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14756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的轴套,且两个轴套共轴线,在壳体的下方设有收渣盘,所述收渣盘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收渣盘与运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运动轴的上端与两个轴套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运动轴的上下动作来调整固定在运动轴下方的收渣盘的上下高度,使得收渣盘的上端高度始终处于生化池耗氧区内污水表面下方一点,使得污水表面的浮渣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流入至收渣盘的腔体内,以此来达到去除污水表面浮渣的作用。的作用。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并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污水处理行业的上游供应商主要是污水处理设备的制造商和污水处理药剂供应商,都属于发展较快,需求状况良好的行业。
[0003]在污水处理领域中,污水的处理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先经过粗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大块杂质;再经过细格栅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污水中小块杂质;再将过滤后的污水依次经过沉砂池、生化池、高密池和消毒池进行相应的处理,最后将污水排入水体。
[0004]其中生化池主要包括厌氧区、兼氧区和耗氧区,在耗氧区内污水中的固体沉淀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到池底,但还有少部分浮渣、泡沫以及部分上浮的污泥颗粒漂浮在耗氧区的表面,对于此类漂浮物,一般采用人工打捞的方式进行清理去除,但是这种方式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清理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耗氧区的漂浮物清理费时费力,而且清理效果不佳。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的轴套,且两个轴套共轴线,在壳体的下方设有收渣盘,所述收渣盘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收渣盘与运动轴的下端固定连接,运动轴的上端与两个轴套螺纹连接。
[0007]本技术通过壳体与生化池固定,通过运动轴的上下动作来调整固定在运动轴下方的收渣盘的上下高度,使得收渣盘的上端高度始终处于生化池耗氧区内污水表面下方一点,使得污水表面的浮渣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流入至收渣盘的腔体内,以此来达到去除污水表面浮渣的作用。
[0008]作为优选,还包括动力结构;所述壳体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第一电机和传动轴;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壳体且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且共轴线,减速器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传动轴通过固定块固定在第一空腔内,传动轴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和蜗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蜗轮与运动轴通过蜗轮蜗杆连接。电机的输出轴转动,从而通过减速器的输入轴带动减速器动作,经减速器降低转速后,然后通过减速器的输出轴传递给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通过第二锥齿轮带动传动轴旋转,从而使得蜗轮旋转,蜗轮通过蜗轮蜗杆带动运动轴上下移动,从而使得运动轴带动收渣盘上下移动。通过电
机的启停与正反转,来控制收渣盘的上下位置。
[0009]作为优选,还包括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生化池池面平行的滑轨和丝杆,所述滑轨和丝杆相互平行,所述滑轨的上表面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将滑轨上表面和下表面连通的通槽,所述壳体位于滑槽内且可沿滑槽长度方向滑动,运动轴可沿通槽长度方向滑动;所述丝杆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有固定块,固定块与滑轨固定连接,其中一个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可转动连接;所述丝杆上设有与丝杆滚珠螺母副连接的轴承座,轴承座的侧面与壳体固定连接。打开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丝杆旋转,丝杆带动滑轨在丝杆的行程上移动,使得与滑轨固定连接的壳体在滑轨上移动,进而可以控制收渣盘的位置,通过第二电机调整收渣盘的位置,提高收渣盘的收渣范围。
[0010]作为优选,还包括移动结构,所述移动结构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位于第一导轨的下方,所述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与生化池池面平行且围绕生化池内壁一圈;所述第一导轨上设有可沿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一滑块,滑轨的一端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二导轨上设有可沿第一导轨滑动的第二滑块,第二滑块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支撑杆的顶部与滑轨固定连接。
[0011]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的形状根据生化池的形状设置,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分别固定于生化池的池壁上,当生化池较大时,一个收渣盘难以对生化池的整个区域进行收渣,人工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导轨上滑动,第一滑块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滑轨沿着第一导轨移动,从而使得沿着第一导轨移动,收渣盘将一块区域收集完成后,可通过第一导轨将收渣盘移动至另一个区域,使得收渣盘对生化池的多个区域进行收集。第二导轨和支撑杆起的是支撑的作用,可有效地防止滑轨过长而发生形变。
[0012]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结构还包括轮轴;所述第一滑块靠近第一导轨的一侧开设有轮槽,所述轮轴上下设置在轮槽内,且轮轴与轮槽可转动连接,轮轴与第三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且共轴线,轮轴上套设有与轮轴固定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位于第一导轨内,且滚轮与第一导轨贴合。第三电机带动通过轮轴带动滚轮旋转,使得滚轮带动移动结构自动动作。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0014]1.能够轻松的去除耗氧区的表面的漂浮物。本技术中,采用一个略低于池面的收渣盘,使得池面漂浮物在重力势能的作用下自动进入收渣盘内,从而达到去除池面漂浮物的目的。
[0015]2.能够实现自动控制。本技术中,PLC根据液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对电机进行控制,从而控制收渣盘的上下高度,使得收渣盘始终略低于池面。PLC对抽渣泵进行控制,使得收渣盘内的漂浮物不会因过多而溢出。
[0016]3.去除漂浮物的范围广。本技术中,壳体在滑轨上移动,进而可以控制收渣盘的位置,通过第二电机调整收渣盘的位置,提高收渣盘的收渣范围;收渣盘沿着第一导轨移动,收渣盘将一块区域收集完成后,可通过第一导轨将收渣盘移动至另一个区域,使得收渣盘对生化池的多个区域进行收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的移动结构和滑动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为实施例的移动结构和滑动结构的主视图。
[0019]图3为实施例的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4为实施例的壳体剖视图。
[0021]图5为实施例的滑动结构的俯视图。
[0022]图6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0023]图7为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24]图8为实施例的原理图。
[0025]图中,1

壳体,2

第一电机,3

减速器,4

运动轴,5

收渣盘,6

上传感触片,7

下传感触片,8

上接近开关,9

下接近开关,10

液位传感器,11

第一锥齿轮,12

第二锥齿轮,13

传动轴,14

蜗轮,15

固定块,16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有与壳体(1)可转动连接的轴套(16),且两个轴套(16)共轴线,在壳体(1)的下方设有收渣盘(5),所述收渣盘(5)具有上端开口的腔体,收渣盘(5)与运动轴(4)的下端固定连接,运动轴(4)的上端与两个轴套(16)螺纹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结构;所述壳体(1)内具有第一空腔,所述动力结构包括第一电机(2)和传动轴(13);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穿过壳体(1)且与壳体(1)可转动连接,第一电机(2)的输出轴与减速器(3)的输入轴固定连接且共轴线,减速器(3)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1);所述传动轴(13)通过固定块(15)固定在第一空腔内,传动轴(13)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12)和蜗轮(14),所述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所述蜗轮(14)与运动轴(4)通过蜗轮蜗杆连接。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生化池浮渣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动结构;所述滑动结构包括与生化池池面平行的滑轨(17)和丝杆(19);所述滑轨(17)和丝杆(19)相互平行,所述滑轨(17)的上表面设有滑槽(22),滑槽(22)内设有将滑轨(17)上表面和下表面连通的通槽(23),所述壳体(1)位于滑槽(22)内且可沿滑槽(22)长度方向滑动,运动轴(4)可沿通槽(23)长度方向滑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超封帆蔡文韬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万盛排水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