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5356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包括主框架及安装于主框架上的自清洁拦污机构,自清洁拦污机构包括静格栅板组件、动格栅板组件以及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挡板、转轴、从动轴、法兰盘及阻尼缓冲杆,驱动马达能够通过转轴带动从转轴旋转,从动轴旋转至挡板的接触面时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动格栅板组件产生水平向后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动格栅板通过阻尼缓冲杆相对于静格栅板作往复运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静格栅板组件采用交错式配合,通过往复运动能够清理间隙的垃圾,配合进水廊道中的冲洗水流,能够达到较好的自清洗的效果,针对栅板的位置关系的设计使得垃圾不具备堵塞的形态,能够更大程度减少垃圾堵塞的可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

技术介绍

[0002]通常市面上的平板格栅用于水利和排水中时容易产生垃圾堵塞,进而市面上也开发了一款毛刷往复运动刷走堵塞的垃圾,如申请号为CN201911048478.6 公开的一种水力平板细格栅防堵塞装置,这样的方式清理效率不高,卡堵在格栅间隙稍顽固一点的淤积物不容易被刷掉,并且在毛刷运动过程中,因为垃圾的受力方向与需要运动的方向是垂直的,随着毛刷行程的越长垃圾会在格栅间隙堆积,越积越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更大程度减少垃圾堵塞的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
[0004]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包括主框架及安装于主框架上的自清洁拦污机构,所述自清洁拦污机构包括静格栅板组件、与静格栅板组件对应设置的动格栅板组件、以及驱动动格栅板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
[0005]所述静格栅板组件安装于主框架一侧,静格栅板组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静格栅板,各静格栅板之间形成能够供水通过的水流通道;
[0006]所述动格栅板组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一一嵌入水流通道内的动格栅板,动格栅板与静格栅板形成交错式结构;
[0007]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挡板、转轴、从动轴、法兰盘及阻尼缓冲杆,所述挡板与动格栅板组件相固定,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主框架上并与转轴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法兰盘与转轴连接并与转轴相平行,且从动轴对应设置在挡板一侧,所述阻尼缓冲杆与动格栅板连接,驱动马达能够通过转轴带动从转轴旋转,从动轴旋转至挡板的接触面时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动格栅板组件产生水平向后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动格栅板通过阻尼缓冲杆相对于静格栅板作往复运动。
[0008]为了进一步保证自清洁效果,本技术设计了特殊的静格栅板组件及动格栅板组件;所述静格栅板组件包括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条状静格栅板,条状静格栅板两端分别与主框架相固定;所述动格栅板组件包括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条状动格栅板以及连接各条状动格栅板的固定板。
[0009]为了避免动格栅板及静格栅板发生撞击,所述动格栅板在作水平轴向往复运动时,振幅不大于静格栅板的宽度以及动格栅板、静格栅板的宽度差。
[0010]为了保证整个动格栅板组件往复运动时的稳定性,所述阻尼缓冲杆具有多个,均布在动格栅板组件四周,阻尼缓冲杆通过连接板与动格栅板连接。
[0011]为了定位挡板,所述挡板顶端一体成型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搭接在主框架顶端。
[0012]为了避免往复运动时支撑板与主框架发生刚性摩擦,所述主框架顶端固定有用于
搭接支撑板的聚四氟乙烯垫板。
[0013]为了便于安装,本技术将主框架设计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
[0014]为了定位转轴,所述主框架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转轴的支座。
[0015]为了便于安装驱动马达,所述驱动马达通过支架固定在主框架顶端。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了特殊的自清洁拦污机构,动、静格栅板组件采用交错式配合,通过往复运动能够清理间隙的垃圾,配合进水廊道中的冲洗水流,能够达到较好的自清洗的效果,针对栅板的位置关系的设计使得垃圾不具备堵塞的形态,能够更大程度减少垃圾堵塞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的另一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动格栅板与静格栅板的交错式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动格栅板、静格栅板与垃圾接触形态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被本领域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技术。
[0023]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包括主框架1及安装于主框架1上的自清洁拦污机构。
[0024]所述主框架1为矩形立体框架结构,即包括呈矩形的前框架、后框架及连接于前框架、后框架之间的多个横梁。
[0025]所述自清洁拦污机构包括静格栅板组件、与静格栅板组件对应设置的动格栅板组件、以及驱动动格栅板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
[0026]所述静格栅板组件安装于主框架1的前框架处,静格栅板组件由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条状静格栅板9组成矩形结构,条状静格栅板9两端分别与主框架1 的两侧相固定,各静格栅板9之间形成能够供水通过的水流通道。
[0027]所述动格栅板组件由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条状动格栅板10以及连接各条状动格栅板10的固定板11组成,动格栅板10一一嵌入水流通道内,即动格栅板10 与静格栅板9之间形成依次堆叠的交错式结构。
[0028]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2、挡板4、转轴5、从动轴6、法兰盘7及阻尼缓冲杆12,所述挡板4为矩形结构,其设置在动格栅板组件中部位置,挡板 4与各动格栅板10相固定,挡板4顶端一体成型有向内翻折的支撑板,主框架 1顶端固定有用于搭接支撑板的聚四氟乙烯垫板13,所述驱动马达2通过支架3 固定在主框架1顶端的中部位置,驱动马达2与转轴5相连接,所述从动轴6 顶端和底端分别通过两法兰盘7与转轴5连接,从动轴6与转轴5相平
行,主框架1顶端和底端分别固定有用于支撑转轴5的支座8,所述阻尼缓冲杆12具有多个,均布在动格栅板组件四周,阻尼缓冲杆12的伸缩端通过连接板14与动格栅板9相固定。
[0029]如图3所示的动格栅板10与静格栅板9的交错式结构,本技术是利用格栅的往复运动产生不大于格栅条本身屈服强度的剪切力,动格栅板10在作水平轴向往复运动时,振幅不大于静格栅板9的宽度以及动格栅板10的宽度差,即动格栅板10不会运动到静格栅板9末端,因水流方向是静格栅板9迎水面,因此垃圾通常和格栅的接触形态如图4所示,颗粒型(块型)垃圾15、条状(纤维型)垃圾16均粘附在静格栅板9的迎水面,动格栅板10通过往复运动可以垃圾清理。
[0030]本技术使用时如图5所示,进水箱涵中的水流通过格栅过滤后进入下游段,动格栅板进行水平往复运动,具体控制方式可以根据液位检测来水情况进行信号反馈控制也可进行手动控制,拦截下的垃圾通过箱涵中的原有水流冲洗后进行集中处理,也可设置加压泵进行配合冲洗;动格栅板做剪切运动时对垃圾产生反向的正推力,运动振幅不大于动、静格栅的宽度差,因此该结构形式可促使纤维型垃圾不易形成死结发生堵塞。
[0031]另外,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包括主框架及安装于主框架上的自清洁拦污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清洁拦污机构包括静格栅板组件、与静格栅板组件对应设置的动格栅板组件、以及驱动动格栅板组件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静格栅板组件安装于主框架一侧,静格栅板组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静格栅板,各静格栅板之间形成能够供水通过的水流通道;所述动格栅板组件上均匀分布有多个一一嵌入水流通道内的动格栅板,动格栅板与静格栅板形成交错式结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马达、挡板、转轴、从动轴、法兰盘及阻尼缓冲杆,所述挡板与动格栅板组件相固定,所述驱动马达固定在主框架上并与转轴连接,所述从动轴通过法兰盘与转轴连接并与转轴相平行,且从动轴对应设置在挡板一侧,所述阻尼缓冲杆与动格栅板连接,驱动马达能够通过转轴带动从转轴旋转,从动轴旋转至挡板的接触面时产生相互作用力,使动格栅板组件产生水平向后的运动趋势,从而使动格栅板通过阻尼缓冲杆相对于静格栅板作往复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清洁平板拦污格栅,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格栅板组件包括多个相平行设置的条状静格栅板,条状静格栅板两端分别与主框架相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伟田冬
申请(专利权)人:舒朋士环境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