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现村镇建筑减隔震的基础连接构造及作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村镇装配式建筑抗震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实现村镇低层建筑减隔震及自复位的基础与基础梁连接构造。
技术背景
[0002]装配式建筑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较小、耗材较少、产生的建筑废料较少、建筑质量较好、劳动力需求少等优点。
[0003]村镇建筑的抗震一直以来处于空白阶段,传统的村镇建筑大都未经过抗震设计,抗震能力较差,特别是土房瓦房等,抗震能力近乎于无。由于村镇建筑的抗震能力不足,建国以来的大规模地震都在农村地区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村镇建筑的抗震研究是应时所需,亟待完成的工作。
[0004]村镇装配式建筑抗震设计近年来已经有一些研究人员展开了相关的研究。隔震支座作为一种常用的抗震措施,因其结构简单施工便捷而在建筑抗震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隔震支座的基本原理是将建筑物上层与基础隔断开来,实现上部建筑与下部基础的软连接,用柔性的隔震支座消耗掉地震的能量。隔震支座种类繁多,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建筑所处的环境以及抗震要求而灵活选用。在实际工程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现村镇建筑减隔震的基础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基础上部的基础梁、基础与基础梁之间的断面、断面上的凹凸限位槽、断面及限位槽处的滑动型隔震支座、限位槽处的橡胶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村镇建筑减隔震的基础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与上部建筑构件在预制构件厂内制作完成,其中基础与基础梁连接处断开。基础与基础梁断开使得向上传递的地震能量大幅减少,上部建筑的抗震能力得到提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村镇建筑减隔震的基础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础与基础梁之间的断面上设置有凹凸限位槽。上部基础梁内凹,下部的基础向上凸起。凹凸的限位槽限制水平位移,连接处不再设置锚固措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实现村镇建筑减隔震的基础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震支座采用滑动型隔震支座,由上下两片相接触的钢板构成。隔震支座的钢板预先切割好并打磨光滑,使用粘结剂粘贴在凹凸限位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宏元,于松民,王小娟,吴洁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