层施加到燃料电池板上,由此强烈缩小该覆层上水的接触角,从而发生:使水滴展平并且大面积地分布并且在这些通道中形成薄的水膜,其中所述薄的水膜对于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将反应物分布到燃料电池的气体扩散层或者电极上的燃料电池板(1),其中所述燃料电池板具有板主体(5),其中将至少一个包括至少一个通道(7)的流场(6)加入到所述板主体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5)具有吸湿特性和导电特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5)由合成材料组成,其中所述合成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吸湿材料和至少一种导电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5)由包括工业炭黑的发泡的或者烧结的复合物组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主体(5)由吸湿且导电的材料组成,其中所述吸湿且导电的材料由多孔的金属泡沫或烧结的金属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至4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场(6)至少逐段地配备有导电的、而针对冷却剂而言不能穿透的覆层(9)。6.根据权利要求1至5其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料电池板(1),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C
申请(专利权)人:大众汽车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