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5067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敷设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包括支撑架、转动调节部件、升降部件和两个线盘,所述支撑架内开设有容纳腔,转动调节部件安装在支撑架的顶部,转动调节部件包括转动组件、两个调节组件和两个承托块,转动组件位于容纳腔内,两个承托块均安装在支撑架两侧的顶部,两个承托块的顶部均开设有开槽,两个调节组件均设置在开槽内,两个线盘的一侧均安装在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上,两个线盘的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板,升降部件安装在支撑架相对的两旁侧壁上,升降部件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的外壁延伸至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转动调节部件和升降部件之间的配合,解决了传统敷设装置无法根据敷设坑调整的问题。调整的问题。调整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敷设
,特别是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查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和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
[0003]长途通信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一般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市内主干电缆(中继和用户主干电缆)为保证其通信安全可靠、安装更换方便和市容美观等,一般采用管道敷设方式,在进行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施工地点不同、施工队习惯不同等因素导致敷设坑的大小不同,现有技术中的电缆自动敷设装置无法根据不同敷设坑的大小进行宽度的调节,经常会出现无法对应坑洞大小进行敷设的情况,现亟需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它包括支撑架、转动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支撑架(1)、转动调节部件(2)、升降部件(3)和两个线盘(4),所述支撑架(1)内开设有容纳腔(5),所述转动调节部件(2)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转动调节部件(2)包括转动组件(21)、两个调节组件(22)和两个承托块(23),所述转动组件(21)位于容纳腔(5)内,两个所述承托块(23)均安装在支撑架(1)两侧的顶部,两个所述承托块(23)的顶部均开设有开槽(24),两个所述调节组件(22)均设置在开槽(24)内,两个所述线盘(4)的一侧均安装在转动组件(21)的输出端上,并且两个线盘(4)的另一侧上分别设有两个支撑板(6),两个所述支撑板(6)均安装在两个调节组件(22)的底部,所述升降部件(3)安装在支撑架(1)相对的两旁侧壁上,并且升降部件(3)的输出端贯穿支撑架(1)的外壁延伸至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的顶部设有牵引件(7),所述牵引件(7)包括把手(71)和两个拉动盒(72),两个所述拉动盒(72)对称设置且两个拉动盒(72)内均设有抵触弹簧(73),两个拉动盒(72)均安装在支撑架(1)的顶部,所述把手(71)倾斜设置且把手(71)的一端分别置于两个拉动盒(72)内并与对应拉动盒(72)内的抵触弹簧(73)贴合,所述把手(71)的另一端套设有防滑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组件(21)包括两个连接杆(211)、两个控制齿轮(212)和两个转动齿轮(213),两个所述控制齿轮(212)和两个转动齿轮(213)间隔转动设置在容纳腔(5)的侧壁上,并且两个控制齿轮(212)分别与一个转动齿轮(213)相啮合,两个所述调节组件(22)穿过开槽(24)与一个控制齿轮(212)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211)的一端分别安装在两个线盘(4)的侧壁上,两个所述连接杆(211)的另一端穿过支撑架(1)与另一个控制齿轮(212)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自动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组件(22)均包括调整块(221)、滑动块(222)、转轮(223)、转动杆(224)和转辊(225),所述调整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辛景峰史新宇辛建飞丁俊罗振宇梁瑾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新疆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托什干河水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