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96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吸尘器领域,尤其是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针对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在具有强大吸力的同时,所产生的负压风能从尾部排除,但这种风能得不到收集利用,浪费了部分能量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手持吸尘器基体和密封套,手持吸尘器基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接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密封套的一端螺纹安装在接口上,密封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出风管的一端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块,出风管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对手持吸尘器基体的尾部结构进行改进,加设了出风管,将手持吸尘器基体所产生的的风能进行集中处理,提高清洁效果,结构简单,但实用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性。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


[0001]本技术涉及吸尘器
,尤其涉及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

技术介绍

[0002]手持式吸尘器,体型小巧,携带及使用非常方便,一种介于普通家用吸尘器与便携式吸尘器之间的家庭清洁类产品,比较适合用来清洁较小的空间。主要用于车内的清洁,对键盘,电器等也有良好效果。缺点是功率较小,吸力不够强劲,手持式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吸力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由机体尾部排出。
[0003]手持吸尘器由于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使用方便等特点,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在具有强大吸力的同时,所产生的负压风能从尾部排除,但这种风能得不到收集利用,浪费了部分能量。为此,提出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现有的手持吸尘器在具有强大吸力的同时,所产生的负压风能从尾部排除,但这种风能得不到收集利用,浪费了部分能量的缺点,而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包括手持吸尘器基体和密封套;
[0007]其中,所述手持吸尘器基体的一端设置有接口,所述接口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
[0008]其中,所述密封套的一端螺纹安装在接口上,所述密封套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所述出风管的一端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块,所述出风管的顶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按钮,所述凹槽的中心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安装有滑柱,所述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块,所述第二导风块位于所述第一导风块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风块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导风块的底部不贴合。
[0009]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底部位于所述通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安装有弹簧锁扣锁体。
[0010]优选地,所述按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插条,且两个所述插条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弹簧锁扣锁体配合设置,所述按钮的顶部设置有钮槽。
[0011]优选地,所述通槽内固定安装有密封滑轴,所述密封滑轴的内侧壁与所述滑柱的侧壁滑动连接,所述滑柱的侧壁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与所述凹槽的底部相抵触,所述弹簧的顶端与所述按钮的底部相抵触。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块靠近所述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结构,所述第二导
风块靠近所述接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弧结构。
[0013]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块的顶部通过弹力棉层与所述出风管的内顶部固定连接。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通过在手持吸尘器基体的一端螺纹安装密封套,密封套的一端固定连接出风管,在出风管内底部固定连接第一导风块,在出风管的顶部滑动安装第二导风块,在遇到犄角旮旯的地方时,手持吸尘器基体前端的吸风口无法将脏东西吸出时,可以通过手持吸尘器基体微端的出风管将犄角旮旯内的脏东西吹动移位,进而在通过手持吸尘器基体前端的吸风口进行吸附,从而将手持吸尘器基体所产生的风能进行利用,这样清洁效果好,且具有两种功能,更具有实用性;
[0016]2.通过在出风管的顶部设置滑动第二导风块,在使用出风管的一端吹动犄角旮旯内的脏东西时,可以通过按钮底部的插条与凹槽内的弹簧锁扣锁体进行配合,按动一下弹簧锁扣锁体和插条进行锁定,此时出风管口部的尺寸变小,风能更加集中,加强出风管口部的吹风效果,且出风管一端的密封套螺纹安装在接口上,安装拆卸简单便捷;
[0017]本技术中,通过对手持吸尘器基体的尾部结构进行改进,加设了出风管,将手持吸尘器基体所产生的的风能进行集中处理,提高清洁效果,结构简单,但实用效果较好,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的一种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一种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的图2中A部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另一种视角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的图4中B部放大图。
[0023]图中:1、手持吸尘器基体;2、密封套;3、出风管;4、凹槽;5、按钮;6、第一导风块;7、第二导风块;8、钮槽;9、接口;10、外螺纹;11、第一圆弧结构;12、第二圆弧结构;13、通槽;14、滑柱;15、弹簧;16、安装槽;17、弹簧锁扣锁体;18、插条;70、弹力棉层;130、密封滑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图5,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包括手持吸尘器基体1和密封套2;
[0027]其中,手持吸尘器基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口9,接口9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0。
[0028]其中,密封套2的一端螺纹安装在接口9上,密封套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3,出风管3的一端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块6,出风管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滑动安装有按钮5,凹槽4的中心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柱14,滑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块7,第二导风块7位于第一导风块6的上方,且第一导风块6的顶部与第二导风块7的底部不贴合,第一导风块6的顶部与第二导风块7的底部最小距离在1cm

2cm之
间。
[0029]实施例二
[0030]参照图1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包括手持吸尘器基体1和密封套2,手持吸尘器基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口9,接口9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0,密封套2的一端螺纹安装在接口9上,密封套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3,出风管3的一端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块6,第一导风块6靠近接口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圆弧结构11,方便风能的聚集,出风管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凹槽4的中心开设有通槽13,通槽13内固定安装有密封滑轴130,密封滑轴130的内侧壁与滑柱14的侧壁滑动连接,滑柱14的侧壁套接有弹簧15,弹簧15的底端与凹槽4的底部相抵触,弹簧15的顶端与按钮5的底部相抵触,这样按钮5能够具有自动复位的功能,通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柱14,滑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块7,第二导风块7靠近接口9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圆弧结构12,方便风能的聚集,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吸尘器基体(1)和密封套(2);其中,所述手持吸尘器基体(1)的一端设置有接口(9),所述接口(9)的外壁上设置有外螺纹(10);其中,所述密封套(2)的一端螺纹安装在接口(9)上,所述密封套(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出风管(3),所述出风管(3)的一端内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导风块(6),所述出风管(3)的顶部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滑动安装有按钮(5),所述凹槽(4)的中心开设有通槽(13),所述通槽(13)内滑动安装有滑柱(14),所述滑柱(1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导风块(7),所述第二导风块(7)位于所述第一导风块(6)的上方,且所述第一导风块(6)的顶部与所述第二导风块(7)的底部不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吸尘器的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底部位于所述通槽(13)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6),所述安装槽(16)内固定安装有弹簧锁扣锁体(17)。3.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平包青云栾兴民刘友义杨永军罗廷刚
申请(专利权)人:汉斯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