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锐松专利>正文

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5217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固定部件,大棚本体(1)的大棚膜两侧下部预留30—50cm作为边脚膜(11),大棚膜横向间隔一定距离且避开边脚膜(11)位置向上内侧设有纵向气仓(2),未设置气仓(2)部位的下部设有窗口(6);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多组地桩(9)和压膜绳(10),地桩(9)固定在大棚本体(1)两侧的地下,压膜绳(10)悬设于大棚本体(1)顶部,且两端与地桩(9)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大棚本体的下端预留了边脚膜,能将大棚本体铺设在地下并通过压膜绳固定在地桩上,增强其稳定性。大棚本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条形气仓,通过对气仓充气使大棚成型,无钢结构框架。无钢结构框架。无钢结构框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


[0001]本技术涉及膜结构建筑
,特别是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

技术介绍

[0002]大棚是一种具有出色的保温性能的框架覆膜结构,其已成为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式。现有的大棚通常包括竹结构或者钢结构的硬性骨架,骨架上面覆盖保温塑料膜,形成了与外部隔离的种植空间。但是现有的大棚,因其包括硬性骨架,使其提高了整个大棚的成本,还导致搭建过程中,花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增加了用户无形的成本。
[0003]随着充气膜的广泛应用,现有的充气膜不仅在农业、建筑设计以及公共应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且充气膜的数量和造型也越来越多样化。现有的充气膜大棚不能检测充气膜内部和充气膜外部的气压,不能及时有效的检测膜壁破裂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该大棚易于安装、制造,成本低廉。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固定部件,大棚本体1为弧形结构,大棚本体1的前端中心处安装有门体,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至少一层大棚膜,大棚膜两侧下部预留30—50cm作为边脚膜11,大棚膜横向间隔一定距离且避开边脚膜11位置向上内侧设有纵向气仓2,所述气仓2包括由大棚膜构成的外膜3、内设膜层构成的内膜4和设于外膜3与内膜4之间的连接片组成,连接片将外膜3和内膜4分隔成若干条形空间,气仓2每个条形空间的下部均设有气嘴5,大棚本体1外未设置气仓2部位的下部设有窗口6,窗口上设置窗盖7,窗盖7通过拉粘条8与窗口6边缘膜粘贴。
[0006]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多组地桩9和压膜绳10,地桩9固定在大棚本体1两侧的地下,压膜绳10悬设于大棚本体1顶部,且两端与地桩9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在气仓2内膜4的内表面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0008]优选的,大棚本体1内设有保温材料。
[0009]气仓2内膜4通过热熔接技术与外膜3连接而成封闭的仓体。只需向此封闭气仓2充气,便可使大棚本体1膨胀拱起,由于气仓2气密性好,无需持续的充气,从而大大节省了充气的成本。
[0010]首先地桩9插入大棚本体1两侧的地下固定,把边脚膜11埋入地下固定,然后用气泵挨个往气仓2里加气,一直加到成型大棚后停掉,再用压膜绳10压住大棚本体1 ,压膜绳10两端与地桩9固定连接。保温时把窗盖7盖上,通风时把窗盖7卷起来。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大棚本体的下端预留了边脚膜,能将大棚本体铺设在地下并通过压膜绳固定在地桩上,增强其稳定性。
[0011]本技术大棚本体上间隔一定距离设有条形气仓,通过对气仓充气使大棚成型,无钢结构框架,因此拆装非常快速、安全,等面积的情况下。
[0012]本技术在气仓内设有压力检测装置,能检测气仓内的气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立体安装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安装结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大棚本体1,气仓2,外膜3,内膜4,气嘴5,窗口6,窗盖7,拉粘条8,地桩9,压膜绳10,边脚膜11。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固定部件,大棚本体1为弧形结构,大棚本体1的前端中心处安装有门体,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一层大棚膜,大棚膜两侧下部预留30cm作为边脚膜11,大棚膜横向间隔一定距离且避开边脚膜11位置向上内侧设有纵向气仓2,所述气仓2包括由大棚膜构成的外膜3、内设膜层构成的内膜4和设于外膜3与内膜4之间的连接片组成,连接片将外膜3和内膜4分隔成若干条形空间,气仓2每个条形空间的下部均设有气嘴5,大棚本体1外未设置气仓2部位的下部设有窗口6,窗口上设置窗盖7,窗盖7通过拉粘条8与窗口6边缘膜粘贴。
[0019]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多组地桩9和压膜绳10,地桩9固定在大棚本体1两侧的地下,压膜绳10悬设于大棚本体1顶部,且两端与地桩9固定连接。
[0020]大棚本体1内设有保温材料。
[0021]气仓2内膜4通过热熔接技术与外膜3连接而成封闭的仓体。只需向此封闭气仓2充气,便可使大棚本体1膨胀拱起,由于气仓2气密性好,无需持续的充气,从而大大节省了充气的成本。
[0022]首先地桩9插入大棚本体1两侧的地下固定,把边脚膜11埋入地下固定,然后用气泵挨个往气仓2里加气,一直加到成型大棚后停掉,再用压膜绳10压住大棚本体1 ,压膜绳10两端与地桩9固定连接。保温时把窗盖7盖上,通风时把窗盖7卷起来。
[0023]实施例2:具体实施方式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2层大棚膜,大棚膜两侧下部预留40cm作为边脚膜11,并在气仓2内膜4的内表面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支架充气式大棚,包括大棚本体(1)和固定部件,大棚本体(1)为弧形结构,大棚本体(1)的前端中心处安装有门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本体(1)包括至少一层大棚膜,大棚膜两侧下部预留30—50cm作为边脚膜(11),大棚膜横向间隔一定距离且避开边脚膜(11)位置向上内侧设有纵向气仓(2),所述气仓(2)包括由大棚膜构成的外膜(3)、内设膜层构成的内膜(4)和设于外膜(3)与内膜(4)之间的连接片组成,连接片将外膜(3)和内膜(4)分隔成若干条形空间,气仓(2)每个条形空间的下部均设有气嘴(5),大棚本体(1)外未设置气仓(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锐松
申请(专利权)人:李锐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