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花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14292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08 1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雨水花园,包括第一基坑,与公路的径流收集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基坑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和位于所述防渗层上方的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第二基坑,与所述第一基坑连通,所述第二基坑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雨水花园中,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均凹入地面下方,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形成避免了对砖石等的堆砌,避免了对圬工结构的使用。并且第一种植层和第二种植层的植物具有美化作用,能够提高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因采用圬工结构导致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水花园


[0001]本技术涉及环境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雨水花园。

技术介绍

[0002]公路桥面径流的污染物主要为悬浮颗粒物和有机物,还可能包括特种车辆经过时泄漏的有毒物质,若直接通过公路排水系统排入江河、湖泊水域,容易造成水域污染。
[0003]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主要以砖、石材作为建筑材料,通过将其与砂浆或小石子混凝土砌筑应急池和缓冲池,应急池的进口与公路排水系统连通,出口与缓冲池连通。桥面径流的污染物经排水系统排入应急池,待应急池收集的雨水蒸发后,及时清理滞留在池底的沉淀物和油污。上述应急池和缓冲池均为圬工结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对于旅游公路而言,与周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极不融合,无法适应旅游公路对生态保护的高要求。
[0004]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因采用圬工结构导致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花园,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因采用圬工结构导致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雨水花园,包括:
[0007]第一基坑,与公路的径流收集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基坑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和位于所述防渗层上方的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
[0008]第二基坑,与所述第一基坑连通,所述第二基坑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
[0009]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第二基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基坑串联设置。
[0010]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还包括溢流通道,所述第一基坑与所述第二基坑之间和相邻所述第二基坑之间设置有所述溢流通道。
[0011]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溢流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通道底部的碎石层,所述防渗层延伸至所述过滤结构的下方。
[0012]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还包括第一人行道,所述第一人行道支撑在所述溢流通道的上方,所述第一基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基坑的边缘设置有第二人行道,所述第一人行道与所述第二人行道连接。
[0013]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所述第一基坑设置在所述公路桥梁的下方。
[0014]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第二种植层与所述第二基坑的内壁之
间设置有沙土垫层和碎石层。
[001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第一基坑的边缘和所述第二基坑的边缘具有凸出于地面的塘梗结构。
[0016]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第一基坑与所述第二基坑上均设置有进水口和高程高于所述进水口的高程的出水口。
[0017]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雨水花园,所述防渗层为防渗膜,所述防渗膜与所述第一基坑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沙土垫层。
[0018]本技术提供的雨水花园,路面径流进入第一基坑后,防渗层能够防止径流外渗,避免对外部水域的污染。第一基坑具有收集径流、沉淀过滤以及事故应急功能,第二基坑可以进行生物净化、渗滤和植物蒸腾作用。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均凹入地面下方,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形成避免了对砖石等的堆砌,避免了对圬工结构的使用。并且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分别具有第一种植层和第二种植层,种植层的植物具有美化作用,能够提高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因采用圬工结构导致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雨水花园的剖视图;
[0021]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雨水花园的俯视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第一基坑和第二基坑的相对高度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
[0024]1:第一基坑;
ꢀꢀꢀꢀꢀꢀꢀ
2:防渗层;
ꢀꢀꢀꢀꢀꢀꢀꢀꢀ
3:第一种植层;
[0025]4:第二基坑;
ꢀꢀꢀꢀꢀꢀꢀ
5:溢流通道;
ꢀꢀꢀꢀꢀꢀꢀ
6:过滤结构;
[0026]7:第一人行道;
ꢀꢀꢀꢀꢀꢀ
8:第二人行道;
ꢀꢀꢀꢀꢀꢀ
9:公路桥梁;
[0027]10:第二种植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下面结合图1至图3描述本技术的雨水花园。
[00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雨水花园,包括第一基坑1和第二基坑4,具体来说,第一基坑1和第二基坑4均凹入至地面以下,可直接对土地进行挖掘而形成,避免了对砖石等的堆砌,避免了对圬工结构的使用,减少了人工痕迹。
[0031]第一基坑1与公路的径流收集系统连通,用于收集路面径流。使第二基坑4与第一基坑1连通,在第一基坑1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2和第一种植层3,第一种植层3位于防渗层2的上方,并且在第一种植层3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第一基坑1为防渗区,径流进入第一基坑1后,防渗层2的阻隔作用能够阻断径流的外渗,进入第一基坑1的径流,经沉淀过滤后,在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能够流通至第二基坑4,第一基坑1具有收集径流、过滤沉淀、均匀配水的预处理作用。当第一基坑1收集的路面径流中含有由特种车辆泄漏等产生的有毒物质时,防渗层2能够使有毒物质与外部水域等相隔离,从而实现事故应急处理的功能。
[0032]在第二基坑4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种植层10,在第二种植层10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第二基坑4为非防渗区,第二基坑4内的水能够通过第二基坑4的侧壁渗滤至地下,且第二种植层10可以进行生物净化和植物蒸腾作用,净化、蒸发第二基坑4内的水。
[0033]上述第一种植层3和第二种植层10的植物具有美化作用,能够提高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公路桥面径流处理设施因采用圬工结构导致的人工痕迹重、景观效果差、不适用于旅游公路的问题。
[0034]上述第一种植层3和第二种植层10均包括种植土壤和种植于种植土壤的植被层,种植土壤对植被层提供养分。并且,在第二基坑4中,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坑,与公路的径流收集系统连通,所述第一基坑的内壁设置有防渗层和位于所述防渗层上方的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第二基坑,与所述第一基坑连通,所述第二基坑的内壁设置有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上方形成有蓄水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坑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基坑串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溢流通道,所述第一基坑与所述第二基坑之间和相邻所述第二基坑之间设置有所述溢流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通道内设置有过滤结构,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溢流通道底部的碎石层,所述防渗层延伸至所述过滤结构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雨水花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人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黄庆泓侯满熊峥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