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331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一级叶轮,所述一级叶轮安装于扩压器进风口,扩压器通过送风通道连通有回流器,送风通道包括扩压通道、换向通道和回流通道,回流通道上安装有冷却盘管,回流器出风口设置有补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益处在于:通过冷却盘管给回流通道内的气体降温,使回流通道内的气压与扩压通道内的气压之间的差值增大,能让气流更顺畅的通过换向通道,且使得初级压缩尽可能的接近等温压缩,节省下一级压缩能耗;在回流器出风口设置有补气口,通过补气的方式保证进入二级叶轮压缩的气量充足,满足用户工艺需求。满足用户工艺需求。满足用户工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压缩机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
,尤其涉及一种离心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压缩机是输送气体和提高气体压力的一种从动的流体机械。离心压缩机也叫“透平压缩机”,是压缩机的一种,广泛用于各种工艺流程中,用来输送空气、各种工艺气体或混合气体,并提高其压力。
[0003]压缩机组实际运行中,通过叶轮向压缩机内不断吸入气体将气体压缩,但是压缩机内的一级叶轮出口到二级叶轮进口,需要180
°
弯道换向,弯道角度较大气体容易在弯道后半段发生分离而造成的气动损失,影响后续的空气压缩效率。此外,一级叶轮将气体的压缩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使得气体温度升高,而高温的气体不利于后续的压缩过程,也会影响后续空气压缩效率。此外,空气的流动依赖于压力差,即气体自高压处向低压处流动,而压差越大,气体流动越快越顺畅。而上述弯道前端的空气通道与后端的空气通道通常压差较小,这也是导致弯道后半段发生气体分离回流的原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公开一种离心压缩机。
[0005]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扩压器,扩压器进风口安装有一级叶轮,扩压器通过送风通道连通有回流器;所述送风通道包括扩压通道、换向通道和回流通道,所述扩压通道连通扩压器进风口,换向通道设置于扩压通道与回流通道之间,所述扩压通道处于扩压器内部,回流器内部设置有若干回流器叶片,所述回流通道设置于回流器叶片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器上连通有进气口,进气口连通有补气口,补气口安装在回流器出气口后端;所述回流通道内壁上安装有冷却通道,冷却通道连通有进口端和出口端。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回流器叶片通道之间设置有球状的缓冲腔。
[0008]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内部的冷却介质为压缩机冷媒或水。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通道为冷却盘管。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回流器出风口连接有二级叶轮。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3]在回流通道内壁上设置有冷却盘管,给一级压缩后的气体进行降温降压,使得回流通道内的气压与扩压通道内的气压之间的差值增大,从而使得气体能更顺畅的通过换向通道,从而降低气体的回流造成的气体分离;在回流器出风口设置有补气口,保证即使仍有少部分的气体在通过换向通道分离之后仍有充足的气体能够进入二级叶轮进行压缩。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离心压缩机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一级叶轮,2、扩压器,21、扩压通道,3、回流器,31、回流器叶片,32、回流通道,4、冷却通道,41、进口端,42、出口端,51、进气口,52、补气口,53、缓冲腔,6、换向通道,7、送风通道,8、二级叶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7]实施例1
[0018]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扩压器2,扩压器2进风口安装有一级叶轮1,扩压器2通过送风通道7连通有回流器3;送风通道7包括扩压通道21、换向通道6和回流通道32,扩压通道21连通扩压器2进风口,换向通道6设置于扩压通道21与回流通道32之间,所述扩压通道21处于扩压器2内部,回流器3内部设置有若干回流器叶片31,所述回流通道32设置在回流器叶片31之间,回流器3上成形有进气口51,进气口51连通有补气口52,补气口52安装在回流器3出气口后端进气口51与回流器叶片通道311之间设置有球状的缓冲腔53。
[0019]回流通道32内壁上安装有冷却通道4,冷却通道4连通有进口端41和出口端42。冷却通道4内部的冷却介质为压缩机冷媒或水。冷却通道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半圆形或矩形。冷却通道4为冷却盘管。
[0020]回流器3出风口连接有二级叶轮8。
[0021]其使用方法如下:
[0022]由于气体是由高压位置向低压位置流通,压差越大流通越顺畅,在回流通道32内壁上设置的冷却盘管对进过第一次压缩后的气体进行降温降压,增加回流通道32与扩压通道21之间的压差,使得气流能够更顺畅的由扩压通道21通过换向通道6进入回流通道32,这样很大程度的减轻了气体在通过换向通道6时,在换向通道6后半段发生回流,造成气体分离,并且经过降温之后气体的压缩接近等温压缩,节省了下一级的压缩能耗,提升了二级叶轮的压缩效率。
[0023]在回流器3出风口设置有补气口53,补气口53连通进气口51,补气口53与进气口51中设置有缓冲腔,在进气口51中通入与压缩机中被压缩的气体一致的气体,其中球状的缓冲腔53能够增加气体接触空间,能更好的使内部的气体更快的实现压力均匀,防止回流器3出气口气压过大导致气体倒灌,气体通过进气口51缓冲腔53之后经由补气口53吹出,使得即使仍有少部分的气体在通过换向通道6分离之后仍有充足的气体能够进入二级叶轮8进行压缩。
[0024]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压缩机,包括扩压器(2),扩压器(2)进风口安装有一级叶轮(1),扩压器(2)通过送风通道(7)连通有回流器(3);所述送风通道(7)包括扩压通道(21)、换向通道(6)和回流通道(32),所述扩压通道(21)连通扩压器(2)进风口,换向通道(6)设置于扩压通道(21)与回流通道(32)之间,所述扩压通道(21)处于扩压器(2)内部,回流器(3)内部设置有若干回流器叶片(31),所述回流通道(32)设置在回流器叶片(31)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器(3)上连通有进气口(51),进气口(51)连通有补气口(52),补气口(52)安装在回流器(3)出气口后端;所述回流通道(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危松江田国光贺凯悉彭建颂纪芳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赛尔透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