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454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体,非织造布基体的内侧设置有抗褶皱层,抗褶皱层呈蜂窝状且由锰钢材料制成,抗褶皱层的内侧设置有抗压层,抗压层的内侧设有抗菌层,抗菌层的内侧设置有药棉吸水层,药棉吸水层的内侧设置有保暖层,保暖层的内侧设有汉麻纤维层,非织造布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的外侧设有阻燃层,汉麻纤维层上设有若干透气孔,透气孔贯穿汉麻纤维层、保暖层和药棉吸水层,药棉吸水层中设有若干毛细纤维,毛细纤维贯穿抗菌层、抗压层、抗褶皱层、非织造布基体、防水层和阻燃层,毛细纤维表面设置有沟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非织造布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抑菌效果和耐用性。效果和耐用性。效果和耐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

技术介绍

[0002]非织造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它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通过各种纤网成形方法和固结技术形成的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非织造布被广泛的应用在各个领域,目前广泛使用的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体,如申请号为CN201320870744.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三层复合吸水非织造布,这种非织造布在使用过程中,虽然吸水性能好,但是抑菌效果差,非织造布基体上容易大量繁殖细菌,并且这种非织造布没有防火功能,在接触到火花时容易产生损坏,降低了非织造布耐用性,同时非织造布的抗压抗褶皱效果差,进一步降低了非织造布的耐用性,由此有必要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菌效果好、使用舒适性高、耐用性好的耐用的非织造布。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0005]抗褶皱层,所述抗褶皱层呈蜂窝状且由锰钢材料制成;
[0006]抗压层;
[0007]抗菌层;
[0008]药棉吸水层,所述药棉吸水层中设置有若干毛细纤维;
[0009]防水层;
[0010]其中,所述抗褶皱层设置在非织造布基体的内侧,所述抗压层设置在抗褶皱层的内侧,所述抗菌层设置在抗压层的内侧,所述设置在药棉吸水层抗菌层的内侧,所述防水层设置在非织造布基体的外侧,所述毛细纤维贯穿抗菌层、抗压层、抗褶皱层、非织造布基体、防水层,所述毛细纤维表面设置有沟槽。
[0011]还包括:
[0012]保暖层;
[0013]汉麻纤维层,所述汉麻纤维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
[0014]阻燃层;
[0015]其中,所述保暖层设置在药棉吸水层的内侧,所述汉麻纤维层设置在保暖层的内侧,所述阻燃层设置在防水层的外侧,所述透气孔贯穿汉麻纤维层、保暖层和药棉吸水层,所述毛细纤维贯穿阻燃层。
[0016]所述抗压层还包括:
[0017]玻璃纤维丝;
[0018]尼龙纤维;
[0019]其中,所述玻璃纤维丝和尼龙纤维相互交叉排列。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耐用的非织造布的过程中,抗菌层能够有效阻隔外界的细菌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接触,并减少细菌在非织造布上滋生繁殖的现象,使用者皮肤表面产生的湿气和汗液能够被药棉吸水层快速吸收,湿气和汗液被药棉吸水层吸收后,位于药棉吸水层中的毛细纤维上的沟槽能够产生毛细管效应,从而将药棉吸水层中的水分快速向外挥发,保持使用者皮肤表面的干爽,防水层能够放置外部的水分透过非织造布入使用者皮肤表面接触,进一步保持使用者皮肤表面的干爽,阻燃层能够减少非织造布因接触火花而出现燃烧的现象,抗褶皱层能够使非织造布不易弯曲产生褶皱,由玻璃纤维丝和尼龙纤维相互交叉排列而成抗压层能够提高非织造布的抗压性能,进一步减少非织造布出现变形的现象,保暖层能够减少使用者皮肤表面的热量散失,汉麻纤维层能够利用汉麻纤维与水接触时易与水分子结合吸附水分子的特性,进一步保持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干爽,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高了非织造布的使用舒适性、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抑菌效果和耐用性。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抗菌层中设置有银纤维。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耐用的非织造布的过程中,利用银纤维中银离子具有非常高的生物活性的特性,使细菌细胞膜内外的蛋白质凝固,阻断细菌细胞的呼吸和繁殖过程,从而进一步抑制了非织造布中细菌的繁殖滋生,提高了非织造布的抑菌效果。
[0023]本技术优选为:所述防水层由可降解聚乳酸膜材料制成。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造和使用耐用的非织造布的过程中,利用聚乳酸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可降解性能,方便了非织造布的生产,并降低了废弃非织造布对环境的污染性。
[0025]本技术优选为:所述保暖层由远红外纤维材料制成。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远红外纤维在常温下具有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的特性,保证了使用者皮肤表面的温度,进一步提高了非织造布的使用舒适性。
[0027]本技术优选为:所述阻燃层由难燃纤维材料制成。
[00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难燃纤维在火焰中仅阴燃,本身不会发生火焰,离开火焰,阴燃自行熄灭,从而保证了非织造布在遇到火花时不会出现燃烧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0]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0031]图2为毛细纤维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32]图3为抗压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4]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体1,在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非织造布基体1的内侧设置有抗褶皱层2,所述抗褶皱层2呈蜂窝状且由锰钢材料制成,所述抗褶皱层2的内侧设置有抗压层3,所述抗压层3包括玻璃纤维丝31和尼龙纤维32,所述玻璃纤维丝31和尼龙纤维32相互交叉排列,所述抗压层3的内侧设置有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的内侧设置有药棉吸水层5,所述药棉吸水层5的内侧设置有保暖层6,所述保暖层6的内侧设置有汉麻纤维层7,所述非织造布基体1的外侧设置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的外侧设置有阻燃层9,所述汉麻纤维层7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10,所述透气孔10贯穿汉麻纤维层7、保暖层6和药棉吸水层5,所述药棉吸水层5中设置有若干毛细纤维11,所述毛细纤维11贯穿抗菌层4、抗压层3、抗褶皱层2、非织造布基体1、防水层8和阻燃层9,所述毛细纤维11表面设置有沟槽。
[00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耐用的非织造布的过程中,抗菌层能够有效阻隔外界的细菌与使用者的皮肤表面接触,并减少细菌在非织造布上滋生繁殖的现象,使用者皮肤表面产生的湿气和汗液能够被药棉吸水层快速吸收,湿气和汗液被药棉吸水层吸收后,位于药棉吸水层中的毛细纤维上的沟槽能够产生毛细管效应,从而将药棉吸水层中的水分快速向外挥发,保持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包括非织造布基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褶皱层,所述抗褶皱层呈蜂窝状且由锰钢材料制成;抗压层;抗菌层;药棉吸水层,所述药棉吸水层中设置有若干毛细纤维;防水层;其中,所述抗褶皱层设置在非织造布基体的内侧,所述抗压层设置在抗褶皱层的内侧,所述抗菌层设置在抗压层的内侧,所述设置在药棉吸水层抗菌层的内侧,所述防水层设置在非织造布基体的外侧,所述毛细纤维贯穿抗菌层、抗压层、抗褶皱层、非织造布基体、防水层,所述毛细纤维表面设置有沟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压抗皱的非织造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保暖层;汉麻纤维层,所述汉麻纤维层上设置有若干透气孔;阻燃层;其中,所述保暖层设置在药棉吸水层的内侧,所述汉麻纤维层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