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473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1
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由无纺布层、弹性纤维层与无纺布层堆叠而成,所述弹性纤维层由并列间隔地设置在2个无纺布层之间的若干条弹性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与弹性纤维层之间在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弹性纤维的由点状压纹线隔开的弹性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现有的限定弹性方向无纺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在纵向弹性方向的强度性能,在横向非弹性方向强度提升,制作难度较低,成本低廉,耐用可靠,适用于纸尿裤、卫生巾、经期裤、医疗用品、服装、鞋材、产品包装等众多领域。产品包装等众多领域。产品包装等众多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
,尤其是涉及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是一种加工周期较短且使用效果较好的高分子面料,应用范围广泛,为了增加其使用时候的弹性性能,已存在添加弹性膜作为内芯的弹性无纺布产品,但由于弹性膜的弹性形变方向具有沿平面万向的特性,横向纵向都能任意形变,导致其弹性形变的可控度较低;并且,万向也意味着不定的形状直接带来的强度下降的问题;此外,弹性膜为基底的弹性无纺布,在使用的时候,存在透气性很差导致穿戴时候的体验不佳的问题。有鉴于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弹性无纺布结构来改变这一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以及满足了实际需求,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所示:
[0004]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沿长度方向由3层的层结构堆叠、点压而成,所述层结构分别为无纺布层、弹性纤维层与无纺布层,所述弹性纤维层由沿长度方向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在2个无纺布层之间的若干条弹性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与弹性纤维层之间在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弹性纤维的弹性空间,且任意两个弹性空间之间以压点构成的点状压纹线隔开。
[0005]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纤维间的距离为1

5mm。
[0006]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点状压纹线按其压点的紧密度的区别至少存在2种不同规格。
[0007]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点状压纹线按压点的紧密度区分,包括紧密点状压纹线与非紧密点状压纹线,所述紧密点状压纹线与非紧密点状压纹线交替等间距排列。
[0008]本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点状压纹线按压点紧密度区分,包括紧密点状压纹线、普通点状压纹线与浅点状压纹线,任意2条邻近的紧密点状压纹线之间设有至少2条普通点状压纹线与1条浅点状压纹线,任意2条普通点状压纹线之间设有1条浅点状压纹线。
[0009]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现有的限定弹性方向无纺布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提高在纵向弹性方向的弹性性能,强化了横向非弹性方向的强度性能,使得弹性无纺布本身能兼顾弹性以及耐拉伸两种不同的性能指标,同时由于作为内芯的弹性纤维间存在间隙,因此对无纺布整体的透气性能影响较低,提升了使用的舒适度,且整体制作难度较低,成本低廉,耐用可靠,适用于纸尿裤、卫生巾、经期裤、医疗用品、服装、鞋材、产品包装等众多领域。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的LD方向截面示意图。
[0012]图3为点状压纹线4的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3]图4为点状压纹线4的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0014]其中:无纺布层1、弹性纤维层2、弹性纤维20、弹性空间3、点状压纹线4、压点40、紧密点状压纹线400、非紧密点状压纹线401、普通点状压纹线402、浅点状压纹线403。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与相关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如下的实施例中,并且本技术涉及本
的相关必要部件,应当视为本
内的公知技术,是本
所属的技术人员所能知道并掌握的。
[0016]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沿长度方向LD由3层的层结构堆叠、点压而成,所述层结构分别为无纺布层1、弹性纤维层2与无纺布层1,所述弹性纤维层2由沿长度方向LD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在2个无纺布层1之间的若干条弹性纤维20组成,所述无纺布层1与弹性纤维层2之间在宽度方向WD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弹性纤维20的弹性空间3,且任意两个弹性空间3之间以压点40构成的点状压纹线4隔开。
[0017]本技术中,长度方向即LD方向为无纺布的纵向方向,沿LD方向并列设有的作为内芯的若干条弹性纤维20组合而成的弹性纤维层2,从而令无纺布整体具备了纵向弹性性能,而无纺布层1之间凸起的弹性空间3,则令无纺布整体在纵向弹性方向上具备以弹性空间3为基础的弹性形变裕度;在WD方向即宽度方向上,由于不具备弹性形变的能力,没有基于WD方向行的弹性空间3提供形变裕度,又有由点状压纹线4中的压点40起到的紧固点作为强化结构,使得在横向非弹性方向也就是WD方向的强度性能也得到了保证。
[0018]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弹性膜无纺布结构,本技术更加注重纵向方向的弹性能力,在横向方向则注重的是强度能力,其弹性形变的方向变得可控,让本技术能够在不同场合的合适位置发挥优于现有技术的使用性能。
[0019]同时,由于无纺布层1之间的弹性纤维层2由相互独立的弹性纤维20间隔而设,使得作为内芯的弹性纤维层2对无纺布层1之间的空气流通影响较小,令本技术整体具备了弹性膜无纺布所不具备的较佳的透气性能,因此如果作为医疗用品或者贴身衣物来说,可以有效提升使用时候的舒适度。
[0020]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弹性纤维20间的距离为1

5mm,任意2条弹性纤维20之间设有至少1mm的间距,可以让弹性纤维20在成型的时候具有最低限度的余量让两者不会发生交错或者粘连,以免破坏无纺布的横向非弹性强度指标,而5mm的间距则可以确保无纺布整体的质量不至于因弹性纤维20的密度过小而产生不合格品的情况,一般取2mm、3mm为较优的间距值。
[0021]结合图3和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点状压纹线4按其压点40的紧密度的区别至少存在2种不同规格,在至少2种不同压点40紧密度的情况下,点状压纹线4在极限拉力以下具备了梯度的弹性形变能力,也就是说,压点40紧密度较低的点状压纹线4会让相邻的弹性空间3融合为更大的弹性空间3,虽然这个过程不可逆,但会提升纵向弹性形变的能力,
让无纺布在使用的时候具备一定的可调性与缓冲度。
[0022]参照图3所示,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点状压纹线4按压点40的紧密度区分,包括紧密点状压纹线400与非紧密点状压纹线401,所述紧密点状压纹线400与非紧密点状压纹线401交替等间距排列,在这种设置情况下,无纺布本身具备了2个档位的弹性形变空间,在LD方向的形变拉力小于非紧密点状压纹线401的脱离极限时,整体的形变为第1档的范围,当该档形变范围不能满足使用需求时,则非紧密点状压纹线401发生脱离,弹性空间3变大,无纺布不可逆地变化为第2档的范围,从而拥有更大的弹性形变能力。
[0023]参照图4所示,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点状压纹线4按压点40的紧密度区分,包括紧密点状压纹线400、普通点状压纹线402与浅点状压纹线403,与上一实施例不同的地方在于,该实施例下,无纺布具备了不少于2档的弹性形变能力,且弹性形变的变化区间可任意选择,仅需要保证任意2条邻近的紧密点状压纹线400之间设有至少2条普通点状压纹线402与1条浅点状压纹线403,任意2条普通点状压纹线402之间设有1条浅点状压纹线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沿长度方向由3层的层结构堆叠、点压而成,所述层结构分别为无纺布层、弹性纤维层与无纺布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层由沿长度方向并列且间隔地设置在2个无纺布层之间的若干条弹性纤维组成,所述无纺布层与弹性纤维层之间在宽度方向设有若干个垂直于弹性纤维的弹性空间,且任意两个弹性空间之间以压点构成的点状压纹线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纤维间的距离为1

5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弹性纤维内芯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福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强的卫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