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1804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04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包括有第一无纺布层、防水透气膜层、棉布料层、抗菌层、纤维网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纤维网布层上远离所述抗菌层一侧设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纤维网布层内通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网格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内包含有亚麻纤维、腈纶纤维和碳纤维,所述第一纬线包含有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凸点,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凸点四周设有若干个弧形凹点。有益效果:防水透气膜增加无纺布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棉布料层柔软度得到提高,抗菌层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而纤维网布层采用多种材质,抗拉伸强度得到提高,结构简单,设计新颖,易于推广和生产。推广和生产。推广和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


[0001]本技术涉及无纺布相关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又称不织布,是由定向的或随机的纤维而构成。因具有布的外观和某些性能而称其为布,无纺布具有防潮、透气、柔韧、质轻、不助燃、容易分解、无毒无刺激性、色彩丰富、价格低廉、可循环再用等特点。如多采用聚丙烯粒料为原料,经高温熔融、喷丝、铺纲、热压卷取连续一步法生产而成,无纺布没有经纬线,剪裁和缝纫都非常方便,而且质轻容易定型,深受手工爱好者的喜爱。
[0003]但是现有的无纺布已经不能满足现有人们的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柔软性能差、防水透气性能较低,不具有抗菌性能,在使用过程中对无纺布的拉伸强度低,使得实用性能大大降低,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包括有第一无纺布层、防水透气膜层、棉布料层、抗菌层、纤维网布层和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底部一侧设有所述防水透气膜层,所述防水透气膜层上远离所述第一无纺布层设有所述棉布料层,所述棉布料层上远离所述防水透气膜层的一侧设有所述抗菌层,所述抗菌层上远离所述棉布料层一侧设有所述纤维网布层,所述纤维网布层上远离所述抗菌层一侧设有第二无纺布层,所述纤维网布层内通过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网格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内包含有亚麻纤维、腈纶纤维和碳纤维,所述第一纬线包含有涤纶纤维和棉纤维,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凸点,所述第一无纺布层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凸点四周设有若干个弧形凹点。
[0006]进一步的,所述亚麻纤维和所述腈纶纤维平行放置,所述碳纤维交错编织在所述亚麻纤维和所述腈纶纤维之间,且交错编织形成麻花状。
[0007]进一步的,所述棉纤维均匀缠绕在所述涤纶纤维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棉布料层内均匀填充设有气泡膜。
[0009]进一步的,所述抗菌层采用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材质制成,所述抗菌层厚度在0.5mm

1mm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无纺布层和所述第二无纺布层之间的厚度为1mm

3mm之间。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防水透气膜增加无纺布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避免内部发霉,棉布料层使得无纺布的表面和接触时的柔软度得到提高,抗菌层使得无纺布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而纤维网布层采用的第一经线和第一纬线交错编织,采用多种材质,使得无纺布的抗拉伸强度得到提高,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
新颖,易于推广和生产。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的纤维网布层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的第一经线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的第一纬线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标记:
[0018]1、第一无纺布层;11、弧形凸点;12、弧形凹点;2、防水透气膜层;3、棉布料层;31、气泡膜;4、抗菌层;5、纤维网布层;6、第二无纺布层;7、第一经线;71、亚麻纤维;72、腈纶纤维;73、碳纤维;8、第一纬线;81、涤纶纤维;82、棉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顶部”、“底部”、“一侧”、“另一侧”、“前面”、“后面”、“中间部位”、“内部”、“顶端”、“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1]请参阅图1

4,根据本技术实施的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包括有第一无纺布层1、防水透气膜层2、棉布料层3、抗菌层4、纤维网布层5和第二无纺布层6,第一无纺布层1底部一侧设有防水透气膜层2,防水透气膜层2上远离第一无纺布层1设有棉布料层3,棉布料层3上远离防水透气膜层2的一侧设有抗菌层4,抗菌层4上远离棉布料层3一侧设有纤维网布层5,纤维网布层5上远离抗菌层4一侧设有第二无纺布层6,纤维网布层5内通过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8网格交错编织而成,第一经线7内包含有亚麻纤维71、腈纶纤维72和碳纤维73,第一纬线8包含有涤纶纤维81和棉纤维82,第一无纺布层1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凸点11,第一无纺布层1上表面位于弧形凸点11四周设有若干个弧形凹点12。
[0022]其中,亚麻纤维71和腈纶纤维72平行放置,碳纤维73交错编织在亚麻纤维71和腈
纶纤维72之间,且交错编织形成麻花状,结构稳定。
[0023]其中,棉纤维82均匀缠绕在涤纶纤维81上,使得稳定,同时面料柔软。
[0024]其中,棉布料层3内均匀填充设有气泡膜31,增加柔软度。
[0025]其中,抗菌层4采用生物多肽类抗菌剂材质制成,抗菌层4厚度在0.5mm

1mm之间,实现抗菌效果。
[0026]其中,第一无纺布层1和第二无纺布层6之间的厚度为1mm

3mm之间。
[0027]工作原理
[0028]通过本技术的上述方案,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使用时通过防水透气膜2增加无纺布的防水性能和透气性能,避免内部发霉,棉布料层3使得无纺布的表面和接触时的柔软度得到提高,抗菌层4使得无纺布具有很好的抗菌效果,而纤维网布层5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型的无纺布,包括有第一无纺布层(1)、防水透气膜层(2)、棉布料层(3)、抗菌层(4)、纤维网布层(5)和第二无纺布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底部一侧设有所述防水透气膜层(2),所述防水透气膜层(2)上远离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设有所述棉布料层(3),所述棉布料层(3)上远离所述防水透气膜层(2)的一侧设有所述抗菌层(4),所述抗菌层(4)上远离所述棉布料层(3)一侧设有所述纤维网布层(5),所述纤维网布层(5)上远离所述抗菌层(4)一侧设有第二无纺布层(6),所述纤维网布层(5)内通过第一经线(7)和第一纬线(8)网格交错编织而成,所述第一经线(7)内包含有亚麻纤维(71)、腈纶纤维(72)和碳纤维(73),所述第一纬线(8)包含有涤纶纤维(81)和棉纤维(82),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上表面均匀设有若干个弧形凸点(11),所述第一无纺布层(1)上表面位于所述弧形凸点(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欣雨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泰非织造布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