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51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该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固定端,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承载端,通风风道内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使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利用该变径结构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形成强制风的效果,增加风在炉排块的出风口出去后的穿透力,能更好起到对炉排块的冷却作用和垃圾的燃烧的助燃作用,减少结焦现象,从而达到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0001]本技术涉及焚烧炉
,特别涉及一种炉排块、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经济建设的持续发展和市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每天源源不断大量产生的城市生活垃圾,部分生活垃圾采用焚烧的方式进行处理,由于垃圾处理量增加且成分复杂,焚烧炉的焚烧效果不佳,存在一定的燃烧不充分或者不彻底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炉排块,以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
[0004]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炉排块的炉排结构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所述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固定端,所述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承载端,所述通风风道内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使所述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炉排块包括炉排块主体、风道壁以及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设置有开口凹槽,两块所述风道壁沿所述炉排块主体的长度方向对称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遮板设置于两块所述风道壁远离所述炉排块主体的一端,所述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围成所述通风风道。
[0008]优选地,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连接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遮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以构成所述变径结构。
[0009]优选地,所述风道壁在靠近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另一块所述风道壁的方向凸出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道壁的其他部分之间圆滑过渡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遮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且所述遮板覆盖的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不超过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的一半。
[0011]一种炉排结构,包括:
[0012]炉排箱体框架;
[0013]多排静炉排以及多排动炉排,各排所述静炉排与各排所述动炉排交替间隔排排叠搭以阶梯方式设置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每排所述静炉排以及每排所述动炉排均由多个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块沿并排布置而成;
[0014]驱动各排所述静炉排相对于所述动炉排滑移的驱动装置。
[0015]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器、传动转轴、曲柄、驱动杆、驱动框架、斜面滑块
以及导向轮机构,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转轴连接以驱动所述传动转轴转动,所述曲柄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所述驱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曲柄的摆动端以及所述驱动框架可转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导向轮机构沿所述驱动框架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驱动框架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斜面滑块,各所述斜面滑块的斜面分别与各所述导向轮机构的转动导轮接触配合。
[0016]优选地,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外壁围绕所述驱动杆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的配合处设置有密封装置。
[0017]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活塞缸以及传动凸轮,所述传动凸轮设置于所述传动转轴且所述传动凸轮的小端与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可转动连接。
[0018]一种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包括推料器、落渣井以及多个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结构,各所述炉排结构成高度逐渐下降的阶梯状结构,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通过柔性膨胀结构连接,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入料段与所述推料器连接且位于最高处的所述炉排结构处于所述推料器的出料口的下方,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与所述落渣井连接且所述落渣井处于位于最低处的所述炉排结构的出料端的下方。
[0019]优选地,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温隔热的落差墙,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中位于高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推动物料翻过所述落差墙落入相邻两个所述炉排结构中位于低处的一个所述炉排结构。
[0020]优选地,每个所述炉排结构下方均设置有渣斗。
[0021]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中公开了一种炉排块,该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固定端,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炉排块的承载端,通风风道内在靠近出风口处设置有使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利用该变径结构可以形成文丘里效应,形成强制风的效果,增加风在炉排块的出风口出去后的穿透力,能更好起到对炉排块的冷却作用和垃圾的燃烧的助燃作用,减少结焦现象,从而达到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的目的。
[0022]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该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由于上述炉排块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则包括该炉排块的炉排结构以及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理应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仰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块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主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左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各炉排排列结构主视图;
[002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各炉排排列结构俯视图;
[003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炉排结构的驱动装置的局部俯视图;
[0032]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的主视图;
[003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驱动台阶式焚烧炉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其中:
[0035]1为炉排块;101为固定端;102为承载端;103为炉排块主体;104为通风风道;105为风道壁;106为遮板;107为挡板;108为圆弧段;109为进风口;110为出风口;1a为静炉排;1b为动炉排;2为炉排箱体框架;3为驱动装置;301为活塞缸;302为传动转轴;303为曲柄;304为驱动杆;305为驱动框架;306为斜面滑块;307为导向轮机构;308为传动凸轮;4为密封装置;5为驱动梁;6为推料器;7为落渣井;8为渣斗;9为落差墙;10为柔性膨胀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36]本技术的核心之一是提供一种炉排块,该炉排块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改善具有该炉排块的焚烧炉的焚烧效果。
[0037]本技术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炉排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炉排块,包括用于固定炉排块的固定端以及用于承载物料的承载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块内设置有通风风道,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固定端,所述通风风道的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炉排块的承载端,所述通风风道内在靠近所述出风口处设置有使所述通风风道的通流截面积缩小的变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排块包括炉排块主体、风道壁以及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设置有开口凹槽,两块所述风道壁沿所述炉排块主体的长度方向对称且间隔地设置于所述开口凹槽内,所述遮板设置于两块所述风道壁远离所述炉排块主体的一端,所述遮板、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围成所述通风风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道内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炉排块主体以及两块所述风道壁连接且所述挡板与所述遮板之间设置有通风间隙以构成所述变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壁在靠近所述通风风道的进风口的位置设置有向远离另一块所述风道壁的方向凸出的圆弧段,所述圆弧段与所述风道壁的其他部分之间圆滑过渡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排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板部分覆盖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且所述遮板覆盖的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不超过所述风道壁的圆弧段的长度的一半。6.一种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炉排箱体框架;多排静炉排以及多排动炉排,各排所述静炉排与各排所述动炉排交替间隔排排叠搭以阶梯方式设置于所述炉排箱体框架,每排所述静炉排以及每排所述动炉排均由多个如权利要求1

5任意一项所述的炉排块沿并排布置而成;驱动各排所述静炉排相对于所述动炉排滑移的驱动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炉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吉生陈宇翔於志华傅崇振黄浩哲苏文浩朱海洋刘超王高尚何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恒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