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开关的智能路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开关的智能路灯。
技术介绍
[0002]路灯,指给道路提供照明功能的灯具,泛指交通照明中路面照明范围内的灯具,路灯被广泛运用于各种需要照明的地方,按路灯光源分:钠灯路灯,LED路灯,节能路灯、新型索明氙气路灯。
[0003]现有的路灯一般是通过人工控制开启和关闭的,浪费了人力,当下雨或者多云天气时,环境就会较为阴暗,也需要打开路灯进行照明,此时就需要操作人员前往控制器进行开启,操作较为不便,同时现有的路灯控制开关在长时间使用后,内部的电片容易发生磨损,而电片一般通过螺栓或者螺丝进行固定,在更换时,一般需要使用螺丝刀或者电钻等工具,一旦维护人员忘记携带工具,拆装就会消耗较大的人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自动开关的智能路灯。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开关的智能路灯,包括主体、支架、开关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和开关机构均设置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开关的智能路灯,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支架、开关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主体(1)和开关机构均设置在支架上,所述固定机构设置在开关机构内;所述开关机构包括壳体(2)、通电组件、限位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壳体(2)设置在支架上,所述通电机构设置在壳体(2)内,所述通电机构包括电片(3)和导电块(4),所述电片(3)有两个,两个电片(3)分别设置在壳体(2)的两侧,两个电片(3)正对设置,所述电片(3)的截面为弧形,所述电片(3)的弧形截面的圆心位于壳体(2)上,所述导电块(4)设置在两个电片(3)之间,其中一个电片(3)与电源电连接,另一个电片(3)与主体(1)电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杆(5)和第一弹簧(6),所述限位杆(5)设置在壳体(2)内,所述限位杆(5)穿过导电块(4),所述导电块(4)与限位杆(5)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套设在限位杆(5)上,所述第一弹簧(6)的一端与壳体(2)连接,所述第一弹簧(6)的另一端与导电块(4)连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光照传感器(7)、电磁铁(8)和永磁铁(9),所述光照传感器(7)设置在主体(1)顶部,所述电磁铁(8)设置在壳体(2)内,所述永磁铁(9)设置在导电块(4)上,所述永磁铁(9)与电磁铁(8)正对设置;所述固定机构有两个,两个固定机构分别与两个电片(3)对应设置,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两个固定组件,两个固定组件分别设置在电片(3)的两端,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单元、锁定单元和润滑单元,所述固定单元包括固定板(10)、螺栓(11)和螺帽(12),所述固定板(10)设置在电片(3)的一端,所述固定板(10)与壳体(2)的内壁抵靠,所述螺栓(11)设置在固定板(10)上,所述螺栓(11)穿过壳体(2)和固定板(10),所述螺帽(12)套设在螺栓(11)上,所述螺帽(12)与螺栓(11)螺纹连接,所述螺帽(12)与固定板(10)抵靠,所述锁定单元包括套管(13)、锁杆(14)和第二弹簧(15),所述套管(13)设置在螺帽(12)上,所述套管(13)的一端与螺帽(12)铰接,所述锁杆(14)的一端位于套管(13)内,所述锁杆(14)的另一端伸出套管(13)外,所述锁杆(14)与套管(13)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设置在套管(13)内,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端与套管(13)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5)的另一端与锁杆(14)连接,所述螺栓(11)上设有锁槽,所述锁杆(14)位于套管(13)外的一端伸入锁槽内,所述锁杆(14)与锁槽抵靠,所述润滑单元包括箱体(16)、固定管(17)、活塞杆(18)、第三弹簧(19)、推杆(20)、入油管(21)和出油管(22),所述箱体(16)设置在螺帽(12)内,所述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根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耀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