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及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6362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放线菌及应用,放线菌的分类命名是孔雀石刺链霉菌(Streptomycesmalachitospinus),保藏编号是CGMCCNO.22194,保藏日期是2021年4月16日。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的放线菌及应用。菌及应用。菌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放线菌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
,涉及一种放线菌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草莓是属于蔷薇科(Rosaceae)草莓属(Fragaria
×
ananassa Duch.)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果实为浆果,且口感好,味道佳。草莓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氨基酸、膳食纤维、维生素、果胶、苹果酸、柠檬酸等。草莓因其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广泛的经济价值,近年来在我国各地广泛种植,草莓产业发展蓬勃,种植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现在已发展成为了农民增收的一种重要途径。
[0003]炭疽病是世界范围内的植物主要病害之一,危害植物和农作物生长,极大地影响农产品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会造成植物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甚至导致植物死亡。炭疽病因其传播途径广、侵染周期长以及在茎叶越冬等特点而成为今年来农业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为农业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炭疽病的主要方式常采用培育抗病新种,加强田间管理、地表滴灌、合理种植等。但选育出的抗病品种较少,基础的田间管理措施也越来越难以防御已有病害。另外,化学农药的施用也是生产中常见的防治方法,有着见效快、施用方便等特点。但是,长期大量的使用农药不仅会增加膳食摄入风险,且易导致病原体产生抗药性,更甚扩散到大气和土壤中,使农药残留量超标,造成农田土壤污染,不利于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0004]草莓炭疽病由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spp.)侵染引起,在草莓的整个生育期都对其产生影响(Howard C M.1992.Anthracnose ofStrawberry Causedby the Colletotrichum Complex inFlorida.PlantDisease,76(10):976)。近年来,草莓炭疽病已成为连作地草莓的主要病害,对草莓生产构成威胁(陈官菊,厉晓腊,金轶伟,柴一秋,刘又高,党向利.2010.草莓炭疽病的发生危害和药剂防治.浙江农业科学,(06):1344

1346)。草莓炭疽病菌属高温高湿型,在草莓苗期极易发生,对草莓生产造成巨大威胁。草莓的营养繁殖使得炭疽病病原菌可通过菌丝潜伏在植株体内,经过草莓育苗移栽等过程不断传播累积,造成严重危害。大部分地区的果农采用化学药剂防治草莓炭疽病,但该方法极易造成药剂残留(班思凡,李春梅,贺青华,等.设施栽培草莓中农药残留膳食风险评估[J].食品工业科技,2020,41(03):212

220)。浆果果皮较薄,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赵玲,滕应,骆永明.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J].土壤,2017,49(03):417

427),损失草莓果实的商品价值。除此之外,长期大量的喷施农药,会影响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草莓的抗药性。生防放线菌 (Actinomycetes)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种类繁多,是一类非常具有生防潜力的微生物资源 (靳鹏飞.解淀粉芽孢杆菌HAB

2抑菌化合物分离鉴定及关键基因调控机制研究[D].海南大学,2016)。利用拮抗菌对植物病害进行防治,绿色环保,也已成为防治草莓病害的首选措施。遵从科学发展观,发展绿色农业,生物防治植物病害前景广阔。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有效防治草莓炭疽病的放线菌及应用。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的分类命名是孔雀石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malachitospinus),保藏编号是CGMCC NO.22194,保藏日期是2021年4月16日。保藏单位名称是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0008]上述放线菌是从青海高原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
[0009]上述放线菌是孔雀石刺链霉菌8#。
[0010]如前所述的放线菌在防治植物病害时的应用。
[0011]如前所述的放线菌在防治炭疽病时的应用。
[0012]如前所述的放线菌在防治草莓炭疽病时的应用。
[0013]如前所述的放线菌在抑制土壤中有害微生物生长的时的应用。
[0014]如前所述的放线菌在抑制胶孢炭疽菌时的应用。
[0015]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线菌及应用,该放线菌从青海高原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经该菌株的 16S rRNA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后显示,该菌株与孔雀石刺链霉菌 (Streptomyces malachitospinus)聚在一个分支上,8#菌株与孔雀石刺链霉菌亲缘关系较近,属孔雀石刺链霉菌。该菌株可显著抑制炭疽病病原菌,尤其是抑制胶孢炭疽菌的生长,其抑菌透明圈直径可达29.5mm,抑菌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血球计数板法得到的光学显微镜下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孢子图;
[0018]图2是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在培养皿中的菌落图;
[0019]图3是草莓炭疽病病原菌在培养皿中的单个菌落图;
[0020]图4(a)是灌根法接种病原菌后的草莓植株盆栽试验对比图;
[0021]图4(b)是琼脂块法接种病原菌后的草莓植株盆栽试验对比图;
[0022]图4(c)是琼脂块法接种法在接种病原菌10d后的草莓茎的对比图;
[0023]图4(d)是琼脂块法接种法在接种病原菌10d后的草莓叶片的对比图;
[0024]图5是8#放线菌拮抗效果图;
[0025]图6是8#菌落形态图;
[0026]图7是8#菌株16S rRNA扩增产物凝胶电泳检测图;
[0027]图8是8#菌株的扫描电镜图;
[0028]图9是基于8#菌株16S rR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
[0029]图10是盆栽试验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对比图;
[0030]图11是草莓幼苗根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对比图;
[0031]图12是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根鲜重对比图;
[0032]图13是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根干重对比图;
[0033]图14是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根长对比图;
[0034]图15是在接种8#菌株的处理与对照组CK的炭疽病斑的草莓叶片面积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1、整体情况
[0036]本试验自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草莓园采集草莓炭疽病感病植株样品,从中分离病原菌,再回接至植株,通过科赫氏法则验证后,进行形态学鉴定,明确该草莓炭疽病病原菌种类。从来自高寒地区(青海高原)的供试放线菌中筛选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并对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选用筛选出具有良好拮抗作用的菌株进行盆栽实验,观察分析该菌种的生物防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的分类命名是孔雀石刺链霉菌(Streptomyces malachitospinus),保藏编号是CGMCC NO.22194,保藏日期是2021年4月16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是从青海高原的土壤中分离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线菌,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线菌是孔雀石刺链霉菌8#。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俏李进张梅琳肖莉来航线薛泉宏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