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208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烟气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包括箱体,箱体的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箱体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导流块,箱体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与箱体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滤网,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吸烟组件,箱体的内壁右侧且位于导流块的上方设置有延伸至箱体右侧的排烟组件。该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通过启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限位杆在限位框内滑动,在支撑杆和活动筒的支撑下限位框左右移动,带动安装板和毛刷左右移动,对滤网上的颗粒物进行清理,防止过多的颗粒物出现堆积,从而提高的烟气的过滤效率,实现了过滤机构处理颗粒物的目的。的。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烟气净化
,具体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工业化程度最高的洁净煤燃烧技术,锅炉排出的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一般高于环保要求,很难达到环保排放的要求,因此需要烟气脱硫增效装置。
[0003]目前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没有相应的过滤机构,在脱硫前不会进行颗粒物处理,导致脱硫处理的效果较差,脱硫效率不高,故而提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具备过滤机构处理颗粒物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没有相应的过滤机构,在脱硫前不会进行颗粒物处理,导致脱硫处理的效果较差,脱硫效率不高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过滤机构处理颗粒物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循环流化床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壁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分别与箱体(1)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导流块(2),箱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之间设置有与箱体(1)内壁前后两侧固定连接的滤网(3),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其内部的吸烟组件(4),箱体(1)的内壁右侧且位于导流块(2)的上方设置有延伸至箱体(1)右侧的排烟组件(5),箱体(1)的内壁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分别延伸至箱体(1)左右两侧的脱硫组件(6),脱硫组件(6)位于排烟组件(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顶壁设置有与箱体(1)内壁左右两侧固定连接的清理机构(7),所述清理机构(7)的前后两侧分别与箱体(1)的内壁前后两侧滑动连接且底部与滤网(3)的顶部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烟组件(4)包括第一风机(41),所述第一风机(41)固定安装在箱体(1)的顶部,所述第一风机(41)的出风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箱体(1)内部的吸烟管(4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后烟气脱硫增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组件(5)包括排烟管(51),所述箱体(1)的内壁右侧且位于导流块(2)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延伸至箱体(1)右侧的排烟管(51),所述排烟管(5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其上方的处理箱(52),所述处理箱(5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滤芯(53),所述处理箱(5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风机(54),所述第二风机(54)的进风端固定安装有延伸至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朔孙天史磊李金文辛五云张岩孙洁琼申蒙蒙普春馨纪昕康敏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环科腾越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