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965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盆底气腔设置于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下部,盆底气腔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连接;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腹部气腔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和腿部气腔;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均与臀部气腔连接;所述腿部气腔与下髋部气腔和盆底气腔分别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腿部气腔、盆底气腔、髋部气腔、腹部气腔和臀部气腔依次进行充气后集中放气,循环上述动作达到促进骨盆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肌肉和修复腹部、臀部曲线等功能。线等功能。线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女性或多或少骨盆变形的问题,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外伤引起:当单腿站立负重突然滑跌或跌倒时单侧臀部着地、外部施力直接作用于耻骨联合部以及局部挫伤等情况下,都可致使耻骨联合部的距离增宽加大或上下错动等临床症状。2、生活中的一些不良习惯:例如长时间习惯性跷二郎腿、长期穿高跟鞋、紧身衣等。3、女性在妊娠晚期耻骨联合部的水分增加,分娩过程中因产力和重力的作用,耻骨也有轻度移位,使骨盆容积增加;同时女性在分娩后,其内分泌改变会导致骨盆变宽、盆底肌松弛,盆骨疼痛等问题。图1所示,女性产后盆底肌会出现松弛,耻骨之间的缝隙变得极大,组成骨盆的所有骨骼都呈现出打开的状态,骨盆呈现出外扩的状态,产后骨盆增加了两处间隙(右图中黑色区域部分):1.髋骨与骶骨之间的三角形间隙;2.髋骨上的耻骨之间形成了很大的间隙,处于耻骨分离状态,也就是常说的耻骨分离症。
[0003]间歇式贯序加压治疗(IPC)是指通过对患者肢体施加周期性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回流,从而缓解由肢体静脉血栓和下肢动脉缺血引起的水肿、疼痛、酸胀、肢体沉重感、间歇性跛行等临床症状。基于间歇式贯序加压治疗方法,可有效对盆骨周围组织和骨骼施加周期性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液回流,缓解耻骨分离症状。空气波压力治疗仪,主要通过对套筒中的气囊反复充放气,使套筒形成了对患者的肢体和组织的循环压力,进而起到促进患者的肢体血液和淋巴流动及改善微循环的作用,加强肢体组织液回流。不仅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预防肢体水肿,还能够间接或直接治疗与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关的诸多疾病。但是,现有的用于妇科盆骨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髋部仅有一个气腔,不能够针对女性生理结构进行有针对的施压,治疗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够针对女性生理结构进行有针对的施压,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
[0007]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所述盆底气腔设置于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下部,盆底气腔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均连接;
[0008]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
[0009]所述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和腿部气腔均为两个;腹部气腔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和腿部气腔;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均与臀部气腔连接;
所述腿部气腔与下髋部气腔和盆底气腔分别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腿部气腔、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形成“短裤”形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上髋部气腔与下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髋部气腔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下髋部气腔与腿部气腔、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0012]进一步地,所述腹部气腔包括下腹部气腔和上腹部气腔,所述下腹部气腔设置于上腹部气腔下部,所述下腹部气腔与盆底气腔和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上腹部气腔与髋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0013]进一步地,所述臀部气腔包括上臀部气腔、中臀部气腔和下臀部气腔,所述上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中臀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中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下臀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下臀部气腔与髋部气腔、盆底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00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通过对腿部气腔、盆底气腔、上髋部气腔、下髋部气腔、腹部气腔和臀部气腔依次进行充气后保持压力一段时间后全部放气,循环上述动作达到对患者腿部到患者腹部及臀部进行均匀有序的挤压,促进骨盆恢复、促进血液循环、按摩肌肉和修复腹部、臀部曲线等功能。同时对于水肿、血液循环障碍等病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将髋部气腔分割成上髋部气腔和下髋部气腔,针对性对患者的髋部部位和股骨关节部位两个不同的受力点分别挤压,受压部位更加精准,受力合理,实现对髋部二次挤压进一步促进骨盆恢复的功能,达到在同样的治疗时间内增加治疗效率,提高治疗效果的作用。
[0017]本技术通过将腹部气腔分成上腹部气腔和下腹部气腔,通过腹部二次加压,对腹部进行脂肪塑形并修复腹部曲线。通过将臀部气腔分成上臀部气腔、中臀部气腔和下臀部气腔,对臀部多次加压,便于对臀部进行脂肪塑形并修复臀部曲线。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正常骨盆与产后骨盆的对比图(左侧图为正常骨盆结构图,右侧图为产后骨盆结构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使用状态时套筒本体与人体骨骼对应位置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2]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的使用状态时套筒本体与人体骨骼对应位置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3]附图中标号为:1为腿部气腔,2为盆底气腔,3为下髋部气腔,4为上髋部气腔,5为下腹部气腔,6为上腹部气腔,7为下臀部气腔,8为中臀部气腔,9为上臀部气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5]如图2~5所示,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1、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所述腿部气腔1、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形成“短裤”形结构;具体的,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所述盆底气腔2设置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下部且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设置;所述髋部气腔分别设置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两侧,髋部气腔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所述腿部气腔1为两个,两个腿部气腔1分别设置于髋部气腔下部,腿部气腔1与髋部气腔、盆底气腔2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0026]为优化产品结构,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所述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均为两个,所述上髋部气腔4与下髋部气腔3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两个上髋部气腔4与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分别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两个下髋部气腔3与腿部气腔1、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
[0027]为进一步地优化产品结构,所述腹部气腔包括下腹部气腔5和上腹部气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妇科骨盆的空气波压力治疗仪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本体包括腿部气腔(1)、髋部气腔、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所述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相对设置,所述盆底气腔(2)设置于臀部气腔与腹部气腔下部,盆底气腔(2)与臀部气腔、腹部气腔均连接;所述髋部气腔包括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所述上髋部气腔(4)、下髋部气腔(3)和腿部气腔(1)均为两个;腹部气腔两侧由上至下依次连接有上髋部气腔(4)、下髋部气腔(3)和腿部气腔(1);上髋部气腔(4)和下髋部气腔(3)均与臀部气腔连接;所述腿部气腔(1)与下髋部气腔(3)和盆底气腔(2)分别连接;所述腿部气腔(1)、上髋部气腔(4)、下髋部气腔(3)、腹部气腔、臀部气腔和盆底气腔(2)通过热压相互独立且相连形成“短裤”形结构;所述上髋部气腔(4)与下髋部气腔(3)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强李玉岭康子良朱勇超宋忠兴牛栓柱高丙南刘砚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优德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