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6576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9 2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锁梁、指纹槽、红外采集摄像头、盖帽、蜂网、压力传导膜、第一弹簧、流孔、密封盖、倒流孔、“U”型孔等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压力传导膜、微处理芯片、蜂网、蜂鸣器、红外采集摄像头等机构解决智能挂锁在锁梁上的缺点,解决锁梁被打开无法发出警报的问题,不仅能够在防盗的同时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通过设有的“U”型孔、限位圈、复位弹圈、推块、弧片、密封弹套、倒流孔、抽泵等机构使得锁梁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生锈,更加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0001]本技术涉及智能挂锁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技术介绍

[0002]挂锁,是锁具世界中最古老、最庞大的家族,可以说其它锁具都是从挂锁这门类中繁衍、派生而来的。挂锁的锁体上装有可以扣接的环状或“一”字形状的金属梗,即“锁梁”,使挂锁通过锁梁直接与锁体扣接成为封闭形锁具。
[0003]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科技的发展,智能挂锁也在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智能挂锁的锁体集成智能加密芯片,无需供电与通信布线,锁体内电子电路防水防尘设计,整体灌封,开锁权限由管理软件授权智能钥匙,当然毕竟的挂锁,肯定存在一定的缺点,其致命的缺点就是锁梁部分的问题,因为锁梁的材质一般混合钢铁材质,虽然硬度够不容易被打开,但是也可以通过钢锯锯开,锁梁容易被打开,这是锁体的加密芯片部分就没有任何用,这就无法保证人民的财产安全,且现有的智能挂锁虽然是将锁体进行智能化,但是锁梁在长时间的使用下容易生锈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一旦锁梁和锁体内部卡槽生锈,这就意味着挂锁的寿命结束了,影响了智能挂锁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挂锁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所述锁体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所述锁体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所述指纹槽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所述锁体远离指纹槽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所述锁体的顶部设有盖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所述电池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锁棒的顶部设有叶片,所述叶片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所述锁体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靠近偏心转轴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其中所述偏心转轴与锁定杠杆可接触。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其中所述锁条的转动与叶片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的内部叶片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和蜂鸣器,且所述微处理芯片和蜂鸣器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提供电源,所述锁梁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体的内部底部开设有流孔,所述流孔位于远离蜂鸣器的一端,所述锁体的外壁底部设有密封盖,且所述密封盖与流孔大小相匹配,所述锁体内部靠近流孔的一侧槽内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和锁梁的内部均开设有倒流孔,且所述第一弹簧的顶部与锁梁的一端底部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锁梁靠近锁定杠杆的一端开设有两个
弧形锁槽,所述锁梁靠近弧形锁槽的内部开设有“U”型孔,其中所述“U”型孔的一端孔径为0.1毫米,另一端靠近弧形锁槽的一端固定设有限位圈,所述锁梁内部的倒流孔部分与“U”型孔连通,所述“U”型孔下方设有抽泵,其中所述抽泵位于锁梁内部与倒流孔固定穿插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圈靠近弧形锁槽的一端固定设有复位弹圈,所述复位弹圈远离限位圈的一端固定设有推块,所述推块远离复位弹圈的一端固定设有弧片,其中所述弧片的弧度与弧形锁槽相同,所述弧片靠近推块的一侧设有密封弹套,且所述密封弹套远离弧片的一端与弧形锁槽固定连接,推块位于密封弹套内部。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装置通过设有的压力传导膜、微处理芯片、蜂网、蜂鸣器、红外采集摄像头等机构解决智能挂锁在锁梁上的缺点,当有压力传到锁梁上的时候,压力传导膜便会自动将信号传导至微处理芯片上,当压力到达一定时,蜂鸣器开始报警,同时微处理芯片会将信号传送到手机上同时红外采集摄像头通过信号传导将人像传送至绑定用户的手机上,解决锁梁被打开无法发出警报的问题,不仅能够在防盗的同时远程掌握现场情况,及时报警减小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同时通过设有的“U”型孔、限位圈、复位弹圈、推块、弧片、密封弹套、倒流孔、抽泵等机构使得锁梁在长期使用时不容易生锈,更加有利于智能挂锁的使用感,增加挂锁的使用寿命,降低智能挂锁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抽泵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的倒流孔部分局部放大图。
[0019]图中:
[0020]1、锁体;2、锁梁;3、指纹槽;4、红外采集摄像头;5、盖帽;6、蜂网;7、压力传导膜;8、第一弹簧;9、流孔;10、密封盖;11、倒流孔;12、“U”型孔;13、限位圈;14、复位弹圈;15、推块;16、弧片;17、密封弹套;18、抽泵;19、第二弹簧;20、锁定杠杆;21、偏心转轴;22、叶片;23、锁条;24、锁棒;25、电池;26、蜂鸣器;27、微处理芯片;28、弧形锁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2]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2,所述锁体1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3,所述指纹槽3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4,所述锁体1远离指纹槽3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6,所述锁体1的顶部设有盖帽5,所述锁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25,所述电池25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24,锁棒24的顶部设有叶片22,所述叶片22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21,所述锁体1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靠近偏心转轴21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20,其中所述偏心转轴21与锁定杠杆20可接触,所述锁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23,其中所述锁条23的转动与叶片22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1的内部叶片22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且所述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25提供电源,所述锁梁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7。
[0025]实施例二:
[0026]如图1

5所示,作为本技术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1),所述锁体(1)的顶部两端穿插设有锁梁(2),所述锁体(1)的正面底部嵌设有指纹槽(3),所述指纹槽(3)的一角顶部嵌设有红外采集摄像头(4),所述锁体(1)远离指纹槽(3)的一侧固定设有蜂网(6),所述锁体(1)的顶部设有盖帽(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底部固定设有电池(25),所述电池(25)的顶部中间转动设有锁棒(24),锁棒(24)的顶部设有叶片(22),所述叶片(22)的顶部设有偏心转轴(21),所述锁体(1)内壁顶部一侧固定设有第二弹簧(19),所述第二弹簧(19)靠近偏心转轴(21)的一端固定设有锁定杠杆(20),其中所述偏心转轴(21)与锁定杠杆(20)可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内部设有若干锁条(23),其中所述锁条(23)的转动与叶片(22)的移动相匹配,所述锁体(1)的内部叶片(22)的两侧分别设有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且所述微处理芯片(27)和蜂鸣器(26)之间为电性连接,由电池(25)提供电源,所述锁梁(2)的外部固定套设有压力传导膜(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远程报警智能挂锁,其特征在于,所述锁体(1)的内部底部开设有流孔(9),所述流孔(9)位于远离蜂鸣器(26)的一端,所述锁体(1)的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麦建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粤丰麦氏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