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16362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包括如下成分:可变色液0.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口腔粘接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口内修复或正畸治疗时,为了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除选用粘接剂外,对牙体表面的预处理也非常重要。最常用的预处理是酸蚀处理,目前酸蚀处理技术主要分为全酸蚀和自酸蚀两种。牙科用磷酸酸蚀剂属于全酸蚀处理剂。
[0003]牙齿主要包括牙釉质、牙本质、牙髓和牙骨质四部分。其中牙釉质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矿物质,占质量分数为97%左右,其余为2%的水和1%的微量有机质。牙本质的物质组成主要是由70%的无机矿物质、18%的蛋白质、10%的水和1.5%的微量有机质组成。其中无机矿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羟基磷灰石。
[0004]在牙体预备时,由于车针的高速切割和挤压,牙釉质和牙本质表面易形成1

8μm厚的玷污层,不利于粘接。采用牙科用磷酸酸蚀剂对牙釉质表面进行酸蚀处理,可以清除牙釉质表面的涎液沉积物、菌斑及其他附着物,并且使表面的羟基磷灰石不均匀的脱矿,形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表面结构。这种结构不但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成分:可变色液0.01

10wt.%、85%磷酸20

50wt.%、增稠剂1

10wt.%和水余量;其中,所述可变色液的组成为:饱和维生素C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1

30wt.%过氧化物;其中,所述过氧化物选自双氧水、过氧化钠、过氧化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明胶中的至少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各成分:可变色液1

5wt.%、85%磷酸20

50wt.%、增稠剂1

10wt.%和水余量;其中,所述可变色液的组成为:饱和维生素C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5

15wt.%过氧化物。3.可变色磷酸酸蚀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配制维生素C溶液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将维生素C溶液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与过氧化物混合,混匀后的溶液在0

30℃下真空搅拌10

60分钟,得到可变色液;B、将可变色液、85%磷酸、增稠剂和水混合搅拌,得到凝胶状的可变色磷酸酸蚀剂;其中,所述过氧化物选自双氧水、过氧化钠、过氧化脲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增稠剂选自气相二氧化硅、黄原胶、聚乙烯吡咯烷酮、甲基纤维素、明胶中的至少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维生素C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与去离子水混合,配制饱和维生素C溶液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2)将步骤(1)所得维生素C溶液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溶液于0

30℃下静置24

72小时;(3)在每100mL步骤(2)所得溶液中加入1

30g过氧化物;(4)将步骤(3)所得溶液置于0

30℃真空环境中搅拌10

60分钟后过滤,所得溶液即为可变色液;(5)将步骤(4)的可变色液与85%磷酸、增稠剂和水经过双行星搅拌,得到凝胶状的可变色磷酸酸蚀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维生素C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与去离子水混合,配制饱和维生素C溶液或维生素C磷酸酯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飞仇越秀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爱尔创口腔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