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包括锁壳、设置于锁壳内的控制器、与驱动组件输出端相连接的锁芯、用于解锁的身份认证组件以及设置于锁壳表面的把手,所述身份认证组件由设置于锁壳内的摄像头、指纹模块以及设置于锁壳表面的控制按键构成。该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通过摄像头、指纹模块、控制按键、WIFI模块、扬声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计时器的配合,实现了多种智能开锁方式的同时对开门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对长时间站立与门锁前未能打开的进行拍摄警示处理,确保对盗窃者信息录入的同时将数据输送至手机终端,确保信息及时输送至用户,便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性,使用户进行后续处理更加便捷安全。行后续处理更加便捷安全。行后续处理更加便捷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智能门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智能门锁是指区别于传统机械锁的基础上改进的,在用户安全性、识别、管理性方面更加智能化简便化的锁具,是门禁系统中锁门的执行部件,具有安全性以及便利性的复合型锁具,因此常常被应用于酒店,学校宿舍,居民小区,别墅以及宾馆等便于管理的地方,但目前的智能门锁大多都不具有防盗报警装置,使得智能门锁的安全性降低,致使智能门锁在遭到外来人员撬动导致损坏时也无法及时发现,容易导致后续发生危险的情况,所以需要针对性的改进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投入使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智能门锁不具有防盗报警装置,容易导致不能及时提醒用于导致造成后续危险发生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包括锁壳、设置于锁壳内的控制器、与驱动组件输出端相连接的锁芯、用于解锁的身份认证组件以及设置于锁壳表面的把手,所述身份认证组件由设置于锁壳内的摄像头、指纹模块以及设置于锁壳表面的控制按键构成,所述锁壳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指纹模块遮盖的防护清扫组件,所述锁壳内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WIFI模块、扬声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计时器,所述驱动组件、摄像头、指纹模块、控制按键、数据存储模块、WIFI模块、扬声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计时器均与控制器电性相连。
[0005]优选的,所述防护清扫组件包括开设于锁壳外壁处的指纹采集舱、固定于指纹采集舱内壁处的固定杆、套设于固定杆表面的滑动块以及弹簧、与滑动块固定相连且设置于锁壳外部的盖板以及固定于盖板内表面的刷板。
[0006]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以及滑动块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固定杆以及滑动块对称设置于指纹采集舱的两侧内壁处。
[0007]优选的,所述盖板的内表面四周固定安装有密封圈。
[0008]优选的,所述刷板至少设置有三组,所述刷板设置于盖板的顶端内表面处。
[0009]优选的,所述扬声器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扬声器对称设置于锁壳的两侧。
[0010]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
[0011](1)、该装置通过摄像头、指纹模块、控制按键、WIFI模块、扬声器、距离传感器以及计时器的配合,实现了多种智能开锁方式的同时对开门信息进行记录,同时对长时间站立与门锁前未能打开的进行拍摄警示处理,确保对盗窃者信息录入的同时将数据输送至手机终端,确保信息及时输送至用户,便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性,使用户进行后续处理更加便捷安全。
[0012](2)、该装置通过指纹模块、指纹采集舱、固定杆、弹簧、盖板以及刷板的配合,从而对残留的指纹信息进行及时擦除,有效的避免信息被盗取进行违法使用的情况,提高用户的安全性,同时对指纹采集舱完全遮盖,有效的避免后续对指纹模块造成灰尘粘附或水汽残留导致灵敏度降低的情况,确保后续使用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5]图3为防护清扫组件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0016]图4为防护清扫组件的结构侧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中:1、锁壳;2、控制器;3、摄像头;4、指纹模块;5、控制按键;
[0018]6、防护清扫组件;61、指纹采集舱;62、固定杆;63、滑动块;64、弹簧;65、盖板;66、刷板;
[0019]7、数据存储模块;8、WIFI模块;9、扬声器;10、距离传感器;11、计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
4所示的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包括锁壳1、设置于锁壳1内的控制器2、与驱动组件输出端相连接的锁芯、用于解锁的身份认证组件以及设置于锁壳1表面的把手,身份认证组件由设置于锁壳1内的摄像头3、指纹模块4以及设置于锁壳1表面的控制按键5构成,锁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指纹模块4遮盖的防护清扫组件6,锁壳1内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7、WIFI模块8、扬声器9、距离传感器10以及计时器11,驱动组件、摄像头3、指纹模块4、控制按键5、数据存储模块7、WIFI模块8、扬声器9、距离传感器10以及计时器11均与控制器2电性相连。
[0022]通过摄像头3以及指纹模块4实现对身份信息的录入,同时通过控制按键5设定该门锁的密码,此时便于后续通过控制器2操控驱动组件,完成锁芯进入到锁壳1内,使身份认证后打开该智能门锁更加便捷,同时通过三组身份认证方式,实现了门锁打开更加便捷,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同时当门锁打开后,会使其通过内部的WIFI模块8将信息输送至收集终端,便于用户准确知道门锁打开情况,确保自己不在家时也可对家里情况进行了解并加以防范,随后若盗取者,不知道密码站在该智能门锁前,此时通过距离传感器10以及计时器11的配合工作,使其对长时间站立于门锁前却未能打开门锁的人进行检测,随后将信号输送至控制器2,使控制器2驱动扬声器9进行工作,发生警报声用于提醒周围居民或住户自身,确保对自身的安全进行防护,同时通过摄像头3的设置,从而可以对盗窃者进行拍摄,便于将拍摄的数据经由控制器2输送至数据存储模块7内进行备份,并通过WIFI模块8将数据信息输送至手机终端用于及时提醒住户,有效的提高住户的安全性,通过盗窃者不知道密码无法打开门锁以及知道密码进入房间内,均可将信号输送至用户的手机终端,实现了对
用户的及时精确报警处理,便于提高用户的安全性,使用户进行后续处理更加便捷。
[0023]防护清扫组件6包括开设于锁壳1外壁处的指纹采集舱61、固定于指纹采集舱61内壁处的固定杆62、套设于固定杆62表面的滑动块63以及弹簧64、与滑动块63固定相连且设置于锁壳1外部的盖板65以及固定于盖板65内表面的刷板66,当住户使用指纹解锁时,通过拉动盖板65,使盖板65带动滑动块63进行滑动,此时会使滑动块63在固定杆62表面进行滑动的同时对弹簧64进行挤压,随后使指纹采集舱61漏出,此时便可通过将指纹放置于指纹采集舱61表面的指纹模块4上,实现对指纹的识别工作,随后扭动把手,即可完成对门锁的打开工作,当指纹识别完毕后,通过用户脱离盖板65,此时在弹簧64自身的回弹力作用下,会使滑动块63带动盖板65进行复位,此时使得盖板65向上进行滑动,由于盖板65内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指纹模块4表面相抵触的刷板66,从而会使刷板66将指纹模块4表面的进行清洁,完成对指纹的清除工作,有效的避免指纹残留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包括锁壳(1)、设置于锁壳(1)内的控制器(2)、与驱动组件输出端相连接的锁芯、用于解锁的身份认证组件以及设置于锁壳(1)表面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认证组件由设置于锁壳(1)内的摄像头(3)、指纹模块(4)以及设置于锁壳(1)表面的控制按键(5)构成,所述锁壳(1)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将指纹模块(4)遮盖的防护清扫组件(6),所述锁壳(1)内设置有数据存储模块(7)、WIFI模块(8)、扬声器(9)、距离传感器(10)以及计时器(11),所述驱动组件、摄像头(3)、指纹模块(4)、控制按键(5)、数据存储模块(7)、WIFI模块(8)、扬声器(9)、距离传感器(10)以及计时器(11)均与控制器(2)电性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智能门锁的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清扫组件(6)包括开设于锁壳(1)外壁处的指纹采集舱(61)、固定于指纹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源,曾建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精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